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常怀敬畏之心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之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敬畏什么?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社会不同了,新世纪的中学生,我看至少需要五种敬畏方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一、敬畏生命
生命是最宝贵的,在独生子女时代,生命的归属有多重。
人不仅要为自己活着,还要眷顾亲属的感受。
最近,北京大学生接连自杀,陕西高三女生茫然跳楼,更有不知愁滋味的小孩子也热衷于轻生游戏,不能不让人呼吁:敬畏生命!珍惜时光是个体简单地敬畏生命;保护动物是人类长远地敬畏生命;与人为善、和谐共处是彼此在敬畏生命;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是国家行为在敬畏生命。
对中学生来说,好好活着,健康成长,远离祸害就是对生命的最好敬畏。
二、敬畏科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狂热占据了人们的灵魂,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彻底砸烂公检法”、“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的无畏精神驱使下,演绎的是一个无法无天、民生凋敝的十年浩劫,无视科学规律,盲目主观臆想,妄图一口吃成胖子,却忘记了“天命不可违”。
所有的拔苗助长、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都是徒劳无益的。
自然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去学习它、顺应它、运用它。
而所谓的愚公移山、人定胜天、战胜大自然,剔除豪情斗志尚可取之外,都是蚍蜉撼树的翻版。
三、敬畏法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国家要乱套。
象棋、围棋正是有了规则,才有娱乐的功能,如果卒能后退、“没眼算活”,这个棋还怎么下?遵规守纪看似约束,实际维持了共享的秩序,而人类的生存是离不开秩序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犯罪都是从偷鸡摸狗起步的;频繁的违反纪律,会习惯成自然,进而由量变到质变,最终身陷囹圄。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敬畏法则才能活得坦然。
四、敬畏师长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口耳相传的千年祖训总有它的道理;不管人情如何淡薄,相亲相爱的家长老师不会把你往火坑里推。
敬畏家长,把父母的嘱咐放在心上,你会少犯许多错误,少走许多弯路;敬畏老师,把谆谆教诲记在心上,你会明白更多道理,得到更多收益。
敬仰高人,会滋生见贤思齐的力量;敬畏老师,课堂强调的重点便不容易遗忘。
敬人者,人恒敬之;畏人者,人亦畏之。
五、敬畏爱情
先看我的名词解释:烦恼是锁住快乐的那首歌;忧郁是友情交往中的那份胆怯;深沉是排遣不出的一种寂寞;潇洒是会玩、会学而又天真活泼;理想是光“想”而她不“理”你的一个个诱惑;爱情是易燃、易爆、向往而又害怕的一把火。
对中学生而言,既然把爱情比喻成火,就意味着利弊丛生。
作家陈锋在《火赋》中曰:“火奉献光热,烧焦物体,集有情与无义于一身。
其利害,全在可控否。
可控之火,方成熟食、冶炼之功;失控之火,则有失火、玩火之虞。
此乃
火候之道也。
”我引此段,意在“火候”(利弊纯属赘述),
而中学生拿捏不准的恰是此道。
敬畏爱情才能避免游戏人生,敬畏爱情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
怀有敬畏吧,敬畏自然法则,敬畏社会秩序,敬畏人间道德,敬畏“头顶上闪烁的星空”。
怀有敬畏才会有真正的
和谐,才会真正远离灾难和不幸。
让我们从“敬畏”开始,走向“敬畏”――怀有“敬畏”之心的人值得“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