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一政治质量分析
李正洪
一、试卷命题评价:
本次试卷从难易的角度看,难度基本适中稍显偏难。
选择题部分,本次题数设计与以往相同,有24个小题,除3---5个题目有较大的迷惑性外,其余较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非选择题有5大题,设7个小问题,难度适中,问题的设置较为直接,切入点较小,重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试卷的时政很强,能够体现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就业问题、金融危机、汇率改革、科学发展观以及刚近结束的十八大等。
也体现贴近生活的新课改要求,如:中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
题型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的题型也较多样:有逆向选择、组合型、表格题型等。
非选择题的题型也较为丰富,有原因类、意义类、探究类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总之,本试卷符合新课改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
1、从学生答题情况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差异较大。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得分率比较高,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差。
主观性试题,不会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来作答,简答题答难思路不清晰。
2、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外积累环节非常薄弱。
要做好作业的批改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答题不规范。
4.审题错误,答非所问,抓不住设问的意图。
5.解题方法单一。
三、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
1.夯实课本基础,梳理知识网络。
2.规范解题,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大课后的跟踪力度,特别加强跟踪作业的完成情况。
4.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培优、关注后进生。
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的效率,教师尽量精讲,把主动权留给学生。
课堂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主阵地,只有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相信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高招。
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
在教学中培养优等生,树立学习榜样,使中等生有赶超目标,关注后进生,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可实现目标,使他能够进步。
5.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益终生。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