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必修二 8.5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教案+练习)

新必修二 8.5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教案+练习)

8.5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能熟练应用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与直线平行基本事实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a b ,////b c a c ⇒.基本事实4说明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都适用.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要点二、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a α⊄、b α⊂,//a b //a α⇒.要点诠释:(1)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直线a 在平面α外,即a α⊄;②直线b 在平面α内,即b α⊂;③直线a ,b 平行,即a ∥b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结论就不一定成立.(2)定理的作用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转化为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也就是说,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只要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要点三、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符号语言:若//a α,a β⊂,b αβ=,则//a b .图形语言:要点诠释: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简述为“若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可以用符号表示:若a ∥α,αβ⊂,,则a ∥b .这个性质定理可以看作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 与b 平行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直线a 和平面α平行,即a ∥α;(2)平面α和β相交,即b αβ=;(3)直线a 在平面β内,即a β⊂.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应用这个定理时,要防止出现“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就平行于这个平面内一切直线”的错误.要点四、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若a α⊂、b α⊂,,且//a β、//b β,则//αβ.要点诠释:(1)定理中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必须是相交的.(2)定理充分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思想,即把面面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可概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要点五、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符号语言:若//αβ,a αγ=,b βγ=,则//a b .图形语言:要点诠释:(1)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也是线线平行的判定定理.(2)已知两个平面平行,虽然一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但是这两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并不一定相互平行,它们可能是平行直线,也可能是异面直线,但不可能是相交直线(否则将导致这两个平面有公共点).要点六、平行关系的综合转化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有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这三种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证明平行关系的综合问题需灵活运用三种平行关系的定义、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有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可按下面的口诀去记忆:空间之中两直线,平行相交和异面.线线平行同方向,等角定理进空间.判断线和面平行,面中找条平行线;已知线和面平行,过线作面找交线.要证面和面平行,面中找出两交线.线面平行若成立,面面平行不用看.已知面与面平行,线面平行是必然.若与三面都相交,则得两条平行线.【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与直线平行例1.如右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不共面的四边形称为空间四边形)中,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AC=BD ,求证:四边形EFGH 是菱形.例2.如右图所示,△ABC 和△'''A B C 的对应顶点的连线AA ',BB ',CC '交于同一点D ,且2'''3AO BO CO OA OB OC ===.(1)求证://''AB A B ,//''AC A C ,//''BC B C ; (2)求'''ABC A B C S S ∆∆的值.【总结升华】“等角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等角定理的类比推广,但平面几何中的“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推广到空间中就不成立.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地类比推广平面几何中的相关结论.在运用“等角定理”判定两个角是相等还是互补的途径有二:一是判定两个角的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必相等,若相反则必互补;二是判定这两个角是否均为锐角或均为钝角,若均是则相等,若不均是则互补.举一反三:【变式1】 已知E 、E 1分别是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AD 、A 1D 1的中点.求证:∠BEC=∠B 1E 1C 1.类型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3.已知AB ,BC ,CD 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E ,F ,G 分别是AB ,BC ,CD 的中点,求证:AC//平面EFG , BD//平面EFG .【总结升华】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顺序是:(1)在平面内寻找直线的平行线;(2)证明这两条直线平行;(3)由判定定理得出结论.例4.已知有公共边AB 的两个全等的矩形ABCD 和ABEF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P 、Q 分别为对角线AE 、BD 上的点,且AP=DQ ,如右图.求证:PQ ∥平面CBE .【总结升华】证线面平行,需证线线平行,寻找平行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O 是正方形1111A B C D 的中心,求证:1//AO 面1BC D .【变式2】 已知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E 、F 分别为AB 、PD 的中点,求证:AF ∥平面PEC.【总结升华】要证明直线和平面平行,只须在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了.注意适当添加辅助线,重视中位线在解题中的应用.【变式3】如右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BP=BC=2,E,F分别是PB,PC的中点.(1)证明:EF∥平面PAD;(2)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V.类型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例5.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AP 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总结升华】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解题的步骤:(1)确定(或寻找)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2)确定(或寻找)过这条直线且与这个平面相交的平面;(3)确定交线;(4)由定理得出结论.例6.如图所示,已知异面直线AB、CD都平行于平面α,且AB、CD在α的两侧,若AC、BD与α分别交于M、N两点,求证:AM BN MC ND=.【总结升华】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以把有的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内的平行问题,利用平行线截割定理,可以解决有关线段成比例或三角形的面积比等问题.在应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时,应着力寻找过已知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有时为了得到交线还需作出辅助平面,本例通过连接AD作出平面ACD与平面ABD,得到交线MQ和NQ.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a∥平面β,平面α平面β=b,求证//a b.类型四、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7.如右图,已知正方体ABC D —A 1B 1C 1D 1,求证:平面AB 1D 1∥平面BDC 1.【总结升华】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程序是:(1)在第一个平面内找出(或作出)两条平行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2)说明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3)由判定定理得出结论.例8.如右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E 、F 分别是棱A 1B 1、A 1D 1、B 1C 1、C 1D 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EFDB .【总结升华】应用判定定理时,一定要注意“两条相交直线”这一关键性条件,问题最终转化为证明直线和直线的平行.举一反三:【变式1】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123,,G G G 分别是△PBC ,△APC ,△ABP 的重心,求证:面123//G G G 面ABC .【变式2】 如右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D ,E 分别是BC 与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 1EB ∥平面ADC 1.【变式3】 已知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 ,M ,N 分别是''A D ,''A B 的中点,在该正方体中作出过顶点且与平面AMN 平行的平面,并证明你的结论.类型五: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例9.已知:平面α∥平面β∥平面γ,两条直线l ,m 分别与平面α,β,γ相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如图).求证:AB DE BC EF =.【总结升华】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判定两线平行的程序是:(1)先找两个平面,使这两个平面分别经过这两线中的一条;(2)判定这两个平面平行;(3)再找一个平面,使这两条直线都在这个平面内;(4)由定理得出结论.举一反三:【变式1】 已知面α∥平面β,点A ,C ∈α,点B ,D ∈β,直线AB ,CD 交于点S ,且SA=8,SB=9,CD=34.(1)若点S 在平面α,β之间,则SC=________;(2)若点S 不在平面α,β之间,则SC=________. 例10.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C ∈α,D ∈β,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CD 上,且AE CF EB FD=.求证:EF ∥β.【总结升华】(1)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问题,往往涉及面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解题时,要准确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灵活地运用相关定理来解决问题.如在本例的第二种情况:面面平行→线线平行→平行四边形→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2)由面面平行的定义可知,一个面内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行平面都没有交点,因而有面面平行的一个重要性质: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必平行另一个平面,如本例(2)中由平面EFG∥β得出EF∥β,便是这一性质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变式1】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点E在PD上,且PE∶ED=2∶1,问在棱PC上能否找到一点F,使BF∥平面AEC?试说明你的看法.类型六: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例11.如图所示,已知平面α∥平面β,AB与CD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B⊂α,CD⊂β.如果E,F,G分别是AC,CB,BD的中点,求证:平面EFG∥α∥β.【总结升华】(1)要善于对线线、线面平行的概念、判定和性质进行类比、探索、总结,特别要注意相互转化,使之统一.(2)要能够灵活地作出辅助线和辅助平面来解题,在作辅助线和辅助平面时,必须有理论依据,也就是要以某一定理为依据,切忌主观臆断,随意地作辅助线、辅助平面.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已知点P是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平面PBC∩平面APD=l.(1)求证:l∥BC;(2)MN与平面PAD是否平行?试证明你的结论.判定【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B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C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D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于同一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3.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m m n n ββ⎧⇒⎨⊂⎩;②//m n n m ββ⎧⇒⎨⎩与异面与相交;③//////m n m n α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