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 ________用非同步电除颤,室速、室上速用________。
(室颤同步电复律)2.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常见表现形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其中最轻的一种是________。
循环系统疾病并引起的呼吸困难最常见病因是________。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3.慢性心衰的基本病因包括_______和_______。
(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4.急性心衰以_______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_______。
(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5.氢氯噻嗪属_______利尿剂,氨苯碟啶属_______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排钾保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6.急性肺水肿病人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_______。
(咳粉红色泡沫痰)7.心律失常按其发生的原理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病机制是_______。
_______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检查技术。
(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折返 ECG)8.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ECG特点是P-R间期_______。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发作是,首选_______治疗。
(>0.20s 心脏起搏)9.房颤病人体检的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10.冠心病的五种类型:无症状心肌缺血、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猝死。
(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11.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的典型ECG特点为: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的________、________、T波倒置。
(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宽而深的Q波)12.ACS包括________、 ________及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3.心力衰竭的发生常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除体力过劳和情绪激动外,常见诱因有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
14、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以_________为主的综合征。
(体循环淤血)二、单项选择题1.循环系统疾病引起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病因为A.左心衰B.右心衰C.心包炎D.心肌炎E.心脏压塞2.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为A.左心衰B.右心衰C.渗液性心包炎D. 缩窄性心包炎E.心脏压塞3.可引起左心室前负荷过重的疾病是A.高血压B.主动脉瓣狭窄C.二尖瓣关闭不全D.肺动脉高压E. 肺动脉狭窄4. 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加的疾病是A. 二尖瓣狭窄B.高血压C. 肺动脉狭窄D. 二尖瓣关闭不全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引起心衰最常见的诱因是A.呼吸道感染B.房颤C.劳累D.情绪激动E.输液过快6.以下哪项不属于左心衰的表现A. 呼吸困难B.恶心呕吐C.疲乏无力D.咳嗽、咳痰E.咯血7. .以下哪项不属于右心衰的表现A.双下肢水肿B.发绀C.颈静脉怒张D. 咳嗽E.肝大8. 左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端坐呼吸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C.刺激性干咳D.心源性哮喘E.劳力性呼吸困难9.心衰病人使用利尿剂是应特别注意A.心率变化B.血压变化C.电解质变化D.肾功能变化E.肝功能变化10.目前地高辛用于治疗心衰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A.维持量法B.大剂量冲击疗法C.隔日疗法D.顿服法E.小剂量疗法11.以下哪种情况最适用于选用西地兰A.心衰伴快速房颤B.急性心衰C.慢性心衰加重D. 快速房颤E.室上速12.以下哪项不是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常用检查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动态心电图D.肺功能检查E.X线检查13.给病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应测量A.体温B.脉搏C.呼吸D.血压E.体重14. 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A. 恶心呕吐B.视物模糊、黄视C.心律失常D.血药浓度增高E.心衰15.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为A.普罗帕酮B.维拉帕米C.胺碘酮D.心得安E.苯妥英钠16.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机制是A.自律性增高B.折返C.触发活动D.阻滞及干扰E.冲动形成异常17.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房颤B.病窦C.期前收缩D.房室传导阻滞E. 室上速18.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是A.利多卡因B. 苯妥英钠C. 普罗帕酮D. 胺碘酮E. 维拉帕米19.以下那种心律失常病人听诊心律绝对规则A. 室上速B. 房颤C. 房扑D. 期前收缩E. 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20. 以下关于心房颤动临床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B.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C.短绌脉 D.奇脉 E.心房内易形成血栓21.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A.急性心肌梗死B.心肌病C.心肌炎D.洋地黄中毒E.电解质紊乱22.慢性心房颤动的常见并发症是A.阿-斯综合症B.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动脉栓塞D.感染性心内膜炎E.肺炎23.下列哪项心律失常采用机械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可能终止发作A.频发室性期前收缩B.房室传导阻滞C.心房颤动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4.胺碘酮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转氨酶升高B.胃肠道反应C.甲亢D.肺纤维化E.心律失常25.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PR间期超过A.0.11S b.0.12s C.0.20S D.0.40s E.0.32s26.心脏骤停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的是A.心脏停搏B.心室停顿C.心室扑动或颤动D.室性心动过速E.无脉性电活动27.以下哪种药物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的病人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酰胺C.溴苄胺D.阿托品E.心律平28.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A.高血压B.血脂代谢异常C.年龄D.性别E.肥胖29.冠心病具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手段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运动负荷试验D.放射性核素检查E.冠状动脉造影30.典型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人胸痛症状鉴别最重要的是A.疼痛的部位B.疼痛持续时间C.疼痛的性质D.疼痛的放射部位E.疼痛时伴随的症状31.心绞痛发作时最重要的缓解方法是A.立即到医院就诊B.立即含服硝酸甘油C.减少饮食摄入量D.吸氧E.避免情绪激动32.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优先考虑的护理诊断/问题A.疼痛B.活动无耐力C.知识缺乏D.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E.焦虑33.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区别在于A.发病诱因不同B.疼痛部位不同C.疼痛性质不同D.疼痛持续时间不同E.发病机制不同3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首要的护理诊断/问题通常是A.睡眠形态紊乱B.自理缺陷C.疼痛D.知识缺乏E.有便秘的危险3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使用尿激酶的作用在于A.控制心源性休克B.减轻心脏负荷C.溶解冠脉内血栓D.促进心肌细胞代谢E.消除心率失常36.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是A.胃肠道症状B.胸痛C.心律失常D.心源性休克E.心力衰竭37.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常见的致死病因是A.室性心律失常B.心源性休克C.急性心力衰竭D.心脏破裂E.室壁瘤38.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第一个24h不主张应用A.洋地黄制剂B.B受体阻滞剂C.吗啡D.ACEI类E.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39.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下列哪种情况不考虑溶栓治疗A.高血压危象B.同时伴有两个部位的心肌梗死C.腹部手术后半年D.高血糖E.高血脂40.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最有效的药物是A.地西泮B.硝酸甘油C.吗啡D.消心痛E.阿司匹林41.心肌梗死病人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表现出下列哪种情况应鼓励病人进入高一个阶段的运动水平A.心率较运动前增加小于10次/分B.运动后出现胸痛C.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D.运动过程中伴有轻度头晕症状E.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1mV42.某心脏病病人轻体力活动时无症状,但较重体力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病人的心功能状态是A.心功能1级B.心功能2级C.心功能3级D.心功能4级E.3度心衰43.男性,20岁,学生,主诉心慌,心电图:提前出现形态异常的QRS波群,时限0.12s,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其前无相关P波。
该病人的心电图诊断为A.房性期前收缩B.室性期前收缩C.房性心动过速D.预激综合症E.心房颤动44.洋地黄中毒多见的心律失常是A 室上性心动过速B 心房纤颤C 室性早搏二联律D 房室传导阻45.应用()药物时,应注意避光。
①静脉点滴硝酸甘油②静脉点滴青霉素③静脉点滴苄胺唑啉④静脉点滴硝普纳46.正常窦性心律速率为()。
①45次/分—60次/分②100次/分—160次/分③60次/分—100次/分④ 〉160次/分47.窦性P波在哪一导联倒置:A.Ⅰ B.Ⅱ C.Ⅲ D.avR E.avF48.心绞痛发作时绝大部分病人心电图可出现( )A.T波低平B.ST段压低C.宽而深的Q波D.PR间期延长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三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1.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为()。
①连续3个以上的室上性早博②节律在160—220次/分③节律齐④QRS波群时间<0.10秒⑤有继发性S-TT改变2.用洋地黄过程中出现哪些需立即停药A 尿量多,体重减轻B 肝脏缩小C 明显视力模糊D 室早呈二联律E 房颤转为规律心律,心率70次/分钟3.β受体阻滞降压作用的机制是A、减弱心肌收缩力B、减慢心率C、利尿作用D、抑制肾素释放 E、阻滞Ca离子内流4.以下哪些心电图表现符合心房颤动A P波消失,代之以f波B QRS波形态正C 房室呈2:1或3:1 DRR间期绝对不常 E R—R间距不等,呈周期缩短,然后脱落四、名词解释1.心律失常2.心力衰竭3.冠心病4.心肌梗塞五.简答题1.简述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①病情观察(0.5分)②绝对卧床休息(0.5)③饮食护理(0.5分)④吸氧、止痛(1分)⑤排便护理(0.5分)⑥心电监护的护理(0.5分)⑦心理护理(0.5分)2.试述洋地黄制剂的毒性反应及其中毒的处理。
毒性反应有:①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1分)②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视觉改变(1分)③心脏方向反应,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为主(1分)④洋地黄过敏反应(1分)中毒处理:①停用洋地黄(1分)②补充钾盐(1分)③停服排钾利尿利(1分)④纠正心律失常:除补钾外,可用苯妥英纳和利多卡因(1分)病例分析题1.患者,女,62岁,高血压病史15年。
零晨2点突然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出汗多,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急诊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