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写作教学改革,曾经走过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先驱者们描绘的理想境界令我们神往;改革家们创造的经验让我们赞叹。

但是,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在“应试教育”的皮鞭的驱赶中,写作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踯躅而行。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写作教学的局面沉闷到令人窒息;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学习规律和写作规律,逐步演变为纯章法、纯技巧的授受与操练。

题材相似,语言雷同,限制太多,评价苛刻,这样一些痼疾的普遍存在,使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实性和独创性受到压抑和摧残。

写作教学脱离于社会,滞后于时代,真的应该脱胎换骨地改一改了。

在新世纪之初,随着国家课程教材改革的启动,语文教材的改革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作”自成体系,体现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精神,其内容和编排虽说还不能尽如人意,但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注重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
想象、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帮助学生涵养健康向上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改革的平台有了,写作教学到底应该怎么办?这既要解决观念问题,也要解决操作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领会新教材的编辑思想,扎实细致地搞好写作教学改革,我们特意组织编写了这本《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以供老师们参考。

这些案例,有的是教学方案,有的是教学实录。

它们凝聚着数十位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相信会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和实际的帮助。

“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也贵在独创。

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借用,,任何生搬硬套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是本书编者所愿意看到的。

书中案例,虽说是精选,却不能说是最好。

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由于本书是按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体系编写的,所以有关作文评改的案例尚未编入,而作文评价机制的创新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个遗憾只能等待下次修订时补救了。

写作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解放写作生产力——既解放学生,也解放教师。

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创设情境及时点评——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作文的教学案例作文课是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课,因为学生的生活大多三点一线,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对身边的事已然熟视无睹,写起作文来往往是内容
贫乏,有的纯粹是草草应付,让人看了味同嚼蜡。

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那些感动生动、形象鲜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上周我就利用创设情境法进行一次作文训练。

最近,经常要参加县里的语文教改教研活动,所以经常要调课,不是上午的课调到下午,就是两天的课一起上,这样教师疲惫,学生兴致不高,学习的效果也不佳。

10 月 12 日又要去听课,而且是一整天。

因为这次语文老师是“倾巢而出”,所以只能是改为自习课。

想想不久要月考了,该上的内容还没有上完,如果是两天的课一天上完,内容学生是消化不了的。

怎么办?按照教学进度,那天上的内容是“《诵读欣赏词二首》,学习李煜的《相”见欢》和晏殊的《浣溪纱》,课已提前备下了,课件也做好了,想想“诵读欣赏”的课,只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诵读、如何欣赏就大致完成教学任务了。

而这些内容在课件上都能得到体现,教学者只要照本宣科也能掌握一点,何不让学生来上上,借机锻炼一下学生,或许效果也会不错呢,而且连下周周记、作文的内容也解决了,诚如是,岂不一举三得?于是到班上做了课前安排,先在两个班各选一位上课的小老师,同时对同学提出要求:要认真上好这节课,当天要把上课的情形写到周记本上,老师晚自习要来检查。

对两位上课的学生,交代这节课上
课的内容,培训学生如何使用课件,还做了一番两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大胆去尝试。

布置完这一些(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教务处还是安排一位代课老师,不过这次老师的任务不是看课,而是听课),周一我轻松地和同事们去参加教研了。

当天晚上第一节课,我先到两个班上了解上课情况,学生反应不一,有的喜形于色,连声叫好,有的却感到失望、无聊。

我要求当天晚上每个人必须把上课的情形和自己上课的感受如实写出来。

第二天上课之前,我翻看同学们刚交上来的周记,了解了课堂上课的情形,由于是写周记的时间比较仓促,同学们虽然都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都写得比较简单,详略处理不够恰当,大多数同学把上课之前的内容写得很详,而上课的情节一笔带过,结尾也草草了结,下课了,文章也结束了,中心不明确。

于是在当天的课是,我对周记上的优点和不足作了一番点评,每个班选两篇作文进行交流、点评。

点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从写作技巧方面指导如何作文安排结构、详略以及设计开头与结尾,二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主题思想的深化提高,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等、进行阐述,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用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比如,如何对待小老师的不足之处。

对所讲的内容扼要的板书,让学生明确本次写作的重点。

趁着同学对上节课还记忆犹新,热情还未褪去,我布置同学
在当天完成半命题作文“的一节课”。

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提出三个标准:一是开头是否能吸引读者,二是主体部分是否能打动读者,三是结尾部分是否能感染读者。

放开让学生去写。

第二天,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作文交上来,内容、形式要比周记进步了许多,从整体看,也比以往的作文进步了不少。

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片断:“卖报啦,卖报啦,本周柯坑头版头条,九(1)班的学习委员柯春梅、柯同学当老师了!(陈开镇)”同学们听到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喜讯”激动万分,兴奋不已。

对于这节课,所有的同学都做好了百分之百的准备,包括俺们的“斩砖老师”在内。

(余梦楠)开始上课了,柯老师满面春风地走到讲台桌前。

(吴静萍)林老师好像在想,哈哈!我也有当老师的一天啊!所以愣立在那只顾左右摇摆,并不叫我们坐下。

炮哥便说:“阿?还不让我们坐下。

”就这样开始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曾生泷)“我的瞌睡虫一下子飞走了!(叶聿勃)”此时,我看到了他习惯性的紧张动作——双手撑着桌子,身体有些摇晃,双肩收紧。

?? 课后,大家还沉浸在刚才的欢乐之中不愿下课,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的收获,一些较为胆小的同学也敢在课堂上发言了。

大部分的人都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语文课也可以生动有趣。

(陈建炮)就这样,我们的一节课结束了,回想上课的情景,真的很难忘,难以忘记同学们一个个期
待的眼神,难以忘记同学们爽朗的笑声,更难以忘记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柯碧函)这些片断描写有的形象生动,有的语言风趣幽默,有的在开头部分设计悬念,有的在结尾部分点明主题,生动地写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回顾本次作文训练,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