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恒星、星系、黑洞等宇宙学有关术语,知晓现存宇宙的发展趋势,能对地球以及自身存在做出令人信服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理解作者所述内容的含义,理清文本的论证重点与论辩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增强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教学重点】
研读文本,审读文句,体会行文的深奥与缜密之处,理解科学家严谨智慧而又不失幽默的探索情怀。

【教学难点】
1.理解演讲录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科技论文的属性的认识;
2.分析译文欧化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表意的严谨与幽默;
3.了解专业术语的一般含义,清除文本阅读的障碍。

【教学关键】
牢牢抓住作者的论证对象,摆脱具体专业问题的羁绊,从而将行文思路把握住,服务于对作者主要观点的理解。

【学情分析】
着眼于高考,却也不能放下课本的研读。

对习题的追逐,有时会让学生无视眼下的教材,陷入到对教材的极度忽视中。

学生在进入高中一年后,其思维已经日趋成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但对宇宙、人生这样沉重甚至遥远的问题的思考还缺少自己的成熟看法,有的只是一种渴望。

本课应该是很好的集中学生思维,考察其思维水平的机会。

【教学设想】
本课兼具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既有作者观点、段落大意的概括,也有宇宙浩瀚、前路渺茫的暗示。

如果能从文本中提炼出学生对人生的重新认识,哪怕激发出内心的真挚想法,那么学生思维的严密就指日可待了;至于段落大意、作者观点之类的工具问题,只要学生能有感于心、发乎于内,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一直以来,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而一旦强调人文性,又容易陷入到另一个极端中。

本课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重新把握语文属性的机会。

本课例尝试从段落划分入手,理清思路,最终升华到对宇宙、对人生的认识上来。

【课型】
讲授课
【学习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测,你还记得吗?你是怎么看的?是基于科学的严谨还是巫师般的智慧?显然不是巫师般的智慧,虽然他自己曾自嘲过这样的预测;我们从这个预测中看到的是一个科学家的严谨。

二、复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霍金的作品:
(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2)《时间简史续篇》 (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4)《时空本性》(5)《果壳中的宇宙》
2、写作背景
《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

讨论了虚时间、由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三、分析课文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文章较长,内容丰富,试根据提示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一→科学预言,更可靠些
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
一→其预言不可靠、荒谬
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物理方程的方程具有混沌性
一→不能预言人类的未来
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
宇宙的行为大尺度下简单不混沌一→可以预言宇宙的未来
继续膨胀下去
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收缩以至坍缩成一点
(二)合作探究具体研讨
1、归纳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的主要观点
明确:(1)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它就会永远膨胀。

如果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值,宇宙就会坍缩,时间本身就会终结。

(2)在螺旋星系和星系团中应该存在有某种看不见的暗物质,它的引力吸引足以把高速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不至于使这些星系或星系团飞散开去。

(3)如果宇宙继续膨胀下去,五十亿年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变成一颗白矮星。

在大约一百亿年后,具有太阳质量的恒星将变成白矮星或中子星,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黑洞。

(4)黑洞中粒子的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逃出黑洞,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巨大的黑洞也可以“蒸发”掉。

(5)在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应该存在有足够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能使密度达到临界值,从而可能会使宇宙最终坍缩。

但这个时间肯定在一百五十亿年之后。

2、文章内容是谈对宇宙未来的预测,为什么开篇却谈巫师预言的尴尬、宗教预言的失败?
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是为了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

——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3、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明确:归根到底,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命运:继续膨胀,或可能收缩。

这取决于宇宙现有的密度,所以,科学家在没有称算出宇宙的重量之前,不得不承认“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4、这篇演讲词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

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

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
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兼有讽刺与幽默,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判断采取了审慎态度。

另外,这也是使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事理的,它使深邃的物理学、宇宙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增添了演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演讲虽然需要激情与技巧,但严谨的思维、幽默的语言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四、思考自己的评论:
按照严谨与幽默的要求去思考修改。

1、“江歌、刘鑫案”评论:谴责刘鑫,声援江歌母亲
2、“国际奥委会禁止俄罗斯参加2018年平昌冬奥会”评论:俄罗斯违背规则付出的代价,奥委会的处罚得当与否
3、妖娆拉面的是与非
五、演讲稿的特点
1.面向众人:对象
剑桥大学,专业表达
2.宣讲理论:目的
推理严谨,讲解透彻
3.交流思想:共鸣
语言的感染力
总结:针对本文特点,给出分析;同时,注意演讲稿的一般特点。

最终选取自己能够把握、学生能够理解的进行讲解。

六、场景训练
1.说服你妈妈同意给你买一部新手机
2.向家长请假,与异性同学外出
3.拒绝去补习班,在家自学,说服家长
4.说服老师接受自己的解题思路
5.拒绝同学的无理要求,不再借钱给他
要求:推理严密,语言幽默。

附:
逻辑推理:推理师
一天,一个酒吧老板问一个顾客:”什么是推理师呢?”
逻辑师说:“你养小动物吗?”
“嗯”
“你爱他们么”
“爱”
“那么你一定爱自己的孩子吧!”
“当然”
“那么说你已经结婚了,所以说,你不可能是同性恋”
“哦,厉害,厉害”,老板说。

这时另一个顾客问老板什么是推理师,这个老板说“你养小动物吗”
“哦,我不养,我不喜欢小动物”
“那么你一定是ga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