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2)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喀斯特地貌,土层薄;降水丰富,多暴雨。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3)危害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及珠江、长江通道安全;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危及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4)防御
加强科学研究,依靠高新技术; 加强管理,制订石漠化治理有关法规;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例: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3、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鄂、湘、皖、赣、苏、浙、沪)、 南部沿海(闽、粤、桂、琼、台、港、澳) 西南地区(川、渝、滇、贵)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一)地形
1、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2、东南丘陵: 由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 广丘陵等组成 3、四川盆地: 中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 广泛发育,地表崎岖
2.主要的工业地带:沿海工业地带南段;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等矿产和水能丰富;交通便利;充 足劳动力.科技发达.工业基础较好;农业基础好
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攀枝花钢铁.西昌航天.六盘水煤炭.贵阳炼铝. 重庆钢铁.宜昌电力.武汉钢铁.纺织.杭州纺织.电子.南京化工.电子.上 海(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1.位置: 2.地形: 3.河流 4.气候 5.资源: 热带资源(气候.生物). 海洋资源(渔业.油气.海盐. 空间). 旅游资源(海滨风光、热带 景观.少数民族风情)。 6.海口
(四)台湾省、香港、澳门
1.台湾省
①位置和范围
位置 位于我国东南的海域 中,东临太平洋,西 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 相望,南临南海,北临 东海。
甲乙两岛的面积、人口资料(2005年)
面积(平方 千米)
人口(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甲岛
35873
2270
乙岛
65610
1901
(1)比较甲、乙两岛的地势特点,A、C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地势特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甲岛
A:
乙岛
C:
(2)甲、乙两岛相比,人口密度较小的是
岛,简述乙岛城
市的分布特点。(4分)
(3)说明甲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人口:密度大
经济:出口加工工业;
与祖国内地经济合作;
发达的第三产业(国际 贸易.国际金融.运输.旅游.信 息服务中心);
3.澳门 位置和范围 位于珠江口西侧;由澳门 半岛.凼仔岛. 路环岛组成.
经济
旅游业(博彩).出口加工工业 (成衣.玩具制造) 围海造陆
例: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和表,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亚热带季风;三角洲;肥沃;充足;
交通:
社会经济:
便利;
劳动力.技术.历史: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技术先进 历史悠久;
市场:
市场广阔;
农业.工业基础: 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等基 地,有沪宁杭基地
例:简述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自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 社会经济:交通.劳动力.技术. 市场,农业.工业基础.政策
湖北武汉优势区位 1、气候 2、地形 3、河流 4、交通便利 5、市场广阔 6、劳动力.技术 7、省会城市
(三)上海
1.地理位置 经纬度:31°N 121°E
海陆位置:长江入海口处 2.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地形:河口三角洲 河流:黄浦江、长江 气候:亚热带季风 3.职能: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中心之一
(8)简析该区经济发展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 地处西南边疆地区,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资源: 矿产(有色金属.天然气.煤等).水能.生物.旅游等资源丰富; 政策: 西部大开发
(二)工业
1.两大工业基地
特点. 主要工业中心. 有利和不利条件
例:简述长三角区域经 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自然:
地理位置: 濒江临海,位置优越;
(4)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但该 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5)简析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成因.
(6)简析A.B地形区成因.
(7)目前,交通运输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 素。分别分析A、B、C三个地形区对交通运输的不 利影响。
(8)该区经济发展有利条件.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二个省 区是_黔_、__、_桂___。
工业: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原因: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往便利,
便于引进外资;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接
近原料燃料基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岛 内市场相对比较狭小;适宜发展出口
加工工业.
旅游业: ④人口和主要城市 人口:密度大;主要分布西部平原地区;
城市:主要分布西部平原地区;台北.高雄
2.香港 位置和范围 位于珠江口东侧;由香港 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及 周围岛屿组成. 地形:山地多,平地少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可溶性岩层(石灰岩)分布;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
(3)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特征。
土壤: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 地表水:缺乏;(该地区降水虽多,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多溶洞,地表水下渗严重); 地下水:地下水虽丰富,但储存条件差,埋藏深.
(4)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但云 贵高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二)河湖
1.河流:长江、珠江
长江中下游灾害、原因 和治理
2、湖泊:洞庭湖、鄱阳 湖、巢湖、太湖
(三)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四)植被.土壤
1、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2、土壤类型: ①地带性土壤——红壤
A特点:
B治理:
有机质含量少; 施加有机肥;
酸性;
粘重;
外力:流水对河谷的强烈侵蚀;
B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不平; 内力: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外力:喀斯特地貌发育,使得地表崎岖不平.
(7)目前,交通运输是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 的主要因素。分别分析A、B、C三个地形区 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河纵列,横断东西交通; 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四川盆地:重重山岭围绕,盆地内部多低山.丘陵起伏,素有 “蜀道难”之说.
(4)甲岛B为重要港口,分析其区位条件。(8分)
(5)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乙岛所在海域洋流的流向是
(顺、逆)时针。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
是 ,昼最长的是
(6分)
地势特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甲岛 东部高西部低(2 A: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
分)
(2分)

乙岛
中部高四周低(2 C:热带季风气候(2
中国地理: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 位置、范围 •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经济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海陆位置: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 临黄海、东海,南临南海
2、经纬度位置: 主要纬度范围:
34°N-20°N 重要纬线:
30 °N、23.5 °N 主要经度范围:
100 °E-120 °E 重要经线: 100 ° E 、110 ° E、 120° E
2、水、水能资源
二、经济地理特征
(一)农业
1、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2、评价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有利: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 地形:平原、丘陵地形为主,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 土壤:平原和盆地有肥沃土壤; 水源: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2、评价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不利:气候气象: 长江中下游夏季伏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贵 州部分光照不足;东南沿海夏秋台风灾害等;
范围 包括台湾岛、以及 澎湖列岛、钓鱼岛 等小岛
(四)台湾省、香港、澳门 1.台湾省
②自然环境特征 地质和地形:
地质: 多火山.地震
地形:山地占2/3,台湾 山脉主要分布在中.东部 沿北回归线附近地形剖面图
(四)台湾省、香港、澳门 1.台湾省
②自然环境特征
河湖: 河短水急。 浊水溪、日月潭(构造湖) 气候: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
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2分);气压 带和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2分)
(2)乙(2分)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2分) (3)沿海岸呈环状分布(2分)。沿海地区地 势平坦(2分);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大(2分 )
(4)地势平坦,利于建港(2分);终年不冻 ,港阔水深,风浪较小,航行条件好。(2分) 通过铁路、公路与其他城市相连接,经济腹地较 广(2分)以高雄市作为依托(2分); (5)顺(2分) B(2分)A(2分)
河流众多,但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 水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导致地表水缺乏.
(5)简析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成因.
地处云贵高原,夏季地势高,气温较低;冬季受西南暖气团控 制,晴朗温暖。
(6)A.B地形区地形特征并简析成因.
A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河纵列;
内力: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山和深谷;
地形:山地、丘陵占比重大,平原.盆地比重较小;
土壤: 红壤分布广泛;
其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成因.治理); 南方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成因.危害.治理); 川、滇、贵交界处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成因关联性); 云贵高原的石漠化(补充有关知识点)
(1)概念: 即石质荒漠化,基岩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
4、优越的区位条件
优越自然条件; 便捷的交通; 广阔的经济腹地; 高素质的劳动力; 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等
5、面临的城市问题:
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