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货代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货代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货代行业概况研究
1、行业发展概况
货物运输代理行业(货代)是货主与承运人之间的中间人、经纪人和运输组织
者,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代理报关报检业务是货代业务链条中的重要
一环,代理报关报检业务是指依法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为进出口货物
收发货人办理报检手续的行为。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的不断发展,货代行业逐
渐从这两个关系密切的行业里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

货代行业由从事以下一
种或多种业务的企业组成:订舱、仓储;货物的监装、监卸,集装箱拼装拆箱;国
际多式联运;国际快递,私人信函除外;报关、报检、报验、保险;缮制有关单证,交付运费,结算、交付杂费;其他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

从全球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根据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的定义,国际货运代理是
根据客户的指示,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的人,其本身并非承运人。

货运代理可
以依据这些条件,从事与运输合同有关的储货、报关、验收、收款等活动。

国际贸
易、运输方式的发展,致使贸易、运输的经营者们不能亲自处理每一项具体业务,
大量业务需要委托他人代为办理。

同时,为了使国际贸易运输向简单化、统一化发
展,由同一代理人完成或组织完成货物贸易运输显得十分必要,货运代理应运而生。

随着公共仓库在港口、城市的建立,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货运代理业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特点是联系面广、环节多、专业性强,其功
能是把国际贸易中相当繁杂的货运业务进行集中协调和统筹。

因此,国际货运代理
的形成是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国际贸易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从我国的行业发展历史来看:1949年8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货代公司——
华夏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随着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成立一些公私
合营的货代企业。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货运代理企业开始在世界主要港口
建立业务联系,业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业务范围也有了扩大。

改革开放后,外资
货运代理企业进入我国市场。

早在1986年,日本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就与中国外
运在天津合资成立天山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美国、欧洲等公司也纷纷效仿,但市场
份额仍被国内企业垄断,1993年以前我国的外贸运输由中国外运总公司高度垄断,1993年以后由垄断走向竞争,货代市场繁荣。

2005年12月11日,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允许外商在我国设立独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这标志着外商投资货代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被解除,我国国际货代业务对内对
外完全放开。

2、国内行业发展现状
从目前市场现状来看,该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较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我国绝大部分的进出口货物空运、海运、陆运和国际商务单据运输都是通过国际货代企业不同程度的参
与完成的。

行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小货代企业诞生。

我国货代企
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在30多个部门和领域,国有、民营、外
商投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除具有一级资质的货代企业外,挂靠运输部
门、外贸企业的国际货代企业同样活跃于市场上。

而且我国货代的业务范围很广,
既可以为发货人服务,也可以为海关、承运人等服务,还提供拼箱服务、多式联运
服务等。

二是全国通关一体化趋势加强。

一体化指的是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进一步简
化手续。

2015年7月,全国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东北地区和丝绸之
路经济带共5个区块已经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按照海关总署的布局,接下来将实
现全国海关的通关一体化。

通关一体化的实现,使企业受到巨大的优惠,对整个行
业也带来了机遇。

三是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取消。

2014年国家海关总署取消报关员资格考试,改为以报关企业名义对其所属从业人员进行备案,通过互联网、政府公众平台等形
式,向社会公布报关企业信用信息、报关差错率等情况。

此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
降低进入门槛,引导进出口企业与信用好、报关规范的报关企业合作,通过市场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