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课程教案主页第一节:人格的基本理论一、人格概述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样子: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笑口常开,等等,这些不同的特征就是不同个体之间人格的差异。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内涵心理学所谓的人格,通俗的说就是个性。

它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人格的特征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

概括起来,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

个体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

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毫无相同之处,人格既不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行为风格等相同的方面,即人格的共同性,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

因此,人格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2.稳定性和可塑性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有很强的可塑性。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是人格稳定性的体现。

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人格的可塑性,也是个体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条件。

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正体现了人格可塑性的一面。

人格是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3.整体性与统一性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虽然由多种成分和特质组成,但这些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统一性。

(当一个人的在所思、所言、所行等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是,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否则,可能会出现人格缺陷,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4.社会性与功能性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每个人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风格,并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由此才能形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并在不断的适应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成就,甚至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的成败,这就是人格的功能性。

(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愈挫愈勇,永往直前,懦弱者则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人格的结构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

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气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它受个体生理基础的制约,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分。

气质的这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如言语、知觉、思维的速度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灵活性及心理倾向性和指向性上(如内向、外向等)。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人格与健康的四种可能性关系:•疾病导致人格变化•人格通过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健康;•人格直接导致疾病•人格通过生理变量影响健康比如说: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存在着偏执、敏感多疑、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等多方面的不良人格特点,导致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心理不健康的特点都是由人格缺陷引起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2.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3.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4.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5.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

大学生应该参照上述健康人格的主要特征,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出发,树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并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获得良好的情绪调控、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能力,以健康、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生活,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节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一、健康人格的内涵:一般来讲,健康人格是相对于现实人格和病态人格而言的,是人们在自己心目中塑造出的人格典范,是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者认为,健康人格意味着视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而不受控于他人;表现出“存在的勇气”,能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信仰,并勇于承担行为后果,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视自己的生命及如何看待生命为“自己的责任”。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2.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3.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4.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5.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

大学生应该参照上述健康人格的主要特征,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出发,树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并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获得良好的情绪调控、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能力,以健康、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生活,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大学时代是人格发展、完善的最佳时期,也是人格定型的关键期。

因此,大学生应抓住机遇,通过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渠道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

其中,个人层面是大学生塑造自己健康人格的核心,因此,大学生必须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1.正确认识自我要正确认识自我,必须认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只要留心,大学生都能看到真正的自我,都有可能会慢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和局限,进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即将为之付出的努力,不会因高估或低估自己而产生困扰。

2.提升需求层次大学生应注重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情感等需要之后,必须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努力奋进,争取自我实现,进而体会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

3.学会情绪管理大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放松、宣泄、升华、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实现情绪管理。

4.磨练顽强意志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

凡有成就的人都有极顽强的意志品质。

顽强的意志品质也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经常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鼓舞、自我监督等。

坚持到底,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品质。

5.养成良好的习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性格,而性格的本身就是各种不同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事风格就代表了他的人格特质。

生活中的各种习惯一旦养成,也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因此,习惯决定性格。

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再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塑造自己健康的性格。

比如说:早上不睡懒觉,每天读一篇英文故事等等。

良好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性格也就形成了,健康的人格也就塑造成功了。

6.掌握适度原则人格塑造过程中应把握辩证法,掌握好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把握人格优化的适度原则,应做到: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勇敢而不鲁莽,果断而不冒失,稳重而不犹豫,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等等。

7.建立和谐关系人格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集体、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格是在行为中表现的,健康人格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得更明显。

比如说:有的大学生因人际关系不和谐,经常会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这就是由于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和人际关系背后的人格缺陷造成的。

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从多层次着手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

人格完善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就不会出现不和谐现象。

所以说:塑造健康人格和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8.强化主观努力大学生对自己要求要严,改变的决心要大。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大学生都需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气概,用积极的行为,坚定信心,强化主观努力,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

9.重视身边小事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其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例如:某个人有刷牙、梳头、洗手、勤换衣服、常剪之间等习惯,就反映了他具有“整洁”这一人格特质。

因此,优化人格要从身边眼前的小事做起。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只有以水滴石穿的精神,时时注意,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不良个性品质。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身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无形中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差等弱点,很多大学生有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只要意识到健康人格的意义和价值,用心感受,积极行动,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就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快乐的生活。

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偏差与调适一、懒惰拖拉及其调试•处于懒惰状态的大学生也常以此感到内疚、自责、后悔,但又觉得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往往想得多而做得少,缺乏毅力所致。

•要克服懒惰,应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自己对自己负责,振作精神,“起而行之”,从日常小事做起,并努力做到不给自己找借口,不原谅自己的偷懒,力争今日的事今日毕,多与人交往,多关心外部世界,多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而做到这一切,有一个坚定而有价值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

二、狭隘虚荣及其调适狭隘即常说的“小心眼”,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凡是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挑剔、嫉妒。

大学生克服狭隘的人格:第一:要学会宽容,生活中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正确对待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第二,要开阔心胸,拓展视野。

虚荣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具有普遍性。

虚荣心强的大学生一般情感脆弱,多愁善感,过分介意别人的评论与批评,与人交往时总有一种防御心理,常常千方百计地抬高自己的形象,虚夸真实自我的魅力。

大学生要克服虚荣的这种人格弱点:第一:必须认识清楚虚荣心带来的危害。

第二,要分清自尊和虚荣的界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