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12、设计要求·······································•13、编制依据 (1)4、施工准备 (2)5、主要施工机具 (4)6、操作工艺 (4)7、制定管理目标 (6)8、制定项目管理体系及明确职能部门的岗位责任 (6)9、质量验收 (7)10、注意事项 (8)附图 (10)1、工程概况冠亚广场工程位于福州市八一七北路,东面紧邻八一七北路,南靠乌山路,西与乌山相依,北为恩景大楼等建筑,由福建冠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场地环福州市标之一“乌塔”于怀抱,又具闹市之繁华,占地面积44298 m2,地上建筑面积92086m2,地下室建筑面积44496m2。
本工程由一座十六层及一座九层板式住宅楼、三座三层小商业楼、三座五层商业楼和一座一层商业楼组成,1~3#楼有一层地下室,7~9#有二层地下室。
其中1#楼为十六层,2#楼为九层(局部六层),一层为店面,以上为酒店式公寓。
4#﹑5#﹑6#楼为三层小商业楼,3#﹑8#﹑9#楼为5层商业综合楼, 7#楼一层及地下一层为商场,一层屋顶为露天广场。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内侧、底板内侧及顶板内侧防水层施工面积约为6万m2。
该部分防水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由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组织施工,由福建嘉和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
2、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为确保防水的可靠性,设计采用了刚柔结合的防水方案,首先采用结构自防水的刚性防水,其次采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
地下室防水材料选用:底板内侧、外墙内侧和顶板内侧均刷1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膜(1.2~1.5kg/m2)。
3、编制依据3.1 福建省地方标准《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BJ13-39-20013.2 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3.3 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3.4 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3.5冠亚广场工程施工图纸4、施工准备4.1 材料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和顶板的内侧部分均涂刷1厚的水泥基渗透型防水涂料,该材料为多种特殊的活性化学物质混合配制而成的浅灰色有机粉末状防水材料。
其工作机理主要是渗透结晶型材料中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物,由疏至密起到永久防水的作用。
该产品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使用方便、工期短等特点,可在潮湿结构上施工。
A.规格:50kg/桶B.技术性能:C.使用规定:a.进场的防水涂料应有明确标志、说明书、合格证。
进场材料应抽样并经法定检测机构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b.必须储藏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产品保质期为壹年;c.同一规格、品种的防水涂料每10吨为一批,不足10吨的按一批进行现场抽检;d.抽检项目中如有一个项指标不合格,应在受检产品中重新取样复检,全部达到标准规定为合格,否则即为不合格产品。
4.2 基层要求A.结构层上模板拉杆应割掉并割进20mm,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补平压光;B.结构层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整体性及适应变形的能力;C.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光滑,不得有开裂、疏松、起砂、空鼓和凹凸不平等现象;D.基层与屋面各种预埋件的连接处以及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节点构造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E. 基层面的排水坡度和水落口应符合设计要求;5、主要施工机具扫帚、抹布鞋、凿子、锤子、钢丝刷、腻子刀、台称、水桶、称料桶、拌料桶、手提式电动搅拌器、剪刀、圆滚刷、油漆刷等6、操作工艺6.1工艺流程6.2工艺操作要点A.基层处理:施工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如基层太干燥,应在基层表面撒水湿润,使墙体基层内部水分饱和,表面较干,然后进行验收,满足基层要求的规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B.节点附加增强层处理:阴阳角、天沟、泛水、水落口、管根部位等节点细部构造处应先进行处理。
C.裂缝处理:对于小于0.4mm且裂缝不穿透的裂缝,可在裂缝裂缝处打V型槽,宽约1.5mm,深约1.0mm,清洗干净槽部位后,喷涂一道抗渗灵,而后再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修补恢复结构平整。
D.涂布防水涂料:立面施工时,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与水采用10∶3.5~3.8的比例进行调配制成膏状材料,用滚筒或刮板进行滚涂或刮平,要求涂刷均匀,不得有漏涂现象。
立面墙体施工分两遍涂刷完成,第一遍涂刷完成后,应间隔2~4小时(具体时间控制按现场温度、通风条件、基层湿度等因素决定)再涂刷第二遍,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厚度。
对于7#~9#楼的地下室部分,地下一层立面施工至与地下一层板交接的阴角相距15cm处,待立面验收合格后再行施工阴角部分,阴角部分的施工应与原施工的部分进行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cm,地下一层板的涂刷宽度不得小于10cm;对于地下二层立面,可与底板一起施工,底板施工时应转上立面50cm。
顶板的施工可与立面施工一致。
对于底板的施工,由于是在平面施工,因而施工遍数采用一遍即可完成。
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对于底板的施工,决定先放出墙体的位置,而后施工该墙体部位下的防水及相对的外墙立面,并留出足够的搭接宽度,并对该部分的防水先进行检验批验收。
待墙体施工完毕后,再对每个开间进行整体防水施工。
防水涂料总厚度控制在1mm,且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应控制在1.2~1.5kg/m2。
E.养护:施工完毕后,当涂层凝固到不会被喷洒水损伤时,即可及时喷洒水或覆盖湿麻袋、草帘等进行保温养护,但不能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薄膜,养护时间不得少于5天,5天以后即可形成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
F.检查、修整、验收。
6.3特殊部位增强处理地下室顶板与外墙内侧立面交界处、外墙内侧立面与底板或地下一层交界处的阴角部分应用砂浆找圆,半径为50,做法如图1,待立面施工完毕后,对该节点进行处理,完毕后再施工下道工序;对于地下室穿墙管的做法应按图2进行施工;当施工需要留槎时,施工的接槎应大于等于10cm,详图三。
7、制定管理目标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我司的实力,公司决定投入一批富有施工经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具有强烈质量意识的项目班子,同时抽入足够的机械、周转料和资金力量,确保“优质、高速、文明、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具体确定以下目标。
7.1质量目标:合格等级。
为了便于质量控制,加强管理,我司制定本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各项试验合格。
7.2工期及形象进度:按业主要求及时配合进度施工。
7.3文明施工目标:现场施工环境符合福州市环保、消防、监察、劳动、公安等有关部门的要求,搞好文明施工。
8、制定项目管理体系及明确职能部门的岗位责任8.1项目体系组成: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各作业班组8.2职能部门的岗位责任:A.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工作。
其中包括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劳力、文明施工、机械、后勤等管理岗位的落实和考核,协调内、外部及各岗位之间的关系,生产形象进度及成本控制等。
B.技术培训组负责各岗位进场前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工作。
C.质量管理组负责日常的质量监督与检查,对报检前的把关复核。
D.安全管理组负责日常的施工安全工作的布置与检查。
E.文明施工组负责文明施工的检查。
F.机电组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的保养、维修。
G.材料组负责对现场材料的质量监检。
H.施工班组认真执行以上各组下达的任务。
9、质量验收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9.1 主控项目1)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2)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2 一般项目1)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3)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割取20mm×20mm实样卡尺测量。
4)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注意事项10.1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A.对施工照明用电应有可靠的防漏电、防触电保护措施;使用电动工具应采用安全防护措施;B.有机溶剂及可燃性材料应严禁烟火接近;C.加强排风措施,防止有机溶剂中毒;D.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若需用手掺拌干粉或湿料时需戴胶皮手套,万一溅入眼睛,必须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到医院诊治;10.2 质量通病防治A.施工必须在砼结构或牢固的水泥砂浆基面上进行,不要直接用于粉灰层表面;B.先处理渗漏点、缝、面,再进行大面积防水施工;C.要确保涂层厚度与施工推荐用量;10.3产品保护A.产品应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贮存和运输温度应在5℃以上;B.施工温度宜5-35℃,严禁在雨天或雪天施工,五级风以上天气不得施工;C.运送、放置施工机具和料桶时,应在已施工的涂膜层上放垫油毡或纸板;D.施工人员必须穿干净软底鞋,鞋底不得粘有砂子、碎石屑等尖锐杂物,以免将涂层弄脏和刺破;E.穿过地面、墙面等处的管道根部、地漏等不得碰损、变位;以免涂刷防水涂料后再返工;F.地漏、排水口、变形缝等处应保护畅通,施工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基层积水或污染而影响涂料涂刷的施工质量;G.施工完成后48小时内避免雨淋和人行踩踏;H.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