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A、中国真正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2、中国开始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国民党政府的垮台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

”标志着雄狮醒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北京奥运会召开4、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A、以阶级斗争为纲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6、首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C、统分结合、双层经营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8、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9、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0、新世纪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上海举行。

“新世纪第一年”是指:…………………………()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1、我国人民军队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①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②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③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A、核反击B、海上巡逻C、空中侦察D、两栖作战1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1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段50年前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陈毅15、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万隆会议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16、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A、1955年B、1950年C、1971年D、1977年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A、互不侵犯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D、和平与发展18、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尼克松在回忆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是签署了:………………………………………()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B、《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建交公报》D、《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20、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A、素质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②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③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④这种制度不要求人们学习,不需提高就业能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22、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有……………………………()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②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2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在:……()A、1949年B、1956年C、1976年D、1986年24、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A、《大决战》B、《丝路花语》C、《茶馆》D、《梁山伯与祝英台》25、“教育要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二、图说历史: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1、图一是计划的倡导者: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1996年又将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2、图二是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首次提出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

3、图三是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图四是在田间观察水稻,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5、图五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运动。

三、材料分析题:(一)阅读下列材料: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是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材料中“第二次革命”的核心领导人是谁?今年(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3)材料中“第三次革命”的核心领导人是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第三次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二)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材料二:毛泽东和斯大林请回答:(1)材料一中说明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什么?(2)材料二中再现了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外交场景?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有何联系?(3)根据材料一、二,能否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能一帆风顺?请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4)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四、探究空间:(一)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国际大都市。

她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请回答:(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4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请列举近代现代以来发生在上海的三件大事?(2)上海是我国外交的重要舞台,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上海历史进程中的一些侧面。

图一图二图三图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在上海承办的一次重要国际性的会议,请回答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英文缩写是什么?具体的时间、主题、参会主要领导人以及重大意义各是什么?(二)读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请探究:(1)图一中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有何突出的功绩?(2)图二中的“乔”因何事而笑?该事件应发生在哪一年?(3)、图三中所反映的会议取得的成果是什么?对中国而言有什么标志意义?(4)三幅图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缩影,你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