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

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

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内容提要: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

这一动力模型由联盟环境、联盟情景和联盟演化构成,指出联盟环境影响联盟情景,联盟演化过程是由联盟情景规定的,联盟情景则由集体力量、伙伴间冲突和相互依赖性3个变量来测度,并从市场共通性、竞争地位、资源构面和声誉4个方面分析了联盟的组织环境对这3个变量的影响。

关键词:战略联盟;动力模型;联盟情景
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联盟的产生动机、形成及其绩效方面的研究最为丰富。

但除了Ring和Van de Ven(1994)以外,很少有研究者对战略联盟的发展过程加以注意,即联盟是如何经历协商、形成、运作、评估、再造和终止等诸多阶段的。

Koza和Lewin(1998)总结了联盟研究中的6条研究路线,如联盟现象、联盟绩效及联盟与其他
等(1997)
Ring和
的研究……过程变量仍然是尚未开拓的研究领域”,即联盟演化的动力仍未清晰考察。

因此,虽然研究者已经考察了联盟形成的动因,但对于联盟是否总是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和哪些因素会破坏联盟的进程并不清楚,因为联盟演化的动力是理解联盟从某一阶段演化到另一阶段的关键。

在几个案例的基础上,Niederkofier(1991)提出了一个联盟的演化框架,此框架基于战略适当和运作适当这两个基本变量。

战略适当指的是伙伴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于联盟要实现的目标是充足的,运作适当是指双方为联盟所提供的资源与联盟运作中问题的兼容,这两个基本变量的变化使联盟经受调整或重议的变化,战略或运作上的持久不当都会使联盟停顿或终止。

Inkpen和Beamish(1997)分析了学习是如何改变伙伴的谈判能力的,而谈判能力这一特殊条件的变化将影响联盟的后续发展过程。

Doz(1996)认为存在几组联盟情景,如任务的定义、伙伴的惯例、交接的结构以
及对绩效、行为和动机的期望,这些情景决定了学习过程在联盟中的开展,最初的学习行为会改变上述条件,从而导致学习行为上的一定变化。

虽然对联盟情景在联盟发展中的中心角色已有认识,但关键的情景变量仍然没有提出,对联盟情景中如伙伴企业的特质这样的决定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总结多项研究的基础上,Das和Teng(2002)提出了联盟情景的3个变量:集体力量、伙伴间冲突和相互依赖性,并分析了这些变量在联盟演化过程中的影响。

本文认为,对联盟情景的研究揭示了联盟演化的动力。

联盟情景不同,则演化动力不同,从而联盟发展过程所经历的特别阶段也会不同,如此就可以识别不同联盟之间的差异。

例如,某些联盟在形成之后迅速地被改变形式,而另一些联盟却可以稳定得多地维持下去,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联盟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必备的条件,故只有当特定的条件已经成熟时联盟才可发展到下一阶段。

在联盟演化过程中,联盟与其情景既是独立的又是互动的,联盟环境影响着联盟情景,联盟情景规定了联盟的演化,而联盟的演化又会影响联盟环境,其间的复杂关系如图1所示。

共同变量的存在,“激发合资之产生的竞争情景可能也对其终止背负责任”。

3.联盟情景变量:集体力量、伙伴间冲突和相互依赖性Das和Teng(2002)提出如下3个变量来系统地刻画联盟情景的关键层面(critical aspects);集体力量(coll ective strengths)、伙伴间冲突(interpartner conflicts)和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ies)。

这3个变量一起涵盖了联盟的3个重要的特点:集体力量是联盟的正面效应,伙伴间冲突是联盟的负面效应,而相互依赖性表明了对联盟的需求,这3个情景变量还涉及到伙伴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较而言,由Doz(1996)提出的联盟情景变量任务定义、伙伴惯例和交接结构,趋向于关注联盟运作的技术层面较多而关系层面则较少,从而对诸如信任、承诺和能力等关系方面的重要问题有所遗漏。

而Das和Teng提出的3个情景变量则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上述遗漏,如信任和承诺可以结合于伙伴间冲突的构造中,而能力则可归结于集体力量。

联盟的集体力量是指伙伴企业针对双方合力追求的特定战略目标而集聚的资源禀赋。

企业资源基础观认为联盟之形成是为了获得通向其他企业的关键资源的路径,其目的是拥有丰富资源以实现价值创造的战略。

把富余资源加入到联盟被认为是联盟产生经济利润的关键要素,如通过结合双方的市场力量、技术及别的关键资源能够提高联盟的集体力量,从而增加各个伙伴企业成功的可能性。

伙伴间冲突意指伙伴之间在偏好、利益及联盟运作中等方面的分歧程度。

伙伴间冲突是联盟的一个重要层面,因为有效的合作要求相对低水平的冲突。

伙伴间冲突有多种原因,一般归结为3种类型。

首先,伙伴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组织惯例、技术、决策制定模式和偏好等难以适配的因素,当企业之间差异很大时,必然会花费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去协同彼此的工作。

冲突的第二个来源是各企业的自身利益及机会主义行为的处理,企业在联盟中可能有不一致的目标,从而刺激企业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提升联盟的共同利益,企业也可能机会主义地学习伙伴的隐含知识和
A
对联盟情景的影响
集体力量
伙伴间冲突
相互依赖性
市场共通性(增加)
增加
增加
无影响
竞争地位(提高)
增加
市场共通性是指“竞争者与目标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所交迭的程度”。

这一概念是基于行业组织(I/O)模型,即企业所在行业和在该行业的市场份额对企业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研究表明,20%的公司利润是由所在产业决定的。

高市场共通性意味着伙伴企业双方在其全部运作中具有较高的交迭程度,而市场共通性很可能与集体力量具有正向的相关作用。

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伙伴比较,当伙伴企业在相同的市场或行业上竞争时,二者结合后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力量很可能会提升。

联盟后形成的高市场份额意味着在行业中有更强大的集体力量,这是许多联盟都是由其直接的竞争对手组成的原因。

但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并不一定随市场共通性加强,市场共通程度低的企业也很有可能如竞争对手般彼此需要。

对于伙伴间冲突而言,由于直接的竞争者很可能有冲突的利益,市场共通性会趋向于增加伙伴间冲突,当伙伴企业在同一行业内高度竞争时,更会形成一方之所得为另一方之所失的“零和”局势。

此时,即使伙伴企业能够
在联盟中发现共同的利益,潜在的冲突还是很容易发生的,特别当双方之间还有地理上的交迭时。

2.竞争地位
Eisenhardt和Schoonhoven(1996)发现,在战略上处于易受攻击地位有助于联盟的形成。

可以认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弱小的公司比强大的公司更需要伙伴。

因此,竞争地位的提升会导致伙伴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降低,而竞争地位的提升则会形成更强大的集体力量。

Das和Teng(2002)认为竞争地位对伙伴间冲突不会有直接的影响,其理由是无论强大企业还是弱小企业,伙伴之间都会有冲突的利益或不协同的资源与偏好。

但是再深入分析,具有较强竞争地位的企业一般具有强势的公司文化和谈判能力,处于对等地位的企业会更需要自觉地互相尊重,则企业的竞争地位会对企业的认知和伙伴间的互动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在强一强联盟和弱一弱联盟中,潜在冲突很可能更容易引发而需要更多的协调和互动,而强一弱联盟则容易导致弱方的妥协而趋于减少冲突和降低互动程度。

指出,机
和Teng (2002)认为,由于相互依赖是基于资源的需要,而且信任本身并不造成伙伴之间的需要,所以声誉和相互依赖性之间不会有关系。

四、联盟情景对联盟演化的影响
联盟情景主要由其情景变量来刻画,它对联盟演化的影响也可通过分析3个变量来获得。

在联盟的形成阶段,联盟情景必须表现为较高的相互依赖性、较强的集体力量和较弱的伙伴间冲突。

Oliver(1990)认为,较高的相互依赖性是联盟形成的一个必备的依据,互不需要的企业没有建立联盟的正当理由。

又因为伙伴企业为保证联盟的绩效风险较低,则要求联盟的集体力量在市场上能够相对强大,以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此时,如果当前的和潜在的冲突被联盟双方认为较低,则联盟会迅速形成。

在此阶段,相互依赖性不会有很大的变化,集体力量则会因资源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伙伴间冲突则会随双方的差异对顺利合作的影响而增加。

联盟的整个过程都被联盟情景支配。

从形成到运作的演化阶段被称为“十字路口”,因为在这一阶段中,联盟情景变量会迅速变化并对联盟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联盟走向成长、重构或终止。

例如,对核心知识的机会主义性质的学习会使相互依赖性降低,也会增加伙伴间冲突。

如果双方能够控制好冲突,在互信和共享前景的基础上运作,则联盟会进入到结果阶段。

此时,联盟的绩效已经是切实的而能够加以评估,根据当时的情景,联盟有稳定、重构、衰退和终止4种可能。

伙伴企业间依旧有较高的相互依赖性,则联盟可能因为实现了战略目标而继续稳定发展和成熟,也可能为实现未竟的目标而重构。

如果相互依赖性降低很大而伙伴间冲突又很复杂,则联盟会走向衰退或终止。

五、结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