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子蒸馏
降膜蒸馏装置
可以实现连续化操作,但会产生局部过热, 绝压只能在2kPa以上。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分子蒸馏装置
特点:a)内冷 装置,b)冷凝面 与蒸发面的距离 为几毫米至几厘 米,一定的操作 条件下,小于轻 分子的运动平均 自由程,c)真空 度很高,绝压在 0.1~100Pa之间。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进料温度对蒸馏效率的影响 进料温度对膜表面温度的影响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进料温度对蒸馏效率的影响 进料量对膜表面温度的影响
进料预热 到或接近 稳定条件 下的液膜 表面温度 是有利和 有效的。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惰性气体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惰性气体浓度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当pN2 =
pA0
XA
pB0
X
分子蒸馏技术
授课教师:计建炳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目录
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技术发 展简介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及特点 分子蒸馏技术的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分子蒸馏过程流程及设备 分子蒸馏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茶树油的分子蒸馏精制 异构反应-分子蒸馏分离合成O,S-二甲基
参数模型
L 加热面长度; v 刮板速度;
停留时间: f (L, v, , , G) 物料粘度; 周边持液量;
停留时间一般在10~25 s。
G 产量。
蒸发速度: W 1.384 102 p0 M
T
W 蒸发速度,g/(m2 s); p0 在T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Pa; T 蒸发温度,K;
m / cm 0.0056 0.056 0.56 5.6 56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及特点
特点 a) 轻、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必须要有差异,
越大越好;b)蒸发面与冷凝面间距必须小于 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c)操作压力一般在 0.4~40Pa之间。
优点 a)操作温度低;b)受热时间短;d)分离
程度及产品收率高;e)产品品质高;f)产品 能耗小。
W 15.8 pM T
M 摩尔质量,kg/mol.
近似公式 p 蒸气压力,Pa;
M 相对分子质量。
p 0.13Pa,T 368K时,硬脂酸的W 1.58kg/(m2 h)
参数模型 : E 10 p C
C 分解因子,在0.1Pa以内为1。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及特点
分子蒸馏与常规蒸馏的区别 分子蒸馏的相对挥发度
p1 p2
M2 M1
M1 轻组分相对分子质量; M2 重组分相对分子质量; p1 轻组分的饱和蒸气压,Pa; p2 重组分的饱和蒸气压,Pa;
常规蒸馏的相对挥发度(理想溶液)
p1
p2
因M 2 M1, 故
分子蒸馏更易分离 物质,并且得率高。
硫代磷酰胺 分子蒸馏技术提纯芥酸 分子蒸馏提取天然VE 间二甲苯和间甲基苯甲酸分离提纯工艺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真空间歇蒸馏
缺点:蒸发液面厚,停留时间长,真空 度低(绝压大于5kPa),加热温度高。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简介
酸、二聚脂肪酸、异氰酸酯加成物、辣椒红色 素、角鲨烯芳香油提纯等工业过程。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及特点
基本原理
平均自由程:m vm / f
式中:
d2p
f 2 vm kT
d 分子有效直径 p 分子所处空间压力 T 分子所处环境温度 k 波尔兹曼常数
m
k T
2 d2 p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及特点
(1)温度低, 实际分离度接 近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分离度;
(2)温 度 高, 实际分离度远 离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分离度, 此时传质阻力影响比传热阻 力影响大得多;
(3) 接 触 时 间 长 , 分 离 度 低 。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热量和质量传递阻力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初始温度与分离度的关系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热量和质量传递阻力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不同组分对分离度的影响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热量和质量传递阻力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无传热阻力或传质阻力下初始温度对
分离度的影响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热量和质量传递阻力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接触时间与分离度的关系
概率 公式
F 1 e /m
分子运动自由程大于平均自由程m时
的概率为:1 F em /m e1 36.8%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及特点
影响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因素
T ,m ; p ,m ; d ,m
以空气(d空气 3.1110-10m)为例:
p / mmHg 1.0 10-1 10-2 10-3 10-4
蒸发效率的影响因素
a)蒸发效率随系统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b)蒸发效率随冷凝面冷凝温度的增高 而降低; c)蒸发效率随蒸发面与冷凝面的间距增大而降低 ; d)蒸发效率随蒸发面与冷凝器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进料温度对蒸馏效率的影响 液膜厚度随进料温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发展史 1922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套实验用分子蒸馏装
置,用于水银同位素的分离 20世纪30~60年代,日、英、美、德、法及前
苏联均有多套大型工业化装置投入使用。 我国80年代末期引进生产线,用于硬脂酸单甘
油酯的生产。 90年代初对分子蒸馏技术进行研究。 目前已用于精制鱼油、天然维生素E、α-亚麻
时,蒸馏速率决定于扩散速率。
B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惰性气体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蒸发器与冷凝器不同间距时,惰性气体的影响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惰性气体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蒸发温度不同时,惰性气体的影响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惰性气体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冷凝温度不同时,惰性气体的影响
惰性气体是影 响传质效率的 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进料前 对料液进行必 要的脱气处理, 更要防止设备 漏气。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
参数模型
液膜厚度:
m
3
3
2 Re g
混合液运动粘度/,cm2/s;
Re 雷诺数; g 重力加速度,cm/s2;
适用范围:Re<400
一般分子蒸馏装置内液膜厚度为: 降膜式 0.05~0.3 cm 刮膜式 0.01~0.05 cm 离心式 0.005~0.025 cm
参数模型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