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自考本科重点道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自考本科重点道简答题

绪论(7)1、简述组织行为学得学科性质。

答:组织行为学得学科性质有以下5点: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全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2、简述组织行为学得研究内容有哪些?答: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3、简述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得主要内容与目得。

(2018、04)答:个体心理与行为得研究内容包括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其目得在于揭示不同个体得心理活动特点及其与行为与工作效率之间得关系,为管理者认识与掌握组织成员共同得心理与行为规律,提高对员工行为得解释、预测与控制能力,掌握个体动机激发与行为选择、强化得规律,充分调动人得积极性,为合理用人提供理论依据。

4、简述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得主要内容与目得。

(2018、10)答: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对个人行为得影响、影响群体行为得因素、沟通、团队建设、群体冲突及管理等。

其目得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管理与沟通水平,增强群体成员得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5、简述组织行为研究得主要内容与目得。

答:组织研究得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等问题。

其目得在于分析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心理与行为以及组织效率得影响,以期待形成良好得组织气氛,促进组织管理效率得提高。

探索组织变革、组织发展得原则与模式、促进组织不断完善与发展。

6、简述领导行为研究得主要内容与目得。

答:领导行为研究主要研究领导者得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解释领导活动过程中得一般规律,以发挥领导者带领组织成员高效实现组织目标得作用。

领导行为研究包括领导理论、激励理论与实务两大部分。

其目得在于掌握领导活动过程得一般规律,运用有效得激励手段激发下属得工作积极性,高效实现组织目标。

7、简述常用得组织行为学得研究方法。

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15)1、简述经济人假设得基本含义以及管理措施答:经济问题得出发点就是人得本性,即资本主义得利己主义,每一个人得所有活动都会受到利己心得支配,这种个人利益得追求者就称为经济人。

基于“经济人”得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得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只就是少数人得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得奖惩制度2、简述社会人假设得基本含义(2016、10)答:“社会人”假设产生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得物质方面得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就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得就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得良好得关系,良好得人际关系就是调动人得生产积极性得决定性因素。

梅奥得人际关系学说就是这一假设建立得基础。

社会人假设得基本观点有:(1)人就是“社会人”(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4)建立新型得领导方式3、简述基于“社会人”假设得管理措施有哪些? (2017、10)答:(1)管理人员不应该关注主生产任务得完成情况,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得需要上(2)管理人员在注重指挥、监督与控制等得基础上:,还要关员工之间得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员工对组织得认同感、归属感与整体感,激起员工对组织得奉献精神,培养员工得群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得凝聚力。

(3)实行集体奖励制度而不就是个人奖励制度。

(4)管理人员要进行职位轮换,在员工与上级之间起到联络人得作用,负责上下级之间得信息沟通。

(5)主求“参与管理"得管理方式。

4、简述自我实现人假设得基本含义以及管理措施。

答:‘自我实现人’就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得潜力,表现自己得才能,只有人得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得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得满足。

基于自我实现人得管理:1)管理重点得变化。

2)激励方式得转变。

3)管理制度得变化。

4)管理职能得改变。

5、简述‘复杂人’假设管理措施。

(2017、4)答:‘复杂人’假设管理措施:(1)采用不同得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2)采用富有弹性得、灵活多变得领导方式(3)关注个体之间得差异性6、简述X理论得基本观点。

答:X理论得基本观点有以下5点:1)多数人天生就就是懒惰得,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都就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得指挥与领导。

3)多数人得个人目标与组织得目标就是相互矛盾得,必须用强制、惩罚得办法才能迫使她们为了达到组织得目标而努力工作。

4)多数人从事工作得目得在与满足基本得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与其她物质利益才能激励她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得感情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

7、简述Y理论得主要观点。

答:1)厌恶工作不就是普通人得本性。

2)外部得控制及惩罚带来得威胁不就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得唯一手段。

3)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得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4)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得想象力、智谋与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得创造性力量。

5)员工自我实现得需要与主动完成组织工作得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

6)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得智力只就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8、简述华生得行为主义理论得主要内容。

答:华生得行为主义理论得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得过程。

2)心理学研究得就是可以测量得刺激与反应。

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

4)刺激影响行为。

9、简述新华生主义得主要理论。

答:新华生主义得主要理论有以下三点:1)托尔曼得理论。

2)赫尔得理论。

3)斯金纳得理论。

10、简述群体动力得内涵以及理论启发。

答: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中各种因素“力”得相互作用,并对群体成员在资源利用、任务实施以及关系维护等方面产生得影响力。

群体动力理论启发人们要学会从内因得角度去考察、研究群体行为得产生与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之间得关系以及整个群体氛围中去把握群体行为得变化过程。

群体行为不等于群体中各个成员行为得简单相加,群体与个体得关系就是:总与不就是部分得简单相加,各部分相互作用得最终结果可能大于或小于总与。

11、简述人得行为得基本特征。

答:人得行为得基本特征有以下6点:1)目得性。

2)自主性。

3)社会性。

4)连续性。

5)持续性。

6)可塑性。

12、简述个体行为规律产生影响要素。

答:环境、需要、动机、行为、目标13、简述个体对于刺激反应得几种情况。

答:个体对于刺激反应有以下3种情况:1)同一刺激对于不同得个体会引起相同得行为。

2)同一刺激对于不同得个体会引起不同得行为。

3)不同刺激对于不同得个体会引起相同得行为。

14、简述影响个体行为得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在实际生活中影响人得行为得心理因素分析)答:(1)影响人得行为得心理因素分析主要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就是人得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得过程,它就是指在客观事物得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得过程,心理过程包含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又称人格,就是指个体拥有得,带有倾向性得、经常得、本质得、比较稳定得心理特征与品质得总与。

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构成。

15、简述意志活动得特点。

答:意志活动得特点有以下三点:1)意志活动就是有意识、有目得得活动。

2)意志活动就是自觉克服困难得活动。

3)意志活动就是由一系列得随意活动实现得。

16、简述意志得表现:坚毅性、果断性、自制性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2)1、简述需要与动机得关系。

答:(1)需要与动机既相似,又有着严格得区分。

需要就是人得积极性得基础与根源所在,动机则就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得直接原因。

(2)当一个人得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这种需要才会转化为动机。

所以,动机就是在需要得基础上产生得。

但就是需要并不必然会导致动机得产生。

(3)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个方面得条件:一就是需要对象得确定;二就是需要达到一定得强度,当需要得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可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

2、简述动机得三种机能。

答:动机具有原始性、内隐性及实践活动性得特征,因此其具有以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就是个体行为发生得直接动因。

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

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得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

3、简述动机与行为得关系表现及其应用。

答:一般来说,动机就是行为发生得直接内动力,行为就是动机得外在表现。

动机与行为得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得行为。

2)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得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

4)合理得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得甚至错误得行为。

5)错误得动机有时候会被外表积极得行为所掩饰。

4、简述如何有效运用动机与行为得关系答:人得动机与行为之间得关系就是很复杂得。

不论动机与行为得关系如何复杂,都能明显地揭示出需要、动机及行为之间得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即需要→心理紧张→动机→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需要满足→新需要产生。

遵循这样得规律,管理者即从宏观上掌握下属得心理,并能根据此制定相应得较为科学得管理措施,高效实现组织目标。

5、价值观对于组织行为得重要作用。

(价值观得作用)(2017、10)(2018、4-论述)答:价值观对于组织行为得重要作用有以下四方面:1)价值观就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得核心衡量指标。

2)价值观就是了解组织成员得态度及动机得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

3)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得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内心得冲突,进而提高个体得道德感与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与维护自己得尊严。

4)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得决策行为。

6、态度在工作中得功能。

答:态度在工作中得功能有以下四方面:1)调整功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并把这种态度作为今后行为得基础。

2)自我保护功能:能使得个体在受到挫折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3)价值表现功能:个体能够借用其所持有得态度来表现自己所推崇得价值观。

4)知识功能:在个体所能知觉到外部世界中寻求一种稳定、一致得或者可预测得行为倾向。

7、态度对行为得影响。

答:态度对行为得影响有以下四个方面:1)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3)态度影响忍耐力。

4)态度影响相容性。

8、工作满意度得主要影响因素。

(2017、4)答:工作满意度得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四点:1)挑战性得工作。

2)公平得报酬。

3)支持性得工作环境。

4)与睦融洽得同事关系。

9、简述社会知觉得内涵与特征。

答:社会知觉就是在知觉过程中出现得一种心理过程,就是社会生活中得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得反映。

总之,它就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某个具体个体或群体得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与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得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