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二

实验二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
院系:物电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
班级:1412
学号:171408129
姓名:施贤达
实验二、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掌握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
振动源、低频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压电传感器模块、移相检波低通模块
三、实验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压电陶瓷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式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压电陶瓷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陶瓷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压电传感器已安装在振动梁的圆盘上。

2.将振荡器的“低频输出”接到三源板的“低频输入”,并按下图19-1接线,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低频幅度到最大、低频频率调到适当位置,使振动梁的振幅最大(达到共振)。

3.将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到压电传感器模块的输入端U i1,用上位机观察压电传感器的输出波形Uo。

图19-1
五、实验报告
1.观察并记录压电传感器在谐振时的输出波形Uo
2. 改变低频输出信号的频率,记录振动源不同振幅下压电传感器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幅
六、实验结果分析
1.压电传感器在谐振时的输出波形Uo
2.幅度-频率曲线
系统的共振频率为6Hz。

分析:
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

原理:某些物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加力而使其变形时,在一定表面上将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压电式传感器大多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制成的。

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又称电致伸缩效应。

用逆压电效应制造的变送器可用于电声和超声工程。

压电敏感元件的受力变形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体积变形型、厚度切变型、平面切变型 5种基本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