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堂教学检查计
划
课堂教学检查计划
全面检查教师贯彻教师工作规范情况,检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检查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各年组工作,以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一、检查内容
1、查教学文件及资料: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课学期授课计划)、教材等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查教案:教师应阅读多本多种参考书,不允许只按一本教材备课,要认真分析组织好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内容编写教案。
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点和掌握深广度以及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此外,还应做到书写整齐清楚,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具有特色。
3、查学期开学授课计划执行情况及期末检查听评课记录:教师任课应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按经过审批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教学)进行,不得随意增删内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4、查教师授课情况:教师授课情况检查主要采取教师评教(听课、评课)、学生评教(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和学生座谈会三种方式,检查期间要汇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之间听课情况,分析学生座谈会意见,听课时一
般不事先通知被听课教师,听课人员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时除检查课堂讲授外,还应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态度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
5、查常态课: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
为此,我们就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做到有序、有趣、开放,具有实效性。
能否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否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关注学生对教学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并能给足时间,开放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
6、查练习:也是查学生作业本。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途径,抓好各环节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7、查教师业务: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学生学业评价以及教师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等情况。
8、查学校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考勤、业务学习等)、课程开设、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以及语、数质量检测情况。
9、查质量分析及教学计划:上学期的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及开学初检查各项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等)。
二、检查形式
主要采用例查(按计划有组织)、抽查(随机)、月查(不定期)、集中查(全面)和个别查(单项)等形式。
三、检查方法
看、听、查、议、考相结合。
看,主要看相关的文字材料(制度、计划、记录、总结);听,主要听教学管理、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及随堂课;查,主要是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了解相应情况;议,主要是召开师、生及家长座谈会(或问卷调查),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议。
考,实行月考,检测学生学业状况。
开学初检查各项教学计划;教案,作业批改一月一次;听课、评课记录学期期末检查等等。
四、检查人员:校长室、教务处及相关教师。
五、检查计划
(一)教学计划
1、各科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所任学科教学计划,迟交的作相应的处分。
2、教学计划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①学生情况分析;
②教材分析;③教学目标及重难点;④教学措施或方法;
⑤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教师应从学生基本情况、学习兴趣、习惯能力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客观、全面地分析班级情况。
就教材特点、内容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确定学期教学目标。
教学措施灵活多样,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
(二)备课
每个教案应包括下列几项内容:①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②重点和难点;③课前准备;④教学过程;⑤作业设计;
⑥板书设计。
按要求按时间高质量完成,不得下载、抄袭照搬,如有类似情况,一经查实须重新完成,并扣除相应分数。
1、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分课时备课。
2、以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恰当地选择和创造地使用教学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体现教师个性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
4、课后有反思,字数不限,有针对性,真实地来自课堂,对今后教学有实质性帮助。
鼓励有主题性地反思。
(三)上课
1、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进度基本吻合。
2、对照教案,课前有充分准备,鼓励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
3、课堂上精神饱满,教态大方,语言、书写、示范规范,遵守课堂常规。
教学过程清晰有序,方法恰当合理,反馈及时有效;讲练结合,符合学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4、认真执行课堂制度,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随意脱离课堂,尊重学生。
不体罚学生、不随意脱离课堂。
5、要善于调整和控制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讲求效益,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按时上、下课。
迟到、提前下课、拖堂。
6、严格执行课程表,不擅自调课;如有需要,事先须做好调课安排,并填写请假条,交教导处存档。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注重过程评价,有评价方案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2、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都要精选,有针对性,作业量适中,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不歧视后进生,全批全改。
3、学生作业书写认真、规范,作业本整洁。
三至六年级原则上要求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书写。
4、及时认真批改作业,符号规范,标明日期,合理评定等级。
语文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评语不少于30%。
批改及时、标日期、等级评定合理。
5、作业批改细心、工整,不错改、不漏改,对学生订正过的作业认真复批。
6、及时记录作业中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及时讲评,认真辅导,效果显著。
(五)质量测评
1、合理安排检测次数和检测时间。
2、每次检测后及时做出成绩统计(包括参考人数、总分、及格人数、及格率等),做好记录和分析。
3、期末检测后及时针对学生实际分析卷面,形成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内容至少应包试卷分析、成绩分析、得失分详细情况、改进措施(综合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报告)。
(六)教研活动
1、自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2、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摘录认真、详细,书写工整、清楚。
不补抄笔记。
3、听课有点评,对优、缺点及研究问题有简要、中肯的评判意见。
4、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5、每学期上一节有教研意义的随堂课,向全校教师公开教学。
以通知为准,不包括校教研课。
(七)作业布置
1、布置作业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求,要精心编造练习题目,内容要典型,有序列、有层次,练习总量要适当。
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有指导意义。
作业不要只是书面一种形式,根据教材特点可取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制作、实验、调查实践等各种综合能力。
2、作业要严格要求,讲求规范。
书面作业的书写和格式要合乎规范,必要时课堂上可做示范性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先复习,先审题后解答,做完要检查,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要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发挥创造精神,自尊自重、决不抄袭他人作业。
3、作业检查、评改。
教师的作业批改是学生完成作业的继续,是检查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加强师生交流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八)作业批改
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全批全改、集体批改、学生相互批改,当面批改等。
几是按照规定设置的课堂作业,都要全批全改,并做到及时、认真。
批语要字体工整,格式规范,无语病,无错别字,评价客观,批语具有激励和指导作用。
总之,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完成的,而教学常规是教师教学活动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必备条件和坚实基础。
因此,我校按照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把教学常规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