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学案: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学案: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Word版含答案

第17讲中国的自然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及土地资源[读图思考](1)图中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环境特征的关系。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1)总量大,种类多。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资源相对短缺——人口众多。

(3)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

(3)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4)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3.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1)主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乱垦耕地、土地污染等。

(2)措施: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读图思考](1)影响图中河流径流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河流径流量的多少与水能蕴藏量有怎样的关系?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2)时空分布不均,表现为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1)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

(2)地区分布不均,按地区来说,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按河流来说,长江流域最丰富。

(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4)开发利用率低。

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读图思考](1)图中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2)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对开发利用有何影响?[读图思考]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何规律?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1.能源矿产(1)煤炭:储量丰富,产量第一;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以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为主。

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2.(1)铁矿: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多。

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

海洋资源[读图思考](1)我国著名的盐场及其晒盐的条件。

(2)我国沿海盆地矿产资源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1.基本特点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2.主要类型及特点(1)多样的生物资源B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主要位于长江口附近,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2)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

(3)巨量的化学资源海盐生产⎩⎪⎨⎪⎧北方:A 长芦盐场南方:C 莺歌海盐场3.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开发利用程度低,海洋灾害频繁、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1.读中国主要耕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B 所表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2)A 、B 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这条分界线与我国一月平均气温______℃等温线及________mm 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气候上看,B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带),__________(干湿区)。

(4)从地形上看,我国三大平原都是耕地的集中分布区,其中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平原以旱地为主,__________平原以水田为主。

(5)从A、B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答案:(1)旱地水田小麦水稻(2)秦岭—淮河0800(3)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4)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5)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2.读中国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B类型土地主要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3)A类型土地在我国土地利用构成中所占的比重__________,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4)A类型中④⑤所在地区主要分布的是__________林,①②③所在的地形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林地草地(2)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3)较小东北西南(4)经济(人工)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内蒙古()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解题指导]第(1)题,甲省级行政区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于60%,远远超过内蒙古和贵州,可排除川、滇两省级行政区,B、C错;西藏的牧草地面积远多于居民点和工矿用地,D错。

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河流稀少,水能资源贫乏,A错;受降水由东向西递减的影响,内蒙古植被从东到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B正确;应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而不是因为地势平坦就大幅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加之内蒙古地理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C错;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虽然比黔少,但其土地面积远大于黔,因而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不比黔少,D错。

[自主尝试](1)A(2)B下表示意我国某区域1996-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单位:公顷)。

读表回答1~2题。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C.草地退化严重D.生态环境改善明显2.该区域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青藏地区D.华北地区解析:第1题,直接根据表格信息分析,没有关于该地区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而资料反映该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林地面积不断扩大,而牧草地面积不断缩小。

第2题,该区域以草地面积最为广阔,耕地比重较大,而林地比重较小,故判断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答案:1.C 2.A3.下图是我国煤、铁、石油、铜的部分矿产分布图(每幅图表示其中一种矿产),其中矿产名称和图序相符的是()A.①煤、②铁、③石油、④铜B.①煤、②铜、③石油、④铁C.①石油、②铁、③煤、④铜D.①石油、②铜、③煤、④铁解析:选B。

图①中矿产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因此为煤炭资源。

图②中矿产分布于南方地区,以云南、江西等省集中,应为铜矿。

图③中矿产集中分布于华北、东北平原,为石油资源。

图④中矿产集中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四川、安徽等省,为铁矿资源。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4~5 题。

4.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5.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解析:第4题,A选项北方水土资源搭配应该是水少地多,B选项我国人口重心应该在南方地区,C选项耕地面积应该是南方少于北方。

只有D选项正确。

第5题,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大的根本原因。

答案:4.D 5.B我国的能源资源我国能源的利用现状、短缺原因及其解决措施1.能源利用现状(1)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地区分布不平衡。

(2)能源消费不合理,以煤为主,且单位产值耗能高,使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大,难控制。

(3)能源需求增长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能源短缺原因(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2)我国能耗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的现状。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

(5)我国缺少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

(6)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较大。

3.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2016·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题指导](1)考查常见能源的特征,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别”二字,即风能要分别与煤炭和水能进行比较,得出其优势。

(2)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自然条件”,即只能从自然因素入手分析。

风力发电对风电场面积、风能密度等要求较高。

分析时应结合瓜州的地形、气候及可利用土地等进行考虑。

(3)可从需求、交通、市场及距离、资金和技术等角度考虑。

(4)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由此可以看出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主要是为了避免风电不稳定而导致的电力不稳的情况。

[自主尝试](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2019·合肥模拟)下图为我国2011年和未来新能源产业装机目标(预测)示意图(单位:kW),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推测,自2011年至2020年()A.核电装机容量净增数量最大B.太阳能装机容量增长倍数最高C.风电装机容量所占比重上升D.三者装机容量和比重均有上升2.上图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变化()A.降低我国生产单位能耗B.降低煤炭使用,火力发电减少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增加大气污染,降低环境质量3.我国内蒙古高原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富集地区,其开发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常规能源缺乏,能源市场广大B.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C.技术成熟,政策、资金支持D.气候干旱,冬季风力强劲解析:第1题,从图中三种新能源装机容量数值变化可知,未来新能源装机容量均上升,其中风电装机容量净增数量最大,但其所占比重下降;太阳能装机容量虽然所占比重和数量较小,但其增长倍数最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