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9)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一国进口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而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定会提高以下哪个利益集团的实际收入?()
A.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B.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C.进口部门劳动力D.出口部门劳动力
2、一个人作出选择时,()
A.如果边际收益非常大,他或她就可以不用考虑机会成本
B.进行最小机会成本的选择
C.比较该选择活动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D.只有当总利益非常大时,他或她才会选择使用其稀缺的资源
3、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在新产品阶段,通常需要投入高度熟练的劳动力
B.当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并被标准化以后,可以使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了
C.产品标准化以后,创新国通常转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
D.产品标准化阶段以前,在创新国的产品出口是不断增长的
4、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之间
C.发展中国家之间D.类似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5、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
C.相等D.不确定
6、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是从()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现实中所存在的贸易保护现象的。
A.外部经济B.市场不完全竞争
C.收入再分配D.市场完全竞争
7、一国向另一国的劳动力移民()
A.提高了移入国的工资水平
B.增加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潜力
C.导致了国际工资率更加集中
D.扩大了国家间相对资源禀赋的差距
8、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在于()
A.资金流向
B.投资者是否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
C.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
D.以上都不对
9、在抛补的利率平价下,()
A.本国利率与外国利率相等
B.预期的即期汇率变化率等于两国利差
C.某货币远期汇率高于其即期汇率的百分比等于其利率低于外国汇率的百分比D.某货币远期汇率高于其即期汇率的百分比等于其利率高于外国汇率的百分比
10、根据货币分析法,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减少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最佳方案是()
A.货币升值B.货币贬值
C.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D.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
二、判断题
1.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即使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只要商品能自由流动,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都会趋于相等。
()2.重叠需求理论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适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3.静态规模经济和动态规模经济有时会同时发生。
()4.利益补偿标准比成本差距标准更为严格。
()
5.小国和大国实行出口补贴会导致福利净效果都为负。
()6.成员国之间以前的贸易壁垒较低,建立关税同盟的国家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关税同盟越有可能带来净福利的增加。
()7.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国货币汇率上升表示该国货币贬值,下降表示升值。
间接标价法相反。
()8.若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0,边际进口倾向为0.30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是5。
()9.采取货币贬值往往要配合以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
()10.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一国政府决定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则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
三、名次解释
1、罗伯津斯基定理
2、内部规模经济
3、套期保值
4、马歇尔-勒纳条件
四、简答题
1、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动态规模经济与静态规模的联系与区别
3、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4、请简要评价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五、计算
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为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要使用价值500元的中间投入品,现假设对该产品和中间投入品分别征收30%的进口从价关税,并假设关税不影响世界价格,
(1)此种情况下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2)若对制成品征收30%的关税,对中间投入品征收40%,试比较有效保护率与名义关税率的大小。
六、分析题
A国(小国)与B国(大国)的自由贸易价格为P。
A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是劳动丰富的国家;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小麦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1)假设A国发现了一种冶炼钢铁的新方法,那么,你认为两国间的贸易量将发生何种变化?作为本国经济增长的结果,A国的经济福利水平将发生何种变化?
(2)假设一场意外事故B国劳动力数量减少了20%,那么,两国间的贸易量将发生何种变化?B国的经济福利水平将发生何种变化?
七、论述题
1、试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试述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9)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A
6、C
7、C
8、B
9、D 10、D
二、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10、对
三、名词解释
1、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2、是工厂或公司水平的规模经济。
可分为两个层次,工厂规模经济和公司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指单个工厂水平上的报酬递增,即单产品的厂商通过自身生产规模扩大,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规模报酬。
范围经济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司规模经济,即多产品的企业(公司)生产多种产品所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
3、套期保值(hedging)就是通过卖出或买入等值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实现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
例如,收款人可以卖出远期外汇,而付款人则可以买入远期外汇。
4、首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勒纳推导出来的,指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即国内外价格不变)下,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
四、解答题
1.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可以表述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如国际贸易后出口商品价格上升或征收进口关税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2、答:源于知识积累的动态规模经济与静态规模经济有一定差异。
在具备静态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如汽车、石化等,成本依赖于当前产量。
它使得当经济活动处于一个比较大的规模时能够以较低的单位成本来进行生产。
但在具有动态规模经济的行业中,生产成本则取决于经验积累。
在静态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可能是很大的。
静态规模经济和动态规模经济有时会同时发生。
3.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主要有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肯普标准。
4、答: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是最有影响的。
它从货币的基本功能(购买力)角度来分析货币交换问题,非常符合逻辑,易于理解;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汇率问题的先河;但购买力平价法没有反映出不同国家的同种商品的质量差异,这一方法强调“土豆就是土豆”,不同国家的相同商品在计算时具有相同的质量;不同经济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消费结构的差异、价格政策的区别,以及这些差异对于价格、汇率的影响,在购买力平价法中均没有得到反映;使用这种方法,人们在估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值和其他的经济数量时,大多会高估实际数量,而估算发达国家时大多低估,这就影响了它的普遍适用性。
五、计算
答:(1)1000×(1+30%)-500×(1+30%)=650元
有效保护率为(650-500)÷500×100%=30%
(2) 1300-500×(1+40%)=600元
有效保护率为(600-500)÷500×100%=20%
低于名义关税率
六、分析题
(1)A国经历着偏向出口的增长。
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会增加,A国的小麦产业将衰落(罗伯津斯基定理),该国将从B国进口更多的小麦。
由于A国是小国,其小麦价格将不会发生变化,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2)B国出现偏向出口型衰落,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将下降。
由于贫困化增长得到扭转,B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会提高。
随着小麦供给的下降,贸易条件的变化将有利于该国。
七、论述题
1、答:特定优势、内部化与区位优势
2、答:一、跨国公司的世界经济效应
(一)促进要素国际流动和要素价格的国际均等化
(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国的经济效应
(一)资本积累效应
(二)资源配置效应
(三)国际收支效应
(四)产业结构效应
(五)就业效应
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一)资本形成效应
(二)技术转移效应
(三)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效应
(四)就业效应
(五)国际收支效应
(六)转移价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