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在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系列化的 探究活动,学生基本能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 科学信息,并具备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解释的能力。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如:水的三 态变化、声音的变化、岩石的模样改变等等。在本单元前 6 课的学习中,通过 对物体变形、加热、燃烧以及对两种物质的混合后产生的现象的观察,已经不 断 强化、渗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科 学概 念,本届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并能 自己设计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对课 后延续性的实验活动也能做到持续探究。
为了能使学生有更全
面的认识,这又将要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完成的活动,而观察记录又实在
课后完成的。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对学生的课外观察也作了跟踪指导。因为担心课外的 实验,学生是否能认真完成,通过指导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有的学生 还在每次的科学课之前都把实验现象向我汇报。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由此,使我想到在我们科学课上经常会布置一些课后观察性实验。如何指 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现象就是科学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鼓励学生 做好记录,写好日记,在课堂中举办科学讨论会 , 这样学生不仅会把课堂所学知 识进行充分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大自然、观 察身边事物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洞察事物的思维能力也会随 之提高的。
学生:课前完成对铁生锈的原因的探究,将自己的实验过程拍成照片,做 成 PPT 的形式;每小组一套材料:两个小塑料盘,两支试管分别装四分之一水 和少量盐水,四个回形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一、回顾导入:
设计意图
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铁生锈化学变化
后, 课外在探索铁生锈的原因,并根据我
验进行验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同伴间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对课后延续性的实验活动持续探究的能 力;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论证铁生锈的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铁生锈的速度。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完成对铁生锈的原因的探究;提前完成铁生锈的快慢 的实验,拍下照片制作成 PPT;
本课前面的活动是对铁生锈原因进行对比实验,并在课外完成对现象的观察、
记录。
在生活中,学生会经常看到铁生锈的现象,但铁生锈的原因并不一定会去
探究,“物质的变化”单元的在第 5 课,学生通过对铁生锈原因设计对比实验,
通过近十天的实验观察,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中有了较多的发现,有的
小组还将自己的实验过程拍了照片,做成 PPT的形式。《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7 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铁生锈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学生们都曾亲眼见过的十分
熟悉的生活现象。关于铁生锈的现象,第 5 课已经作了分析研究,但铁生锈的原
因并不一定会去探究。《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 7
课,本课由三个环节组成,分别是“科学讨论会”“研究铁生锈的快慢”
活动三: 怎样防止、 减缓铁生 锈( 8 分钟
懂得了铁生锈的原因, 就可以理解人们日常生活 中的防锈措施了,归纳防 锈措施的原理,都是把空 气和水分进行隔绝,达到 防止铁生锈的日的。
2、 从这 些现 象中 可以看出在什么条件下铁容易生锈?
生交流讨论 3、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 共同 作用,那么该怎样防止呢? 4、练习:连连看
推理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 气和 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 生思考,交流 4、可以怎样改进你们的实验?你的设计 过程 和记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讨论交流 5、阅读 P42 资料库内容 交流铁生锈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6、小结: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 结果。
油盘子
我们的实验记录单
时间 空气盘子 油盘子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第七天ຫໍສະໝຸດ 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
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
放置位置 生锈速度 我们的结论
空气中
潮湿处
水中
盐水里和空气中 油中
【理念体现】
《物质的变化》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
学生已经能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了新物质。
们设 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今天我们一起来 分享 我们的研究成果吧。
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
这项交流展示活动是 建立在第 5 课的课外实验 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交
准备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个小组交流, 其余小组可以补充,可以提问。
流对铁生锈的的原因的探 索这个实验的结果,并通 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 实验的结果:铁生锈是空
“怎样防
止、减缓铁生锈”。本课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科学讨论会”,我们的教学就从汇报交
流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展开。这个活动是第5 课的延续,学生对 第 5 课课外实验的
进行研究的结果,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全班同学共享, 通过交流汇报对铁
生锈的真正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本课的第二个活动是“探究铁生锈的快慢”,
活动一:
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交流展示
从实验的现象来看,学生
实验成果
很容易得出铁生锈的原因
( 15 分钟)
与水有关,与空气有关的
结论,但是很难发现与水
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的
结论。在研讨的过程中,
我设计的问题是“生锈究
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
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
因?”来帮助和引导学生
得出正确的结论。
3、出示实验记录表:
5、请学生说说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 说明其原因。
6、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思考说明其中 的道理。 7、拓展:说说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板书设计】
开始时
空气中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潮湿处
水中 盐水里和空气中 油中的大头针
第一天
第二 天
第三天
【相关表单】
我们的实验记录单
时间 水盘子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第十天
一方面,科学实验的设计、
实验、记录、分析,不是
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重
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 复不断地进行才能帮助学
快慢 来控制生锈。
生养成这种习惯,才能培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铁容易生锈?
养科学的实证思想 ; 另一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及阅读资料回答。
方面研究影响铁生锈的速
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研究铁在哪些条件下 度原因,对生产生活有很
生锈 得快?
大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
小组讨论
养成科学知识与生活的有
师提示可以参考书本 P38-39 制定研究计 机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

意识。
2、学生根据生锈条件设计对生锈速度的
探究 。
3、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领取材料进行实

4、推测:谁先生锈?并说说理由。 5、布置课外活动:完成活动探究。
1、师生交流:同学们,陈老师也对你们 刚刚 设计的实验进行了研究,想不想看看 陈老 师的研究成果?照片( PPT)展示我提 前做 好的实验过程
这又将要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完成的活动,而观察记录又将在课后完成。为了
能使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这个实验, 并每天拍下照片以方便
展示给学生看,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成本课的第三个活
动,通过练习“连连看”
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防锈措施,归纳防锈措施的原 理,都是把空气和水分进
行隔绝,达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的。
1、导入: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 活动二:
为了进一步研究铁生
铁生 锈化学变化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 锈的速度,学生仍然可以
铁生锈的
锈造 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 PPT 出示,学 重复第 5 课的实验设计,
快慢( 17
生阅 读)
自己设计实验研究影响铁
分钟)
生锈速度的原因,这对学
生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七课,我们的教学就从汇报交流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
展开。本课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科学讨论会” ,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全班
同学共享,通过交流汇报,各小组不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同时,也用更多的
数据和证据来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突出物质变化的核心概
念的理解。本课的第二个活动是“探究铁生锈的快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怎样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3、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是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
过程与方法: 1、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
学结论。 2、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