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卷0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2.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A.AB.BC.CD.D4.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壁上的小镜子,这时顺着光线照射方向看去,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5.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6.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
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
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7.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丁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9.某市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如图所示。
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10.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轴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1.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
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_______。
12.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________;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________。
1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如图,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引起的。
14.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水滴________而产生的。
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由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三、作图题(15题7分,16题4分,共11分)15.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①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的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②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
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
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四、实验探究题(16分)17.(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
(2)图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________。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小孔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光屏越远,像越大;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近,像越大。
由此可知,小孔所成的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或等大的。
2.【答案】D【解析】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皮影戏中的“手影”、立竿见“影”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答案】C【解析】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过C点。
4.【答案】D【解析】镜子表面很光滑,发生镜面反射,由于光斜向上照射,照到镜面上的光都反射到上方,我们从下方就看不到从镜面反射的光,所以镜面是暗的,即黑色;而墙壁是粗糙的,光射到墙壁发生的是漫反射,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在下方看到墙壁是白色的。
故选D。
5.【答案】C【解析】由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对称可知;当用右手握笔时,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用左手握笔;当握笔的手向右移动时,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就是这只手向左移动。
6.【答案】B【解析】光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要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室外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第二次是从玻璃中斜射入室内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要远离法线。
7.【答案】A【解析】岸边树木,水中倒立,是光的反射现象,B错;水中铅笔,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C错;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D错;雨后天空,弧状光带即是彩虹,反映了光的色散,故选A。
8.【答案】C【解析】图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故选C。
9.【答案】吸收反射【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10.【答案】镜面反射(光的反射)【解析】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形成白亮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光照到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等材料发生了镜面反射。
11.【答案】不变可逆的【解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与距离镜面的距离无关,所以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应是不变的;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可逆的。
12.【答案】发生镜面反射用易发生漫反射的材料做黑板等【解析】黑板反光能“晃”着同学的眼睛,是由于黑板变得光滑了,发生了镜面反射,为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黑板,黑板应选用毛玻璃,或使黑板表面粗糙一些。
13.【答案】色散(折射)折射14.【答案】折射小【解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15.【答案】如图所示甲乙【解析】地面上A点的像在A点正下方的位置。
小球虽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轨迹在竖直方向,所以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是与运动圆周直径相等的线段。
16.【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光从空气垂直射到玻璃砖的表面上时,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砖再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I7.【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解析】(1)用可转动的光屏是为了通过转动光屏,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仍然能在光屏上显示,目的是验证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玻璃板观察后面的虚像,让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在虚像处,观察是否能够完全重合,目的是为了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
为了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可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卷0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D.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大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可沿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前后转动板B.绕前后转动板C.改变光线与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与之间的夹角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始终能与的像重合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由光沿色散形成的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6.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7.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9.2012年5月21日黎明时刻,在我国许多地方能观察到如图所示的“金环日食”天象,这是由于光沿________传播,当月球运行至________之间时,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