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答案(1)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答案(1)
7.两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坡长。 ( )
8.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竖包平”是一种好的组合。 ( )
试卷类型:(A)卷
考核方式:(闭)卷
第1页 共5页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函授站:
..........................................................密.......................................................封...........................................................线.......................................................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试卷类型:(A)卷
考核方式:(闭)卷
第2页 共5页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函授站:
..........................................................密.......................................................封...........................................................线.......................................................
1.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 i1=5%, i2=-6%,变坡点里程为 K1+100,变坡点高程为 200.53 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 1000 米。 (1)计算竖曲线要素。 (2)计算 K1+120 桩号的设计高程。 (3)如果要求切线长大于 100 米,则竖曲线半径应如何确定? 2.某平面凸型曲线,交点里程 JD=K0+199.25,其转角为α =22°33ˊ,如果缓和曲线长取 60 米,R=152.45 米: (1) 试计算该平曲线切线长、外距、平曲线长。 (2) 试计算该平曲线缓直点里程。
D.便于选择半径
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
A.决算 B.预算 C.修正概算 D.概算
12.道路阻力包括( )。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13.某平曲线 HZ 桩号为 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 100m 与 195m,则 JD 桩号为( )。
青岛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20 18 ~20 19 学年第 1 学期 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课试卷
使用层次
出题教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函授站:Biblioteka ..........................................................密.......................................................封...........................................................线........................................................
10. 定测: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设计中确定加宽缓和段长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4.土石方调配的要求有哪些? 5.自然展线的特点是什么? 五、计算题(第 1 题 9 分,第 2 题六分)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6.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4 个等级。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 A1 和 A2,该两桩号间距为 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 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A.K2+400 B.K2+405 C.K2+395 D.K2+500
1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
1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
A.2 条左侧路缘带 B.2 条右侧路缘带 C.1 条左侧分车带
D.1 条右侧分车带
二、 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9.在高速公路中,若某平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则该弯道可以不设缓和曲线。 ( ) 10.越岭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回头展线。 (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超高: 2.平均纵坡: 3.横断面: 4.展线: 5.初测: 6. 加宽: 7. 路线纵断面: 8. 经济运距: 9. 横向力系数:
A.长链 50 米 B.短链 50 米 C.长链 25 米 D.短链 25 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60m,=35m,采用第 2 类加宽,最大加宽 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 ZH
点 10m 处加宽值为(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