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学案: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学案: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Word版含答案

第21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考点展示素养目标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北方地区的交通、城市与主要工业区等人文地理特征。

知识:结合地理位置,对比识记南、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人文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读图思考](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

(2)找出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析两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黄河山东段易发生凌汛的原因。

[读图思考](1)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发展的工业部门。

(2)北方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3)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1.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大致位于a 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b 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整体西高东低(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典型,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含沙量较大。

2.自然环境与农业 (1)东北地区——“黑土地”①农业特点: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大豆、甜菜等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发展林牧业的条件优越,盛产温带水果。

②面临的问题:黑土保护、沼泽地改良。

(2)华北地区——“黄土地”①农业特点:种植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盛产温带水果。

②面临的问题:盐碱地改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3.铁路交通线(1)东北地区“丁”字形骨架:A滨洲线、B滨绥线、C哈大线。

(2)华北地区以D北京为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E京沪线、京包线、京广线、京九线、F陇海线等。

(3)运煤专线:①大秦线、②神黄线、③焦兖日线。

4.矿产资源与工业(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2)甲、乙两工业基地的差异分析南方地区[读图思考](1)南方地区的低山丘陵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

(2)南方地区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读图思考](1)湘赣两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2)南方地区发展铁路交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主要地形区: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

(3)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水文特征: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

2.农业(1)耕作业: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2)林果业: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

3.铁路交通(1)“两横”:①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②南昆线。

(2)“六纵”:③京沪线,④京九线,⑤京广线,⑥焦柳线,⑦襄渝—川黔线,⑧宝成—成昆线。

4.资源工业(1)资源:常规能源短缺,但水能、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2)工业基地:甲沪宁杭工业基地、乙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山脉: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平原: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I___________,J__________。

高原:L__________。

丘陵:M__________,N__________。

(2)填出下列序号代表的河流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4)北方地区有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北方地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特别集中表现在__________地区。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已实施“__________”工程。

(6)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木材蓄积量位居全国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木材基地。

(7)北方地区农业以__________为主,东北平原土地肥沃,为我国著名__________基地;华北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种植最广,________________居全国之首。

答案:(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六盘山秦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2)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黄河渭河汾河(3)秦岭—淮河一线(4)三江平原松嫩平原(5)水源不足华北平原南水北调(6)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第一(7)旱作商品粮小麦棉花花生温带水果产量2.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K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Q_____________,R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⑪______________,⑫______________,⑬______________,⑭______________,⑮______________,⑯______________,⑰____________。

(4)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河流多由第__________级阶梯流向第____________级阶梯,落差_______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____。

(5)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耕地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面积和__________均居全国第一,长江中下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自古为“________________”。

东南丘陵盛产__________及作物,__________、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是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生产基地。

答案:(1)秦岭大巴山巫山岷山大别山武夷山南岭横断山脉雪峰山(2)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淮河长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京杭运河湘江赣江闽江珠江怒江澜沧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4)二三大丰富(5)水田水稻产量鱼米之乡四川天府之国经济林木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1.北方地区的内部区域差异(1)原因:①北方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河流下游地势低平;③河流下游淤积严重,河水入海不畅,且形成地上河;④海河等河流支流多,入海河道不足,汛期时,洪水集中,干流流水不畅。

(2)措施:①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堤防。

②海河、淮河:支流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等。

3.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差异(1)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自然原因①夏秋多雨,冬季和春季少雨;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③春季多大风天气,加剧了水分蒸发。

(2)华北盐碱地形成的原因①气候条件:华北平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②地形条件:华北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人类活动: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积盐。

(高考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导]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由林地变成湿地,可能是海拔较低;丙地耕地出现早,说明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以林地为主,说明地势较高,耕地开发条件差。

第(2)题,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耕地面积可能性小,不利于环境保护;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改变耕作制度与大规模经营无关。

[自主尝试](1)B(2)B(2019·苏州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白城与哈尔滨的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白城()A.接近冬季风源地B.海拔低C.地处大兴安岭背风坡D.纬度低2.白城的年降水量少于哈尔滨,原因主要是白城()A.受冬季风影响较小B.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C.蒸发旺盛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白城的年均温高于哈尔滨。

接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会更低,A错误;白城位于哈尔滨的上游,海拔更高,B错误;白城西侧为大兴安岭,位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故气温相对较高,C正确;二者纬度大致相同,D错误。

第2题,与哈尔滨相比,白城更靠近内陆,受夏季风影响更小,故降水量少于哈尔滨。

答案:1.C 2.D(2019·赣州模拟)下图为我国冬小麦主产区6月份成长过程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降水较少,不利于生长B.旱灾频发,影响生长C.纬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差D.地势较高,温度较低4.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西部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人均耕地面积少,收割时间短B.采用机械化收割速度快,可晚一点收割C.外出打工人员多,劳动力短缺D.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乙地位于黄土高原,两地都因地势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冬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