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护理安全管理ppt陈秀锦2014.10
护理安全管理ppt陈秀锦2014.10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1.护士缺乏“慎独”精神,法律意识淡薄
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 知识教育 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性的法律 问题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一是在接待病人时 说话不谨慎,与患者沟通交流 时态度冷淡,语言生硬,不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使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 不规范,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 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纠纷。
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8.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在为患者操作时,未能主动与患者沟通 为大手术患者护理时,不能主动适应患者需要 未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 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 病人有需要时不能及时到床边
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
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静脉输液患者有液体外渗、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的危 险 对静脉输液患者应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 告诉患者穿刺部位有红肿、疼痛应及时按呼叫器 (护士应加强巡视) 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应及时停止输液,并根 据病情配合医生进行观察处理。 必要时留存液体和输液器送检验科检验。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10.其他因素
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 医院生存的环境也不令人满意。对护理安全有直接 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院内感染、烫伤、跌倒与坠 床、输液渗出及坏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留 陪
床
栏
坠
床栏+家属
床
保护性约束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热水袋 的使用 热水瓶位置 护士指导
烫伤
班班交接 水温﹤50℃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地面滑
穿鞋大小
衣裤长短
行走困难
患者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安全宣教
锁楼梯 侧门
钱物丢失
随身携带
可疑者 询问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小儿受伤或走失
家属 24小 陌生 利器 安全 时陪 人看 刀剪 暖瓶 护栏 护 宣教 护
5.解决人力资源使用不合理,护士超负荷工 作问题
采取科学管理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 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 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 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 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安全 工作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在实施护理行为的过程 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和纠纷。 差错源于细节,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使各种 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满足病人要求,使病人得 到安全可靠的护理。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2.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2.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 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 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有一家医院,一位高年资护士,是科里的业务骨干, 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可是,有一次她带病坚持工作,加之工作繁忙、她 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执行一病人的医嘱时,由于头 脑昏沉,将针打错,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1.转变观念,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法 律意识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 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 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经常 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 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病人 的护理安全质量。
每月开1次差错、事故分析会,鼓励护士谈经验教 训,而不是批评、惩罚,做到只对差错不对个人和 科室,本着“重原因,轻结果”的原则,分析差错 发生的原因,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不安 全事件的发生。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3.注重护理工作关键环节的控制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工作岗位, 根据护理级别,按时巡视病房,对小儿、躁动、昏 迷、老年患者,严防坠床、烫伤、跌伤、压疮等,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加强病人的管理,严格执行陪伴探视制度,病人一 律不准在外留宿 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情况,对有精神症状和自伤念 头的患者必须留陪护人员,并采取做好心理护理, 避免发生意外。
陈秀锦
2014.10.27
◆内
容
◆护理安全的概念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病房及病房药品安全的防护
前
言
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人 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近 年来护理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提高全体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设备带无电源 抢救用物准备不齐全 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用后未及时清点及补充 (缺接线板) 抢救 仪器无定时检查及保养 专人管理但只是流于 形式
影响抢救工作开展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9.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 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对各类紧急情况 应有应急预案。为确保病人的安全,病人入院后护 士即应根据病人的病情,结合病区环境做出初步评 估。科室必须健全对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 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前
言
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强化 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才能消除护理隐患, 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有效保障病人安全,从 而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护理安全的概念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
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 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 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比较顺利地达 到治疗效果。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 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 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二是法律意识淡薄,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及时、 不规范、不严谨, 例如:医生和护士的记录不一致, 死亡时间不统一,医生写一个时间,护士写的又是 一个时间,一旦打起官司,肯定败诉。这就要求护 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法律约束自身的 行为,避免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不请假外出 或老年痴呆 病人 出现意外 或丢失
留取联系 安全宣教 外出请假 方式
巡视
陪护
管理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留置导尿患者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
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 更换引流袋(抗返引流引流袋一周一换) 长期留置导尿者根据尿液PH值的大小定时更换尿管 (分为高危堵塞类(PH>6.8)和非堵塞类(PH<6.7)二 种,一般高危堵塞类一般2w更换一次,非堵塞类一 般4w更换一次。)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围绕如何有效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分 析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使护士认识到护理 工作的风险性;增强护士自律及依法护理的意识, 使护士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 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 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4. 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未能严格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执护理核心制度 未能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 特级、一般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病房或及时巡 视病房而无记录
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有感染的危险
烧伤病房减少探视人员 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 房间每天通风至少2次
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患者手术时间过长,长时间被动体位 大小便失禁者要及时处理 更换浸湿、污染的被褥 皮肤用温水擦洗干净,使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严重水肿患者睡气垫床 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 按时给予翻身,使用气垫床、海绵垫或气圈,床垫 平整、清洁,无皱褶,无碎屑 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或按需翻身),扣背一 次,预防或已发生压疮者建议使用压疮护理产品, 如透明贴、溃疡贴,压力贴等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 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 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使用不熟 练
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7. 缺乏责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
护理人员未能主动巡视病房 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 随意简化操作程序 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5.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
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对病人的跌倒风险评估不 客观 告知疾病相关知识无针对性 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刮、涂、黏现象,记录不及 时、不准确、不全面 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 无资质护士代老师签名现象
为以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6.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
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 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发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 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 行重点讲评分析。如:将高危药品固定放置,并有 醒目标识。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 机处理方案,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 制定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