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阶段模拟测试题
(试卷总分:100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
(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要想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手指向下滑,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B.用较小的力轻轻拨动琴弦
C.转动旋钮,放松弦线
D.手指上滑,增长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2.在剧场的四周,墙壁总是修得凸凹不平,设计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A.增强声音的反射 B.减弱声音的反射
C.为了增人的音量 D.为了装饰
3.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的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的翅膀每秒振动8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发出的声音的是[]
A.只有甲昆虫B.只有乙昆虫
C.都听不到D.都能听到
4.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光和无线电信号的远得多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超声波定向传播能力差
5.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太阳B.地球C.月球D.工作舱6.一列长为L的队伍在匀速前进,一通讯员从队尾将一封信送给队首的军官并立即返回队尾,通讯员速度大小不变,在整个过程中队伍前进了3L,根据上述条件可求出[]
A.通讯员走的路程B.通讯员的速度C.队伍的速度D.通讯员用的时间7.有人在房间里讲话,我们往往不用进房间就能辨别出房间里是谁在讲话,这是由于不同的人,他们讲话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8.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9.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结论如下,则其中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越远
C.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声速不受影响
10.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11.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A.宇航员带有头盔,影响声音的传播
B.宇航员说话的声音不大
C.月球上没有空气
D.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大
12.人们能分辨出乐器中的钢琴、手风琴的声音的原因是它们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大小不同
13.下面做法中不利于控制噪声的是[]
A.在学校附近建造发动机修理厂
B.市区严禁燃放鞭炮
C.强声源旁设置隔音板
D.医院周围不准机动车鸣笛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声带的振动
B.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从每秒20次到20 000次
C.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约是从每秒85次到1 100次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振幅大的缘故
15.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
A.声波的波长B.声波的频率
C.声波的振幅D.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音色
16.你注意过下图中的现象吗?以
地面为参照物,图中哪个人讲得有
道理?[]
A.小女孩
B.小男孩
C.司机
D.他们们讲得都有道理
17.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8.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 m~4
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19.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A.打开窗户让空气增加流动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微小的灰尘满天飞扬
B.特快列车飞驰而过
C.在影剧院观看银幕上的画面
D.“神舟”六号绕地球运转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2分)
21.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以20m/s速度行驶汽车速度的________倍.22.蜜蜂飞过我们身边的时候,常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蜜蜂翅膀________而产生的.
23.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则这个超声波的频率高于________.
24.当人们敲锣时,锣就发出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而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会停止,这又是因为________.
25.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分开.声源距障碍物的距离如小于________m,则无法在空气中把原声和回声分开,从而加强了原声,使人听起来更响亮.
三、实验题(本题型共3小题,共计16分)
26.(3分)小明在研究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选择橡皮筋作为研究材料,研究音调和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粗细、长度的关系,在实验时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经过研究后小强发现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
(1)橡皮筋绷得越紧,音调越________;
(2)橡皮筋越粗,音调越________;
(3)橡皮筋越长,音调越________.
27.(7分)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
(3)实验分析与结论:
28.(6分)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甲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各划一次.
(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
(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四、计算题(本题型共2小题,共计12分)
29.(3分)一列队伍长18m,以1.2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m的大桥用多少时间?
30.(4分)小明家距学校1.8km,他先以1.2m/s速度走过了一半的路程,这时他听到了学校的预备铃声。
求
(1)他剩下的一半路程速度至少要多少才能不迟到?
(2)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1. (5)一列队伍长120m,在队伍行进时,通讯员以3m/s的速度从队尾赶到队伍最前面,这段时间内队伍前进了60m,求
(1)队伍的速度是多少?
(2)若通讯员和队伍的速度都不变,通讯员返回队尾需要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