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单元总复习
0 5 8 7
(1)奇数。
(2)偶数。
(3)5的倍数。
(4)3的倍数。
(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7)是2,3,5的倍数。
由学生独立完成,能写几个就写几个,然后,全班反馈,集体评价。
3.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数字可重复使用)
1 2 4 8 9 10
12 15 21 57 91 68
练习要求:
(1)学生分别将各数写在相应的圈里。
(2)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判断过程。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②自然数中,除了合数,剩下的一定是质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③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④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⑤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巩固作业】
1.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1题。
此题是有关2、3、5倍数特征的习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1~4题。
第3题:此题是巩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4题:此题是有关公倍数的实际问题。
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4个装一排正好能装完,6个装一排也正好装完,说明松花蛋的数量就是4和6的公倍数。
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并根据70多个松花蛋这个条件,判断出是72。
【课堂作业】
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5的倍数大于4的倍数。
()
2.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
()
3.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和是奇数。
()
4.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
()
5.两个实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予以解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2)你怎样理解单位“1”?
(3)什么是分数单位?
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
教师板书。
如:5
3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被除数÷除数=除数
被除数 2.真分数和假分数。
(1)什么样的数是真分数?真分数大小特征?
(2)什么样的数是假分数?假分数大小特征?
找一找,填一填。
真分数:( )
假分数:( )
(3)什么样的数是带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化一化,练一练。
把8
1545、化成带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说一说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
举例说明。
4.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练习:请求出12和18,5和3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5.约分、通分。
(1)什么叫做约分?约分根据什么?
(2)什么是最简分数?
约一约、练一练。
将下面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3)什么叫做通分?通分根据什么?
将下列每组分数通分。
说一说取公分母的方法。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
试一试:
化成分数:0.6 0.02 0.47 0.125
(2)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怎么办?
试一试:
把7
4259100017103、、、化成小数,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的几种特殊情况。
7.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加法: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计算。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8.计算方法和步骤。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9
239293+=±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方法:①通分 ②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①不带括号的: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②带括号的:括号里的数先算。
(4)简便运算。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基础练习】
1.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5题。
此题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习题。
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2.完成课本第119页的第8题。
这是一道有关最简分数的习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再次说说最简分数的概念及化简的方法。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119页第7~10题。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疑问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分数及其运算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分数加、减法步骤:(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
9
2
3
9
2
9
3+
=
±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方法步骤:①通分②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课后小记
与前面因数与倍数的复习相似,本单元的概念也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同样需要复习有关概念,并通过练习,将这些概念具体化。
复习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线段图等图例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能真正掌握
其要领。
第九单元总复习
(2)给出从正面、上面、左边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吗?
2.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
①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画对称轴。
③说一说,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的关系。
(2)旋转。
①什么是旋转现象?
②旋转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3.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将学生的回答填在空格中。
①长方体有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④长方体有条棱。
⑤哪些棱长度相等?
⑥长方体有个顶点。
⑦还有什么发现?
(2)表面积。
学生看图解答:
①上、下每个面是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②前、后每个面是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③左、右每个面是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④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⑤如果这个长方体箱子没有盖子,那么要扣除哪个面的面积?需要材料面积是多少?
⑥如果要在这个箱子的四周贴上一圈包装纸,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扣除哪些面的面积?
第九单元总复习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1.单式折线统计图。
出示课本117页第4题。
2.复式折线统计图。
(1)课件呈现如下统计图。
请学生回答题目中的3个问题。
(2)尝试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教师出示题目内容。
去年1~6月份商店售出A、B两种饮料情况:
②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③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3)说一说,从统计图中你又得到哪些信息。
(4)有12瓶水,其中11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
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来?
①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分析。
②点学生说出分析过程
③天平两边各放4瓶水,如果天平不平衡,则盐水在天平上较重的那4瓶里;如果天平平衡,则盐水在剩下的4瓶里。
再在有盐水的4瓶里拿2瓶在天平两边各放1瓶,如果天不平衡,则重的一边是盐水;如果天平平衡,则盐水在剩下的2瓶里,最后把剩下的2瓶在天平两边各放一瓶,重的一边是盐水。
所以至少称3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来。
④师生一起画图分析。
【课堂作业】
1.某工厂生产的9个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比一般零件要重一些),请你想办法找出次品。
2.如果有27瓶水,其中2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比其他的水略轻一些。
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来呢?
3.完成课本第121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8题。
此题也是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问题(1)和(2),
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临时外出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