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解家沟镇九年制学校孟文娟
师:上课!
师:我们在看电视、电影时,所看到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的?但大家听说过有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皇帝吗?
生:有这样的事?“太可笑了”“不可思议”“骇人听闻“……
师: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你们想不想看?
生(齐):想
(教师板书课题)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四幅图片(幻灯片出示),这几幅图出自哪些童话作品?
生:《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它们来自哪位作家笔下?
生(齐):安徒生。
师:关于安徒生你知道多少?
生1: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2: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生3:他的160余篇童话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师:安徒生的代表作是什么?
生(齐):《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生(齐):《皇帝的新装》。
师:关于童话,同学们知道多少呢?
生4:童话中有丰富的想象。
生5:童话离不开夸张。
生6:童话都是幻想的。
生7:童话中的动物、植物、玩具等都有人的思想。
师:赋予动植物以人的思想行为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生(齐):拟人。
师:对,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领略《皇帝的新装》中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看看这篇童话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我们又进行了什么样的启发教育。
师: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课前预习情况。
(幻灯片展示生字词)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标注文中人物对话和心理独白,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生默读课文,勾画标注,读完举手。
)
师:下面需要八名同学结合老师给出的图片复述故事,要求尽量不要遗漏人物重要对话和心理独白,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师:下面需要八名同学结合老师给出的图片复述故事,要求尽量不要遗漏人物重要对话和心理独白,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生8(复述):(幻灯片图:皇帝爱衣)从前有一个国王,特别爱穿新衣服,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关心他的百姓,人们问起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生9(复述):(幻灯片图:骗子觐见)一天,这个国家来了两个骗子,他们对皇帝说他们能织出世界上最华丽的布,皇上给了他们很多生丝和金子让他们给他织布做衣服。
师:骗子说过,这衣服有个特性,是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生10(复述):(幻灯片图:骗子织布)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生11(复述):(幻灯片图:老臣汇报)皇上派他最信任的、诚实、善良、称职、德高望重的老大臣到骗子那里去看看布织得怎样了。
骗子对着空织布机夸耀布的华丽时,老大臣惊讶得目瞪口呆,他心里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他向皇帝汇报时,把骗子夸奖布料的话背了出来。
生12(复述):(幻灯片图:官员参观)皇上又派一位诚实的年轻官员去看布料,这位年轻官员看了又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他心想:“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他把布料夸了一番。
生13(复述):(幻灯片图:国王参观)皇帝亲自来到骗子那儿,当他睁大眼睛看了又看时,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可是件最可怕的事情。
”皇帝高兴地对他那两位诚实的官员和两个聪明的骗子说:“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
生14(复述):(幻灯片图:国王试衣)皇上穿上了骗子做得并不存在的衣服,在镜子前转了又转,扭了又扭,照了又照,准备参加游行大典。
生15(复述):(幻灯片图:皇上游行)皇上趾高气扬地来到大街上,在大家的护卫下举行游行大典,所有的人都说:“皇上的新装多么漂亮!”
生16(复述):(幻灯片图:小孩揭穿)有一个小孩子说:“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人们把孩子的话传播开来,皇上惊慌失措,于是光屁股的皇帝更加骄傲地装模作样的走在大街上。
师:同学们的复述相当精彩,将一出闹剧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下面,请同学们快读课文,文章写了哪些人物?
生(齐):皇帝、骗子、大臣、官员、骑士内臣、百姓、孩子。
(师板书:皇帝、骗子、大臣、官员、骑士内臣、百姓、孩子)
师:请大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
(学生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下?
生讨论一番,异口同声说“骗”字
师:对,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
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各神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
生17:骗子骗人。
生18:皇帝受骗。
生19: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师:对大臣官员们来说,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作用,受骗是主要的呢?还是骗人是主要的呢众生:骗人。
师:对。
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帮助骗子骗了皇帝。
生20:老百姓也是既受骗又骗人。
对他们来说,受骗是主要的。
师:你们学了马上就用,很好。
老百姓受骗,是那两个骗子直接骗的老百姓吗?
生20:不是。
是听别人说的,逐步就谈论开了。
我明白了,是老百姓传播了骗子的谎话。
师:很好!你那个“传”字用得好。
生21:那个小孩不受骗。
生22:那个小孩把两个骗子的谎话说穿了。
师:那么,那个小孩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因为他天真纯洁,无私无畏,不懂世故,无所顾忌,他说的话更能揭穿骗局,暴露统治者的丑恶本质。
)
生23:小孩揭露了骗子。
师:很好!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总的看一下。
(边说边用多媒体演示)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师:下面我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些“骗子”的嘴脸,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并找出相应的依据。
师: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生24:昏庸无能,骄奢淫逸。
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生25:愚蠢透项。
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生26:自欺欺人。
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
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生27:虚伪昏庸。
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
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师:很好,那些大臣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生28:大臣都是些虚伪狡诈、助纣为虐的人。
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大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
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师: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像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眼见这奇特的新装,怎么也不说真话?
生说: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居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而且他们也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师:小孩揭穿了骗局,他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生29:他天真纯洁,无私无畏,不懂世故,无所顾忌
师:骗子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生30:骗子狡猾奸诈,他们看准皇帝嗜新衣成癖的特点,声称他们能够“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足见他们狡猾至极。
师:分析完人物形象后,你觉得谁最是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谁又是最可爱?
生:最可笑的人是皇帝,最可恨者的人是骗子,最卑鄙者的人是大臣,而最可爱的人是孩子。
师:现实中会有“皇帝的新装”的类似现象吗?(幻灯片展示有关大跃进时期和邪教的图片)生自由畅谈,各抒己见。
师:要真正改变现实生活中的荒谬、虚假、丑陋乃至欺骗等荒唐的事情,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愿我们多一双慧眼,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师: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
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