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模板
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
(5)问题行为
即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适应不良的行为。
(6)躯体化症状
由心理压力和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异常生理反应。 如头疼、头昏,口干,心慌,睡眠障碍。
三、择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人对环 境适应的过程。
认识环境(社会就业环境,很大程度是 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把握自我(属于个 人可掌握的部分)、寻求一个心理出路,乃 是最积极可行的途径。
我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人数(专、本、硕、博)
2003年212万; 2004年280万; 2005年333万; 2006年413万; 2007年495万; 2008年559万; 2009年610万; 2010年631万; 2011年660万; 2012年680万 2013年 699万(约33%)
博士生一走廊, 硕士生一礼堂, 本科生一操场。
3、团队管理、信息管理、目标管理
任何创业如同经营一家企业一样,需要制定各种制度。制度不在于多,而在 于是否让所有相关人都能够明白其道理,并且严格执行。创业者需要针对自己 团队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店员管理、培训,绩效考核等。 同时,针对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改进相应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创业者及 其团队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发展的主动权。在此想提醒大学生创业者,在制定 和改进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基于客观事实出发,而不要想当然,要极力保 证制度的可实施性。
争风险。 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难于断绝。
(二)常见的心理误区
1、“我不能比别人差” 2、“过去我事事顺利,求职也必然顺利” 3、“只有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才算就业” 4、“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 5、“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 6、“选择单位就看实惠不实惠” 7、“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
途径五:创业实践 真正的创业实践开始于创业意识萌发之时。大学生的
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借助学校举办的某些课程
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拟参与来完成。例如积极参加校内外 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对知名企 业家成长经历、知名企业经营案例开展系统研究等也属间 接学习范畴。
2、认识自己是发展工作所需的心理品质。
客观评价自我 是战胜困难的第一步。
二、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求职择业是人生的一次 重大的选择。产生一定的 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属 于正常现象。
心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 心理冲突(心理矛盾)、 心理误区、心理障碍。
(一)心理矛盾
1、志向远大,但不正视现实。 2、想做番事业,却缺乏艰苦创业心理准备。 3、自我观念强,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4、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勇气,不愿承担竞
途径三:与人交流 商业活动无处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找有创业经验 的亲朋好友交流。在他们那里,你将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 与经验,更多的时候这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你甚至还可以 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拜访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你的 创业项目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 支持。
途径四:曲线创业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 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 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 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 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 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职目标、社会需求、自身 水平三者之间进行准确定位。
要有面对被拒绝,不接纳等挫折的心理准 备
要有韧性,有屡败屡战的思想准备。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
(二)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要有积极主动的求职意向,确立合 适的抱负水平。
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相适应 想干什么?有否可能?
途径二:媒体资讯 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 专业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 世界》 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 择。例如《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 业网》、《人才中国网》、《校导网》等。此外,从各地创 业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 技信息中心、知名的民营企业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
(四)放眼未来,从长计议
现实生活中,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已经 成为当代许多青年的基本选择!
创业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 体组成。现今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 的密切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 经过多年的教育往往背负着社会和家庭的种种期望。 在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的情 况下,大学生创业也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 新兴的现象。
途径七:个人网店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也是新技术和新潮流的引 导者和受益方。随着网络购物的方便性、直观性,使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购物。一些人即使不买,也会 去网上了解一下自己将要买的商品的市场价。此时, 一种点对点、消费者对消费者之间的网络购物模式开 始兴起,以国外的ebay为开始,国内的淘宝为象征,吸 引了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在线销售商品,引 发了一股个人开网店的风潮。而大学生正是这一群里 的主要力量,不少大学生看到这一潮流纷纷投身个人 网店,成功者比比皆是,更有不少大学生选择辍学而 投身网店。
继承家族、长辈的企业
1.对于长辈(家族)的企业,你有多少了解?对其经营 和管理的参与度如何? 2.是否知道长辈在创业之初的经历? 3.以目前自身能力、知识积累和发展状况,在未来是否 有能力独立维持该企业的正常运转? 4.继承家族企业,你还需要作出怎样的努力?
就业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与调适
一、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 二、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三、求职择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四、培养积极的择业心态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主讲人:XX
关于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
其他……
就业
1.希望从事的职业(岗位) 2.希望就业的地区 3.期望的薪酬水平是多少? 4.该地区目前同等薪酬水平的同类职业(岗位)对从 业者有什么要求?这些要求你达到了多少?按照现在 的获得速度,在毕业前是否能够达到这些要求? 5.在剩余的大学时间里,对自己的就业有何规划?
1、有竞争意识 (创造机会,把握机会) 2、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长处, 短处) 3、要靠真才实学(做好补课准备。) 4、要准备经受挫折(要有韧性,越挫越 坚。)
(三)不怕挫折,总结经验
1、挫折
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过高?是 客观条件苛刻,还是主观条件不具备?认真 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2、保持健康的心理
创业者每天都会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各种信息,如:竞争对手又开始降价了; 明天要下雨;厂家又有新政策等等。如何从大量的信息里筛选与自己相关的, 再从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里找到有效的,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只有正确有效信 息才能指导自己店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由于缺乏大 量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在接触各种信息的时候,难免会有失偏颇地做一些决 定。当大家对信息无所适从的情况下,可以向过来人进行请教,加以甄别。要 在观察和请别别人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的途径 ·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基本能力 ·大学生投资创业优惠政策 ·大学生创业的相关风险
一.大学生创业的途径
途径一:学习途径 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 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 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 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 程。 。
问题引发于能否找到理想 职业?用人单位是否看中?屡 次求职被人拒绝怎么办?
(2)悲观心理
由于求职遇到拒绝,低估自 己,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 竞争,胆小,畏缩,觉得自己 事事不如人。
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 极的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 缺乏斗志的表现。
(3)怯懦
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
(4)孤傲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于适应 过程的轻度心理障碍。
1、产生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环境原因、家庭环境原因、 同龄人相互影响。
主观原因:如:自己不善于认识,分析问 题,不善于重建心理平衡,没有形成良好的 心理品质。
2、主要表现:
(1)焦虑
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 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创业
1.以何种形式创业?选择创业的行业是什么?
2.启动资金如何筹集?
3.对于你所选择的创业行业的行业现状、运营模式、 未来发展、竞争情况有多少了解?
4.到目前为止你为创业做出过多少努力,积累了多 少经验?它们是否足够支持你创业?
5.未来,你还需要为创业做哪些准备?怎么做?
继续学习,提升学历
1.期望取得的最终学历是什么? 2.报考的学校、专业 3.决定在何时报考?学费支出从何而来? 4.复习计划
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通过课余、例如大学校园 各楼宇做饮水机清洗消毒有偿服务等,假期在外的兼职打 工、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 申请等事项来完成;也可通过举办创意项目活动、创建电 子商务网站、谋划书刊出版事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途径六:校园代理 大学生由于经验、能力、资本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直接创 业存在很大困难,既不现实成功率也很低,而校园代理对 经验、资金等方面一般没有太高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代理校园畅销产品,积累市场经验、锻炼创业能力,做校 园代理没有成败之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多多益善,如果做 得较好,还可以积累一定的资金,总之,通过校园代理可 以为毕业后的创业之路准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通病是: 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常常 不去认真了解分析自己可掌握的 那一部分因素,却企图主宰自己 不可能驾御的那一部分因素。大 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也容易犯此类 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