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与历史的对话:唐朝

诗歌与历史的对话:唐朝

诗歌与历史的对话:唐朝科举考试1.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赏析】孟郊46岁那年进士及第,他按捺不住自己得意喜悦的心情,写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

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洚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

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因而,这两旬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但诗人极度的志满意得也表现了其气量的不早。

2.《再下第》(孟郊)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3.描写科举的艰难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4.黄滔《放榜日》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

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郄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

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

此诗为作者895年56岁时经历20次科考失败后在南院看到自己名字时的喜悦心情。

(871年第一次赴长安科考)5.伊嗒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

唐科举放榜时间为二月杏花盛开的时节。

6.韦庄一声金鼓辟金扉,三十仙才上翠微。

7.徐夤《放榜日》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见《全唐诗》卷七O九)8.杜牧有诗曰: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

三十三名中举的进士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地行在街上进,他们要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出席各种酒会宴席,喝着秦地的美酒,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好像春色也被他们带进了长安。

9.张籍《喜王起侍郎放榜》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紫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10.白居易《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诗》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白进士及第后作五言11.唐赵嘏《唐摭(zhí)言》残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12.杜甫《秋兴》之五蓬莱高阁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玉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全唐诗》卷23013.李绅皇帝高兴诏新进士入芙蓉园,诗为证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

得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

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地丛拂砌繁。

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

开元盛世14.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15.李白《将进酒》(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的自信源于何处?自身实力;社会繁荣,开放包容16.司马光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17.杜甫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18.唐张渭《题长安壁主人》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反映了商品货币关系及人情世故。

19.耕作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20.扬州的繁荣十里长街市并连,明月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21.唐诗----商业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农产品商品化及突破“日中为市”的限制。

22.张籍《贾客乐》——商业繁荣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23.姚合《庄居野行》——商业繁荣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24.白居易《卖炭翁》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唐都长安25.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1]城:长安城。

[2]十二街:长安城内有笔直的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

这里“十二街”是虚指。

[3]入朝火:官员上朝打的火把。

26.唐太宗《望终南山》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抉岭日,入翠贮岩烟。

——《全唐诗》卷127.李隆基《春台望》目及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全唐诗》卷328.骆宾王《帝京篇》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全唐诗》卷7729.李白《古风》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全唐诗》卷201长安酒肆30.李白《前有一樽酒行》……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31.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32.李白·《送裴十八南归嵩山》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33.张祜《白鼻騧》为底胡姬酒,常来白鼻騧。

摘莲拋水上,郎意在浮花。

34.李贺《龙夜吟》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笛。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35.贺朝《赠酒店胡姬》胡姬春酒店,管弦夜铿锵。

红毡铺新月,貂球坐薄霜。

玉盘初脍鲤,金鼎正烹羊。

劝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

36.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白居易离长安赴忠州任刺使时,曾亲手仿制胡麻饼,并派人送给当时在忠州附近的万州任刺使的好友杨敬之,还附诗一首。

唐代长安对外开放、引入外域饮食流派,成为长安饮食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7.初唐王绩《过酒家五首》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晨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竹叶连糟翠,葡萄带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王绩是最先描写唐代城市中的“酒家胡”的诗人。

民族关系38.唐陈陶《陇西行》9世纪中后期唐蕃关系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39.唐朝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渤海国典章制度与唐无异,王子本人诗作流传中华,反映唐文化影响之深。

40.张说《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699年(武后圣历二年)犬戎废东献,汉使驰西极。

长策问酋渠,猜阻自夷殛。

强调郭元振此次出使的目的是化解矛盾,重建和平。

避战求和是唐的外交政策。

41.杜审言《送和西蕃使》703年(长安三年)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认为朝廷派使节的目的是安边策略,其结果是希望“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42.崔日用《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受降追汉策,筑馆计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

(传播唐文化)43.薛稷《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怀荒寄赤子,忍爱鞠苍生44.苏廷页《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吕温《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温被吐蕃拘岁余,作纪行诗十三首。

此诗写高赛气候。

)45.顾非熊《》去展中华礼,将安外国情。

朝衣惊异俗,牙帐见新正。

唐使与和蕃公主成为传播唐文化的使者。

46.唐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兴起缘于丝绸之路。

47.白居易圆鬟垂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赫面状。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赫非华风。

48.白居易《西凉伎》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西凉。

——中唐衰落,失去广大地区。

此为中唐诗人的心结。

反映国势衰退。

49.郎士元《送杨中丞和蕃》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牵挂和对故地的思念。

50.韦应物《送常侍御却使西蕃》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牵挂和对故地的思念。

51.李益《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行当收汉垒,直可取蒲泥。

旧国无由到,烦君下马题。

——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牵挂和对故地的思念。

52.姚合《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风沙去国远,雨雪换衣频。

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

——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牵挂和对故地的思念。

53.吕温《经河源汉村作》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

樵采未侵征虏墓,耕耘犹有破羌屯。

金汤天险长全设,伏腊华风亦暗存。

暂住单车空下泪,有心无力复何言?使蕃期间过河源留诗。

54.吕温《题河州赤岸桥》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

杂塞歌钟受恩者,谁怜披发哭东流。

河湟沦陷,汉村犹在,华风犹存,汉民对朝廷仍怀深厚感情、期待。

对外交往55.唐太宗《正日临朝》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56.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全唐诗》卷12857.唐太宗《幸武功庆善宫》梯山咸入款,驾海已来思。

58.唐太宗《春日宣武门宴群臣》九夷?瑶席,五狄列琼筵。

59.李白- 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60.王维《送秘书晃监归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上为王维送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回国即席作诗一首。

61.阿倍仲麻吕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阿在华五十年,归国前不禁也作诗一首回赠诗友:怀着对李白和众诗友们的依依不舍之情,阿倍仲麻吕踏上了归国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