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凝剂的选用

抗凝剂的选用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抗凝----应用化学或物理学的方法,抑制或除去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

一、枸橼酸钠
【原理】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是枸橼酸钠的三钠盐。

它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
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检查及血液保养液。

【用量】凝血象: 109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9;血沉: 106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4。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
【原理】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阻止血凝。

【应用范围】一般血液学检查和血液粘度测定。

不适于凝血象及血小板功能检查。

【用量】其有效抗凝浓度为1~2mg/ml血液。

血细胞分析仪用EDTA-K2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2H2O 1.5~2.2mg/ml
血液。

三、肝素
【原理】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可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阻止血小板聚集,阻止
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液粘度测定和多种生化分析。

用量通常用肝素的钠盐或钾盐粉剂配成1g/L肝素水溶液。

取0.5ml置小瓶中,37~50℃烘干后,能抗凝5ml血液。

四、草酸盐
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

血液采集中用何种抗凝剂
1、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

均可与钙离子结全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Na2C10H14O8N2+CA2+CAC10H12O8N2+2NA++2H+ EDTA盐经1000C烘干,抗凝作用不变,通常配成15g/L水溶液,每瓶0.4ml,干燥后可抗凝5ml血液。

EDTA盐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公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d of hematology ,ICSH)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二钾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

2H2O1.5-2.2Mg (4.45±0.85μmol)/ml血液。

EDTA-NA与
EDTA-K2对血细胞计数影响均较小,但二钠溶解度明显低于二钾,有时影响抗凝效果,其他抗凝剂不适合于血细胞计数。

2.枸椽酸钠(trisodium citrate)枸椽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2Na3C6H5O7+2CA2+→2CAC6H5O7-+6Na+
枸椽酸钠有2Na3C6H5O7。

和2Na3C6H5。

11H2O等多种晶体。

通常用前者配成109mmol/l(32g/l)水溶液(也有用106m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或1:4比例使用。

枸椽钠对凝血V因子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其活性减低缓,故常用于凝血象的检查,也用于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因毒性小,是输积压保养中的成分之一。

由于枸椽酸钠溶液是按体积肥比例加入血液内达到抗凝目的的,而抗凝剂主要是作用于积压浆成分,通常所谓的1:9比例抗凝的概念是提1份体积的抗凝剂作用9份红细胞比积正常血液内的血浆成分而言。

所以台果对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仍按1:9的比例加入抗凝剂时,就会发生抗凝剂足或相对过多,这将明显地影响凝象检查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有文献报道应根据抗凝剂用量(ml)=0.00185×血量×(100—病人红细胞比积%)这一公式,来计算抗凝剂的用量。

3.草酸钠(sodium oxalate)草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草酸钠通常用0.1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比例使用,过去主要用于凝务象检查。

实践发现草酸盐对凝备V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效果;另外由于草酸盐与钙结合形成的是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的使用,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凝积压象检查选用枸椽酸钠为抗凝剂更为适宜。

4.肝素(heparin)肝素广泛存在于肺、肝、脾等几乎所有组织和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

它是一种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物质,平均分子量为15000(2000-40000)。

肝素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

每毫升血液抗凝需要肝素15±2.5Iu 。

尽管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但由于其常可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用涂片在罗氏染色时产生蓝色背景,因此肝素抗凝血不适全血液学一般检查。

肝素是红细胞透渗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