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治储粮害虫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

防治储粮害虫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

20080615 pm第四节防治储粮害虫【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和训练,能够制定科学的磷化氢熏蒸方案,熟悉其它熏蒸剂防治储粮害虫的使用方法。

一、制定磷化氢熏蒸杀虫方案【操作步骤】(1)检查和分析粮情。

(2)检查和分析环境情况。

(3)根据粮情和环境情况的检查和分析结果,确定施药剂量和施药方法。

(4)确定密闭方法。

(5)确定熏蒸期间检查仓内PH3浓度的方法。

(6)如果采用PH3环流熏蒸,需制定补药方案。

(7)确定参与熏蒸的必须人员。

(8)确定熏蒸效果的检查方法。

【注意事项】(1)检查和分析粮情、环境情况时,必须检查粮食的种类、数量、水分、杂质、粮堆体积、“三温”、“三湿”、害虫种类和虫态及可能的抗性。

(2)计算用药量,确定熏蒸方式(3)采用PH3环流熏蒸必须按照《PH3环流熏蒸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相关知识】(一)熏蒸前的基本情况调查1.熏蒸前了解熏蒸仓房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1)对准备熏蒸的仓房或粮堆(垛)的密封条件进行了解或气密性测试,用压力半衰期的方法检测仓房的气密性,达到要求后方可熏蒸。

(3)检查拟熏蒸的仓房或粮堆(垛)与居住区、办公区或牲畜养殖区的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按《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磷化氢熏蒸时必须保留20m的安全距离。

2.熏蒸前了解有关粮情(1)检查和分析粮情、环境情况时,需要检查粮食的种类、等级、数量、水分、杂质、粮堆体积。

(2)了解粮堆(垛)的温湿度。

(3)了解粮堆(垛)的害虫种类、虫态、密度、来源及其分布情况,了解以前熏蒸效果的情况,有条件可测定害虫的抗性。

(4)检查拟熏蒸或粮堆(垛)内部机械设备情况。

3.熏蒸前需要掌握的其他情况(1)掌握熏蒸操作及熏蒸期间的天气情况。

(2)熏蒸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情况,如消防、医疗、救护等情况。

(二)确定施药量和施药方法(1)根据熏蒸前了解熏蒸仓房、储粮、害虫、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以最大抗药性的害虫所需的致死药量为施药剂量。

(2)根据熏蒸仓房的条件和设备条件选择不同的施药方法。

(3)选择适宜检查熏蒸效果的方法。

(三)设计磷化氢熏蒸杀虫方案的过程制定环流熏蒸方案要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以杀死粮堆中全部虫种和虫态为目的,确定熏蒸方式、施药和维持熏蒸浓度的方法、每次的用药量、熏蒸密闭时间等内容。

1. 选择熏蒸方式针对具体粮仓情况和条件选择或确定磷化氢熏蒸方式。

包括环流熏蒸的整仓环流、膜下环流、局部环流,或采用非环流熏蒸的整仓熏蒸、膜下熏蒸、低氧熏蒸、局部熏蒸,或采用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等。

(1)对于仓房整体气密性符合磷化氢熏蒸要求、粮堆中害虫发生普遍、粮堆没有进行表面密封时可选择整仓磷化氢熏蒸或整仓磷化氢环流熏蒸。

(2)对于仓房气密性较好且粮堆害虫发生普遍时可进行磷化氢膜下熏蒸或膜下环流熏蒸。

(3)对于粮食堆(垛)采用5面或6面封后可进行膜内施药熏蒸,粮食堆(垛)特别大时也可考虑采用磷化氢环流熏蒸。

(4)无环流熏蒸装备的粮仓,采用单独的磷化氢熏蒸难以保证杀虫效果或储粮堆(垛)较大时,可以采用仓外施药的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熏蒸。

(5)对于确需磷化氢熏蒸,但气密性不是足的,宜选择间歇施药熏蒸,施药或补充施药要以浓度为指导。

(6)当害虫只发生于粮堆局部,可采用局部熏蒸,但要保证生虫部位的有效磷化氢浓度。

2. 选择施药方法(1)仓外施药法。

仓外投药熏蒸就是在投药过程中施药人员不需进入仓房或密闭环境内,即可完成熏蒸投药作业。

目前可实现仓外投药熏蒸的方法主要为仓外磷化氢发生器发生磷化氢熏蒸。

(2)粮面施药。

药剂要放在不能燃烧的器皿内,如铁盘、铝盘或瓷盘等。

①器皿施药法:在密封良好的房式仓熏蒸中,粮堆高度在3m以下时可在粮面施药。

药剂要放在不能燃烧的器皿内,如铁盘、铝盘或瓷盘等。

器皿间距1.3 m左右,每点片剂、丸剂不超过150g,粉剂不超过100g。

片剂、丸剂不得重叠堆积;粉剂要均匀薄摊,厚度不超过0.5cm。

熏蒸包装粮时,可将总药量的70%施于垛顶,30%施于过道。

粮面施药操作比较方便,但由于这种方法是把药剂放在粮面上,在磷化铝分解释放出磷化氢这一放热反应的微小上升气流和仓内温度不均的作用下,使得粮堆上方磷化氢浓度高,在密封不好的仓房中容易漏出仓房,导致磷化氢向粮堆运动相对量小,气体钻透到粮堆下部的时间过长,从而粮堆中、下部磷化氢浓度较低,有时达不到有效杀虫浓度,杀虫效果差。

②小药袋施药法:在熏蒸包装粮时,可以将磷化铝用宣纸、棉布袋等透气性材料分装,分别投放在粮垛上和堆垛的侧面包缝上,并系上一段细绳以便清渣时操作。

如此尤其是放在侧面包缝的药包,可以避免或减少磷化铝吸水蒸气之放热反应后形成上升气流的影响图1332 探管法施药,从而使更多的磷化氢气体有利于向粮堆的运动。

熏蒸散装粮时,可用钩杆将小药袋埋入粮食表层内,以利于磷化氢气体向粮堆中运动。

(3)埋藏施药。

可采用小布袋埋藏法和探管法施药。

①小布袋埋藏法:粮堆高度超过2m,一般应采取埋藏施药方法,将磷化铝片剂装入小布袋内埋入粮堆,埋入深度为50~80cm。

每点片剂不超过30g。

小布袋的大小为长18cm、宽10cm左右。

药袋埋入时袋口绳头应露出粮面,以便熏蒸后取出药袋。

②打探管法(图13-31):在磷化铝熏蒸中使用探管可以提高磷化氢的钻透和扩散范围和速度,对磷化氢的利用率可提高30%~50%。

据测定,3m高的粮堆采用探管辅助熏蒸,粮堆底部检出磷化氢的时间比不用探管时可延长有效浓度3~5天,这也说明熏蒸中使用探管可以延长磷化氢气体在粮堆中的滞留时间。

目前应用中,磷化铝施药探管的间距一般在1~1.5m,密度较大,同时工作量也比较大。

有人提出,使用探管施药时,探管之间的间距可等同粮堆高度。

(4)缓释施药。

采用0.04~0.08mm厚度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分装磷化铝片剂或丸剂,每袋装磷化铝18~20g,然后将药袋埋入粮堆,埋入深度为0.2~0.3m。

施药点距离为散装粮间隔1.5~2.5 m,包装粮间距为4~5m。

所选用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可根据粮食的水分和粮食的保管时期等而定。

粮食水分高或保管时间长时应选厚一些的薄膜,水分低或保管时间短时可用薄的薄膜。

如稻谷水分13.5%以上时用0.06~0.08mm厚的薄膜;水分在13.5%以下时可用0.04mm或0.02mm厚的薄膜。

3.熏蒸过程的监控方案对于所有的熏蒸都要设置磷化氢浓度检测装置,用以监测熏蒸过程中密封环境内的磷化氢浓度,同时为必要时的补充施药提供依据。

熏蒸施药过程中要监测操作环境中的磷化氢浓度,熏蒸过程中要检测气密环境的气体泄漏情况。

为了解熏蒸过程中的杀虫效果和科学确定散气(停止熏蒸)的时间,应当设置监测熏蒸效果的试虫笼。

为了熏蒸的成功和安全,应事先计划安排熏蒸过程中的值班监控人员。

熏蒸后防止害虫再次感染的工作也应在制定方案时一并考虑。

4.磷化氢浓度和密闭时间的确定磷化氢熏蒸时要根据不同粮温、发生害虫的种类、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程度等确定熏蒸过程应达到的最低浓度和计划密闭时间。

确定用药量时,要根据设定的熏蒸浓度,并考虑粮堆吸附、仓房泄漏等因素,选定初次用药剂量。

需要补充施药时,按实际测定最低浓度与设定浓差值确定补充用药量。

(四)磷化氢熏蒸杀虫方案的实施1.熏蒸人员的准备熏蒸负责人、熏蒸操作人员和安全防护人员必须到位,明确分工。

(1)熏蒸负责人必须掌握磷化氢熏蒸的基本理论知识,受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培训,能够组织和指导环流熏蒸作业,具有储粮害虫防治专业技能。

(2)熏蒸操作人员必须受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培训,熟悉本技术规程,能够熟练操作有关熏蒸仪器设备。

(3)熏蒸时操作人员必须2人以上,并安排负责安全防护的人员。

2.熏蒸设施准备(1)检测熏蒸环境的气密性首先按照环流熏蒸技术规程的要求检测熏蒸环境的气密性,达到要求后方可熏蒸,必要时需考虑补充施药措施。

(2)整理粮堆(垛)以适于熏蒸需要,保护或移走可能因熏蒸损坏的器材,设置必要的粮情测控装置。

(3)设置气体取样装置①房式仓每廒间内设置气体取样点应不少于5个,即在仓房的四角和中央设气体取样点。

气体取样点深度在粮面下30~50cm。

在粮面投药时气体取样点应设在粮堆下部,并注意上、中、下层的均匀分布。

必要时可在其他部位增设气体取样点。

②立筒仓和浅圆仓在环流管道上设置气体取样点,必要时可在仓内空间或粮堆中设置气体取样点。

③帐幕熏蒸时每个粮食堆(垛)设置气体取样点应不少于3个,即在堆(垛)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有代表性地设气体取样点,上部在堆(垛)中部,中部和下部在堆(垛)中间的一侧。

气体取样点深入到粮堆(垛)中30~50cm。

必要时可在其他部位增设气体取样点。

④置于仓外或粮堆(垛外)的气体取样点编号要与环境内的检测点编号一致。

(4)设置监测熏蒸效果的虫笼。

害虫抗性严重时,为检测熏蒸过程中的杀虫效果和较好地决定确定散气时间,宜在熏蒸前设置监测熏蒸效果的虫笼。

①虫笼采用透气且防止害虫逃出的牢固容器。

②虫笼的设置位置宜在不影响密闭且方便取出的粮面或膜下,设置数量不少于3个。

③监测虫笼中的害虫要选取活动正常的成虫个体,每个虫笼中害虫的数量不少于30头,内置适当的饲料。

3.熏蒸药剂的准备①环流熏蒸所用药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有关行业质量标准的要求。

②熏蒸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或具有通风装置的室内,并远离生活区和工作区。

③根据制定的熏蒸方案中的总用药量备足药剂。

3.施药装置的准备施药装置可采用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或钢瓶施药装置,或其他保障熏蒸安全的施药方法和装置。

①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的连接与检漏。

将施药装置出气口与环流管路施药口连接。

将减压释放装置与二氧化碳钢瓶阀口连接,并将减压释放装置低压端口与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连接。

关闭环流管路施药口处的截止阀,打开二氧化碳气瓶瓶阀,将低压表指示压力调至0.2 MPa,将检漏液(可用肥皂或洗涤剂配制)涂于各连接处,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即观察有无气泡出现,如有气泡出现,应将漏气接口处重新做气密处理。

重复上述检漏程序,直至无气泡出现为止。

②钢瓶施药装置的连接与检漏。

将减压释放装置分别与磷化氢混合气钢瓶和二氧化碳气钢瓶连接,并将减压释放装置低压端口与环流管路施药口连接。

采用机械磅秤计量的,准备好磅秤;采用质量流量计计量的,将控制电源插头接上电源,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气。

③采用磷化氢发生器施药时,应准备好备用电源或具备保持二氧化碳不断供应的措施,以防施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然停电。

④对施药装置备有足够的备品、备件,熏蒸过程如发现个别零配件损坏,应及时更换,以保障设备、仪器的正常使用。

⑤采用药盘、探管、小布袋等施药时要准备足够的器具和备用品,并检查每件器具的完好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