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用途二、结构说明三、辅助设备说明四、泵的拆卸五、泵的检修六、泵的装配七、安装说明八、使用维护须知九、故障和原因十、性能曲线和性能表十一、安装图和尺寸表十二、附录一、用途及型号说明1..用途2DG型锅炉给水泵作为高压?万机组给水系统配套给水泵。
水的最高温度为158℃,也可以做油田注水用。
2. 范围流量:240~300m3/hour扬程:1036m~1480m3.型号说明DG- 锅炉给水泵二、结构说明2DG型锅炉给水泵是单壳分段多级泵设计在高压高速下运行,水泵结构如下:见图一1.定子部分主要由轴承、首盖、进水段、导叶、出水段、尾盖等零件用拉紧螺栓连接而成。
进水段的吸入口、出水段的吐出口均垂直向上,泵的进水段、中段、出水段的静止密封是靠金属密封,在拆装给水泵是对其密封面必须仔细保护。
导叶盖板与中段结合面的密封借助反导叶处三个紫铜钉在拉紧螺栓时压缩0.6~0.8毫米来保证。
2.转子部分转子的结构对泵的整体结构、运行稳定性及产品性能都有密切联系,而主要的又表现为叶轮装配于轴上的方式。
?//泵给水泵叶轮滑配合于轴上,一个用来承受轴向力的平衡盘和考虑热膨胀的齿形垫及压紧环,轴端套,橡胶密封环,挡套,轴套,锁紧螺母等件组成,整个转子是由两端的轴承来支撑。
齿形垫用来补偿转子部件的套装零件(叶轮、挡套….)与轴的热膨胀差值,泵检修时应更换齿形段。
3.平衡机构采用平衡盘平衡轴向力,并使转子在轴向定位。
这种平衡机构的稳定性与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及其寿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平衡机构由平衡盘、平衡板、挡套等组成。
能100﹪平衡轴向力,灵敏度高,工况变化时自动调整能力好。
在启动、停车及负荷变化时会造成平衡盘及平衡板磨损。
故应尽量减少启动次数及增加平衡盘、平衡板端面硬度。
为了防止平衡机构研磨增加了止推轴承。
4.轴端密封轴端密封已成为给水泵长期连续运行的最大威胁,为了克服这一薄弱环节,采用填料密封时,必须考虑填料函的良好冷却,从首盖及尾盖下方引进冷却水,从上方引出,首盖尾盖衬套带散热片,冷却水为常温的工业水或自来水,压力为0.1Mpa以上,水问不超过33℃。
进出水温差不超过10℃。
5.轴承部分轴承是直接关系到泵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因此,其结构形式必须稳定可靠。
水泵转子依靠位于轴承体内的两个滑动轴承来支撑。
轴承采用强制润滑,润滑油有辅助油泵提供。
当运行一段时间轴瓦下沉时,可用轴承体下部的调节螺钉进行调整,是转子始终位于中心位置,每调整一次调节螺钉,在轴承体与首盖、尾盖的连接处应重新制出定位销孔定位。
三、辅助设备说明1. 泵和电机轴承的润滑1. 辅助油泵FJ17辅助泵用于给水泵启动和停车之前0.5~1分钟之内向轴承供油。
在给水泵启动后,泵轴油泵开始工作。
确认油泵正常工作后,客关闭辅助油泵。
辅助油泵的性能(当油的粘度2.8~3.2E50时)流量Q=3.6M3/时,出口压力P=90.4-0.5)Mpa,配带电机功率N=7.5KW,转数为n=2950r/min。
2. 油箱JC200油箱是钢板焊成的矩形箱子。
上部的安全阀是当润滑管路中的油压过高(大于0.25MPa)时漏油。
一般在轴承前保持0.05~0.15Mpa的压力,就能保证轴的润滑,可用节流孔或输油管上的调节阀来调节油压。
φ65孔用于往油箱排油。
辅助油泵、泵轴油泵从φ38孔中吸油,吸入管应插入250mm深,油路中如须排除空气及含油气体时可利用φ11孔送入油箱。
3.冷却过滤器LG5油冷却过滤器分过滤和冷却两部分。
过滤部分由两个(左和右)体(在这个体壳中有过滤筒)和两个三通法兰旋塞所组成。
冷却部分由体壳、体壳中的管束、压紧环、橡胶密封圈和上下水室组成。
油先经过滤部分,然后进入冷却部分。
2.联轴器给水泵由柱销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
由于联轴器中的胶圈超差,引起泵的2#瓦(低压端)震动大,注意胶圈尺寸。
为保证运行维护人员工作安全连轴用罩加以保护。
3.测量仪表为了监督泵的安全运行,安装以下仪表:1. 角形温度计(0~200℃)检查给水泵温度2. 压力表(0~25Mpa)检查出口水压3. 压力表(0~1Mpa)检查吸入平衡水压4 压力表(0~0.6Mpa)检查润滑油压5. 角形温度计装于吸入法兰,压力表均安装于专设的表架上。
四、泵的拆卸1.准备拆卸1. 准备为拆卸所必须的场所和工具如:千分表、右磁力座、塞尺、直尺、千分尺、卡尺……2.当没有起吊设备时,需要为起吊沉重零件用的滑车组,滑车组的负荷1.5吨。
3.拆去冷却水系统管路。
4.拆去油管路系统,放掉冷却器内存油。
5.拆取暖泵门、入口放水门、再循环门、出口逆止门。
6.拆去压力表管、平衡管、入口滤网、泵罩。
质量要求为:1. 油管管口永旧布包好。
2. 放油时勿使油刘到底面上3. 垫片、螺母、螺栓、拆下管路及附件应妥善保管。
2.联轴器接替复查中心1.拆下联轴器罩及柱销。
2.拆下填料压盖,拆下填料套,填料环,取出盘根。
3.复查联轴器中心,做好纪录。
4.使平衡盘闭合,测量联轴器端面间隙。
质量要求为:1.解体时注意联轴器的原始记号,组装时安此记号组装。
2.联轴器端面间隙不大于6毫米(平衡盘处于闭合状态)。
3.联轴器中心允差:面偏差<0.06圆偏差<0.053. 测量推力间隙1.测量推力间隙,注意测量中勿使用轴承密封环与挡油盘轴向接触,以防推力间隙的测量出现假数值。
质量要求为:1.做好纪录,便于计算轴向分配。
2.推力间隙为:±0.1mm。
3.当止推盘工作面与止推块接触时,测量平衡盘和平衡板的间隙为0.04~0.08mm.4. 轴瓦解体,抬轴试验1.拆下轴承盖,在两个轴颈处用水平仪复查轴颈挠度。
2.测定轴瓦紧力,轴瓦紧力不合要求时,可用加垫的方法调整。
紧力太小时可在轴瓦上部和轴承之间加垫片。
紧力太大时,可增加轴承盖水平结合面的厚度。
3.测量轴瓦上部间隙,发现轴瓦间隙太小时,可以修刮上瓦。
一般情况下不要在轴瓦结合面上加垫片。
如果间隙过大,可允许刮挫轴瓦结合面但不允许挫去太多。
当间隙超过标准抬多时,应重新挂钨金。
4.用塞尺测量轴瓦的两侧间隙,塞尺插人深度应为22~28mm.5.抬轴试验,检查转子与静子的同心性。
质量要求为:1. 轴颈的扬度,应该使轴的两端同时向上扬起,水平仪所指示的格数应大致相等。
2. 轴瓦的紧力应为±0.02mm3. 轴瓦顶部的间隙为0.08~0.195mm4. 轴瓦两侧的间隙为0.04~0.10mm5. 平衡机构解体,测量总轴窜。
1.将吐出段轴承的轴承密封环旋转180°,向入口侧移动。
松掉挡油盘乙固定顶丝,取出下轴瓦及挡油盘乙。
2.松掉尾盖螺栓拆下尾盖。
3.用支架将轴顶住以防转子下垂压在磨损架上。
4.用深度尺测量轴套锁紧螺母到轴头的距离,然后拆下轴端套、轴套、压紧环、密封胶圈、平衡盘。
5.松掉平衡板压盖螺栓,取下平衡板。
6.装上平衡盘(不装平衡板)和轴套,拧紧轴套螺母到原来的位置。
7.测量总轴窜(事故轴窜)。
8.测量后可拆下周涛、平衡盘等件。
质量要求为:总轴窜为:8-1mm6.解体泵体。
1.解体前要测量进水段与出水段之间的距离,检查壳体的偏斜。
2.拆卸8个拉紧螺栓,并吊走出水段。
3.拆卸调整套、末级导叶、中段、挡套……进行逐级分解。
4.将进水段向后移位,拔连轴器。
5.拆卸低压轴成侧的轴承体,从吸如侧抽轴。
质量要求为:1.壳体偏斜<0.05mm2.拉紧螺栓的垫圈和螺母应按原来的位置戴好。
3.吊出水段时注意勿碰伤轴。
4.拆下来的各部件擦拭干净,保护好记号,涂以防锈油,应放在指定地点。
各密封面特别是中段密封面切勿磕碰、擦伤。
五、泵的检修1. 联轴器的检修1.装在同一个柱销上的弹性圈,其外径的偏差不能大于0.20mm。
2.联轴器孔与轴最大间隙为0.027。
3.联轴器零件(柱销、弹性圈、挡圈)应整齐完好。
2.轴承检修1.轴承镀金无裂纹,脱胎、气孔及严重磨损。
2.轴颈光滑无伤痕。
3.轴颈与下瓦接触角落为60°±5°,而且处于下瓦的正中,接触应均匀且达到一定密度。
每平方厘米至少应有两点接触点。
3.平衡装置的检修平衡盘、平衡板、挡套两大工作表面应光滑无沟痕4.定子部件检修1.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各止口不同心度(跳动)允差0.06mm.2.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各端面部平行度允差0.04mm3.定子部件定子止口最大间隙为0.08mm,否则需进行处理。
4.各中段结合面应平整光滑,无径向沟痕。
用颜色法检查接触率应在80%以上。
周向应连续不断线。
5.导叶内外圆止口不同心度(跳动)≦0.05mm6.导叶端面的不平行度允差≦0.04mm。
7.紫铜钉的高度h应留有0.6~0.8mm压缩余量,h=A-B+0.5。
8.单级轴窜a≧6mm,a=a1-a29.一级及次级密封环止口对其风贺的不同心度(跳动)允差0.025mm,端面对贺的跳动允差0.016mm10.导叶套外圆对其内圆的不同心度(跳动)允差﹤0.025mm5.转子检修1.泵解体后发现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用户应考率换轴。
a). 轴表面发现裂纹,尤其在平横盘处因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造成轴疲劳断裂。
b) 轴表面有被告高速水流冲刷而出现较深的沟痕,尤其在健槽处。
c)轴弯曲很大,经过多次直轴,运行以后仍发现弯曲者。
2. 测量轴弯曲。
轴对两轴颈处的跳动应不小于0.025mm3. 检查口环的磨损情况,如磨损深度不大,可在车床上用专用胎具胀住叶论内孔,把磨损的部位修好。
使叶轮口环对内孔的不同心度(跳动)允差0.025mm。
端面对内孔跳动允差0.010mm4 叶轮静平衡为了保证转子的稳定运行,叶轮找平衡是非常重要得一个环节。
叶轮最大直径上的剩余不平衡重量允差3~5壳,叶轮去掉不平衡重量后盖板厚度、不应小于4mm,切削部分应与圆盘光滑过渡。
新安装的给水泵,因厂家已找过动平衡,可不进行静平衡试验。
5. 转子试装a). 叶轮口环对轴承处的跳动允差0.06mmb). 平衡判端面对轴承处的跳动允差0.04mmc). 各级挡套、轴套处对轴承处的跳动允差0.05mmd)转子动平衡允差见总装图。
不允许用翩研套装零健德办法来消除转子跳动,也不允许将整个转子在车床上进行车削的办法来消除转子跳动。
严禁在套装零件端面之间加垫片,来调整叶轮的水口中心距离。
5.轴封装置检修1.首尾盖衬套进行0.8Mpa以上密封性水压试验。
2.轴套外圆周磨损深度超过1mm时,应更换新轴套。
六、泵的装配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 清点全部零件,并按装配次数顺序将零件进行分类排放。
2. 再次检查每个经过检修的零件是否良好。
3. 准备好待更换的密封垫片及O型圈。
4. 将每个零件进行最后清扫,尤其中段结合面和套装零件的的端面应特别引起注意。
5. 专用工具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