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课件——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课件——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 具体表现为: •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 • (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老人增加
(“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增加); • (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与老人生活环境
的恶化; • (4)教育文化进步与严重的代际隔阂; • (5)医药发达与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 (6)老人闲暇的增多与社会交往的减少。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 (3)延续理论
• 延续理论认为,老年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 而是人生延续的一部分。老人若能延续一生 所从事的活动的水平就能在社会中生活得好。 此外,延续理论重视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和社 会活动,同时也考虑到了个性与价值观的差 异。延续理论认为,人们年老的时候,不是 自然而然地退出工作和社会生活,相反,他 们选择能让自己继续获得满足感的生活方式, 终止那些没有带来满足感的生活方式。
•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需要, 比如健康、生活照料精神或心理、社会需要等,案例 中的李奶奶即是一例。那么什么是老年人,他们面临 着哪些普遍的问题和需要?以老年人为工作对象的老 年社会工作及工作内容和基本原则是如何?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 一.老年期
•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称老年群体中 60~69岁的人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为 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为高龄老年人。 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 理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家庭关 系、心理需求等方面都有不一样的特点。许 多低龄老人并不需要特别的服务,而大部分 高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些社会服务。 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服务规划和提供上要 做特别的考虑。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 二.心理方面的变人和社会工作的应对 • 1.老化过程中心理方面的变化 • (1)智力。认知和智力功能有所减退,人处
理复杂问题的速度下降。
• (2)人格。老年人的性格类型一般有五种, 分别是成熟型、摇椅型、防卫型、愤怒型和 自怨自艾型。除了成熟型,其他的类型都需 要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 2.老年社会工作的应对
• (1)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带来角色转变 的重大生活事件,帮助老人调整自己, 适应新的角色,或者发展新角色,替代 失去的角色,重新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 (2)社会工作者应注意老年个体的差 异性,尊重老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对不同的老人提供提供不同的服务。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 2.反移情是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 做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
反移情,不仅会表现为对老人特别不好,缺 乏耐心和关怀,还会表现为对老人过度保护, 想要“拯救”老人。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注 意反移情问题,时常反思自己对老人的反应。
• 3.老年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 导
第十章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1.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2.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作应对 3.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案例:
• 李奶奶今年已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李奶奶共生 有二子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儿子15年前留学美 国,一家人现在美国定居;二儿子1969年到江西插 队落户,早在1978年就上调县城工厂,娶妻生子, 现在夫妻俩都被选拔在县政府当干部;小女儿从戏剧 学院毕业当了演员,结婚后住在婆家,经常出外景拍 戏。现在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前几年 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特别是老伴 撒手人寰后,李奶奶总感觉到“下一个该轮到我了”。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 包括健康服务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前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 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 后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 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 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 (2)活动理论与撤离理论
• 活动理论认为老年的生活满足感与活动 间有积极的联系。成功适应老年生活的 人是能够保持活力、力争不从社会生活 中退出的人,这一理论是角色理论的扩 展。而撤离理论提出,老年个体接受甚 至渴望减少与社会的交往,老年个体逐 渐退出社会对社会是有价值的。这一理 论与角色理论和活动理论正好相反。
• 4.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
• 包括:开办照顾人支持小组;维系住照顾人, 给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具体的建议,让 照顾事宜效率更高,更有收获。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 五.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 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 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 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 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 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 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 心理方面的健康衰退。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 有效动员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从业人员 有“家庭思维”。“家庭思维”指的是把老 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 会影响老人的所思所想。
• 1.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
• 主要包括: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 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人与社会相 融合方面的工作。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 (5)现代化理论
• 考吉尔描述了现代化与老人角色和地位 变化的关系,由于日益现代化,年老的 人地位不断下降,他们拥有的领导角色 和权力减少,越来越多地脱离社区生活。 有四个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化因素 与老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有关:①健康技 术;②经济技术;③都市化;④教育。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 主要介入措施包括: • (1)保护老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 • (2)提供支持性辅导。 • (3)发展支持性服务。 • (4)改变和调整环境。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 2.丧亲问题
• 社会工作者在老人濒临死亡时要做的工作主 要有:
• (1)提供情感支持。 • (2)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确保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 二.老年人的需要 • 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
(如重新就业工作、外出旅游等)、社 会参与(如意愿表达、利益维护等)、 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等(如 子女生活、财产处置、后事操办等)。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 三.老年人的问题 • 老年人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 四.老年社会工作
• 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 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 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 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 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空巢” (独居)、残疾、困难和高龄老人,也包括 一般的健康老人,还有外围人群或组织机构。
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 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
• 1.由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老年人自身 的社会问题,称之为老龄问题的人道主义方 面的问题。
• 2.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 口中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升,而导致的人口 年龄化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国际上称 之为老龄问题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 一.老年人生理方面变化和社会工作的应对 • 1.老化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 • 2.老年社会工作的应对 • (1)身体健康是老年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社会工作者要根据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开展 工作。 • (2)私人问题公开化 • (3)环境调适的必要性 • 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机构和家庭策划环境方面 的调整,让老人能适应这些变化。如使用扶 手、明快的顔色、印刷标志等。
• 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
度和行为
• 在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 认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学习有关老年 学的知识,以便消除社会中认为做老年 人的工作没有太大价值、对老人厌恶、 歧视的错误理解和认识。
• (3)记忆力。知觉速度下降,处理形成记忆 的信息的能力有了改变。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 2.老年社会工作的应对 • (1)提供机会但尊重选择 • 社会工作者要肯定老年人的自我能力,积极为老人提
供学习方案和活动,并鼓励他们参加。如果老人不参 加活动,本着对当事人臭决权的尊重,也要尊重老人 的选择。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 包括:第一,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 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 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 过往生活的缺憾。第四,接受生活中好 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 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最后,拓展 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社会工作者要把 握这些,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 怀老人。
• 三.社会生活方面变化和社会工作的应 对
• 1.老年社会学理论对老年生活变化的解 释
• (1)角色理论
• 角色理论认为,当个体经历老化过程所 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 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这一理论认为, 成功的老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 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医护人员能敏锐地体察和理解老人及其家人 的需要。
• (3)提供相关资讯 • (4)做丧亲辅导。帮助老人及其家人把丧亲
视为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系列调整过程, 使其有生活方式和态度上有所改变。此外, 还有一些支持性服务。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 作的应对
• (4)社会建构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