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Word版含解析

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B.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C.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D.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2.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B.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C.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 H X h,Ⅳ1的基因型是X H X H或X H X hD.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3.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4.如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D.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5.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B.C.D.6.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8.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如图为黑色狗的细胞(仅表示出存在相关基因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图中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B.右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C.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D.皮毛颜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9.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同一层次的是()A.骨骼肌;软骨组织;上肢B.东湖中的鱼;武当山上的鸟;长江中游的白鳍豚C.卧龙自然保护区;洞庭湖;三江源地区D.一个大肠杆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10.以下有关光合色素性质的论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完整叶绿体提取液的荧光比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荧光强B.只有少数叶绿素b具有光能转换的功能C.溶解度法分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机理是类胡萝卜素发生皂化反应后转移至上层水中D.醋酸﹣醋酸铜溶液使植物叶片保绿的原因是它可促使叶绿素转变为稳定的亮绿色的去镁叶绿素二、多选题11.下列实例属于细胞工程的是()A.用胚胎分割技术繁育良种奶牛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C.利用酵母菌生产人的胰岛素D.马铃薯脱毒苗的生产三、实验题12.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对斐林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直接滴加在苹果的切面上 B.必须是刚配制的C.使用时应先混合均匀D.由甲液和乙液组成13.蛋白质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颜色是()A.浅蓝色B.砖红色C.绿色 D.紫色14.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A.消毒 B.作为染色的辅助剂C.便于观察 D.洗去切片的浮色四、综合题15.如图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1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I、BamHI、MboI、SmaI 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 TCC、↓GA TC、CCC↓GGG.(1)若用限制酶SmaI完全切割图中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其产物长度分为.若图2DNA分子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形纯合子中分离出图示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I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2)为了提高试验成功率,需要通过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在目的基因进行扩增时,加入的引物有A、B两种,若该目的基因扩增n代,则其中含有A、B引物的DNA分子有个.(3)若将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4)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含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含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3示的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4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3对照无菌落的位置).挑选目的菌的位置为.(5)若目的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产物是一条多肽链,如考虑终止密码,则其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6.请回答以下有关实验的问题:(1)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2)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②观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⑥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⑧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需要水浴加热的是,需要用颜色反应鉴定的是(以上均填标号).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A.做⑦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B.做④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D.做③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双缩脲试剂(3)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选取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遗传病)来调查,若调查该病的发病率,最好用方法来调查.A.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B.在患病家族中逐代调查(4)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选择的调查方法是.(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取样计数前应,短时间内酵母菌呈型增长.17.常品茶、善品茶者能在杯水之中品出生活的真谛.茶的种类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不同品种.请回答:(1)绿茶是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在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从而保证茶叶鲜绿的颜色.(2)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制作流程是制作红茶糖液一接种红茶菌种一发酵一红茶菌液.红茶菌种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同体,可以用法分离纯化并计数.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这是为了.(3)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喷施农药以预防害虫,但降低了茶叶的品质又污染了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具有抗虫基因的茶树体细胞,其间用到的工具是.然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优良茶种的繁殖从而得到大量无病毒植株,其原理是.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要经过过程获得试管苗.(4)某研究小组完成对新鲜绿色茶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出现如右图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实验室分离色素的方法为法.茶叶中可能含α﹣淀粉酶,用分离α﹣淀粉酶,α﹣淀粉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1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四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红绿色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可反映出红绿色盲遗传具有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2)第2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记录如下:男生甲的外祖父为红绿色盲,但其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请问: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男生本人.(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III10)患有红绿色盲,其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下:①若III7与III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②若III7为肤色正常的纯合子,与基因型为aaX B X B的女性结婚,妻子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妻子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填序号),若妻子基因型为aaX B X b,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填序号)A.染色体数目检测B.基因检测C.性别检测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B.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C.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D.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所需条件为:(1)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2)模板:DNA的两条母链;(3)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能量.遗传信息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所需条件为:(1)原料:核糖核苷酸;(2)模板:DNA 的一条链;(3)酶:解旋酶和RNA聚合酶;(4)能量.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所需条件为:(1)原料:氨基酸;(2)模板:mRNA;(3)酶;(4)能量;(5)tRNA.【解答】解:(1)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DNA 的复制;(2)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过程;(3)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故选:C.2.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B.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C.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 H X h,Ⅳ1的基因型是X H X H或X H X hD.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考点】伴性遗传.【分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 H Y,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 H X H、X H X h,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 h Y,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 h X h.【解答】解: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或Ⅲ﹣3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X没有分开,A错误;B、若IV﹣1(基因型为X H X h)和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 H Y)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B正确;C、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 H X H或X H X h,而由于Ⅲ﹣2是血友病患者,所以Ⅳ﹣1的基因型是X H X h,C错误;D、若Ⅲ﹣2(基因型为X h Y)和Ⅲ﹣3(基因型为X H X H或X H X h)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B.3.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A正确;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离心的目的是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层,便于观察放射性物质的分布,B错误;C、由于32P标记的是DNA,而35S标记的是蛋白质,所以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沉淀物、上清液中,C错误;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在子代噬菌体中,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D错误.故选:A.4.如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D.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和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方式.1、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一般不遵循遗传定律.2、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主要分为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携带者三大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引起该类疾病的遗传物质改变较大.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A、多基因遗传病由于受环境影响,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A正确;B、综合许多国家的资料,大约有15%的妊娠发生流产,而其中一半为染色体异常所致,即约为5%﹣8%的胚胎有染色体异常.不过在出生前,90%以上已有自然流产或死产,B正确;C、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不宜作为调查对象,C错误;D、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可以让小组数据的结果在班级或年级中进行汇总,D正确.故选:C.5.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由于该显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9%,即AA和Aa的概率之和为19%,从而求出aa的概率.再进一步求出A和a的基因频率.丈夫正常,基因型为aa;妻子患病,基因型为AA 或Aa,根据其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出这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解答】解: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概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所以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18%+1%)=1/19,其后代均患该病;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所以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1/19+9/19=10/19.故选A.6.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任何抗性基因,因此获得“工程菌”能够抗链霉素,而不能抗氨苄青霉素.【解答】解: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可能为重组质粒,也可能为普通质粒,A错误;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不需要RNA聚合酶,B错误;C、由于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即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破坏,即工程菌不能抗氨苄青霉素,因此不能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C错误;D、据分析可知,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D正确.故选:D.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利在纯种豌豆进行正交与反交实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利用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孟德尔的假说有: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解答】解:A、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A错误;B、孟德尔假说内容没有“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这一内容,B错误;C、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核基因,有些生物的性状是受细胞质基因控制,C错误;D、孟德尔是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D正确.故选:D.8.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如图为黑色狗的细胞(仅表示出存在相关基因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图中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B.右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C.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D.皮毛颜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是相同染色体,它们之间是复制关系,如果出现不同基因,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交叉互换.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答】解:A、图中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出现图中A、a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突变,A错误;B、由于染色体复制,基因加倍,所以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或AAAaBBbb,B错误;C、该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C 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D.9.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同一层次的是()A.骨骼肌;软骨组织;上肢B.东湖中的鱼;武当山上的鸟;长江中游的白鳍豚C.卧龙自然保护区;洞庭湖;三江源地区D.一个大肠杆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