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总分:120 时间:120)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7分)1.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2.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3.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4.“香”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风吹柳花满店香”、“稻花香里说丰年”、“风住尘香花已尽”等,请你再写出一句含“香”字的古诗词名句:。
5.虽然甲型HlNl流感在美洲迅速蔓延,大有“。
”(用李贺诗句填空)之势,但我国已经启动了严密的防疫机制,大家没有必要恐慌。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4分)8.请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2分)光阴给人经验,读书给人知识。
9.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眼花liao( )乱: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无ji ( )之谈:荒唐的、无根据的话。
Zi ( ) 铢必较:形容斤斤计较。
少安wu( )躁:暂且安心地等待一会儿,不要急躁。
tun()积居奇:把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出售。
弃之如敝xi ( ):像扔到破鞋子那样把它扔了。
比喻毫不可惜。
目不xia()接: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面面相qu():形容因惊惧而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办好。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伫.(zhù)立聒.(tiǎn)噪风骚.(sāo) 分外妖娆.(ráo)B.田圃.(pǔ)禁锢.(gù)襁.(qiǎng)褓颤.(chàn)动C.覆.(fù)盖繁衍.(yǎn)微漾.(dàng)旁骛.(wù)D.佝.(jù)偻解剖.(pōu)亵渎.(dú)扶掖.(yâ)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 还会不温暖吗?B.“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知识,锻炼..默化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D.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1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检查错误”、“思想工作”、“认真书写”、“努力奋斗”都是偏正短语。
B、“制造”、“回报”、“提高”、“寻求”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C、“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中的“朦胧”是动词。
D、“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中的“镶嵌在正门顶上”在句中作状语。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远是一条小河,________;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青的乌鸦,停下来觅食;⑧有些玄青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A.①③⑤⑧B.①④⑥⑦C.②④⑤⑦D.②③⑥16.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几个女子的命运。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3)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17.口语交际假如你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新世纪杯”作文比赛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请根据不同语体要求,作出表示谦虚、上进的回答。
①使人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的口语体②庄重、严肃的正规语③含蓄、富有文采的书面语④幽默、诙谐的口语体三、浅层阅读理解(26分)(一)阅读下面李益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4分)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8、《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前两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9、两诗均写到“闻笛”,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
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20.本文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21.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三)阅读卡〃夫的《用父爱来惩罚》,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克利夫是布雷汉姆牧师团的负责人。
他对我讲述了一个自己教育子女的故事。
当时他的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还很小,做了错事,克利夫警告说,如果下次再犯,就要处罚他们。
第二天下班,克利夫发现这两个孩子故伎重施,根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
克利夫很恼火,但看着着孩子们可怜的样子又心软了。
利夫对我说:“鲍比和贝蒂都很小。
我把他们叫进房间,解下自己的皮带,脱下衬衫,光着脊背跪在床前,让他们每人用皮带抽我10下。
”你想象不到他们哭得有多伤心,那是发自内心的、悔恨的痛哭。
他们不想抽打自己的父亲,但我们有言在先,犯了错就要受惩罚。
我告诉他们,处罚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父亲我决定替他们承受。
我坚持要他们用力打满20下。
两个孩子边打我,边痛哭。
那以后,我再也没打过鲍比和贝蒂,因为他们知道我虽然爱他们,但不会因此而忽视他们的。
错误所以他们总是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出于对我的尊重和爱。
(摘自《法制新报》)22.父亲替两个孩子承受惩罚时,孩子为什么痛哭?(2分)23.父亲替孩子承受惩罚,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
(14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
再适长山朱氏②。
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 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
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③世家:身世。
④南都:地名。
⑤颤粥不充:颤,稠粥。
充,充足。
⑥日昃:太阳偏西。
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2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1)腰.白玉之环(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媵人持汤.沃灌( ) (4)感泣辞.母( )25.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26.翻译句子(4分)(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译文:(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27.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
甲文宋濂是:①,乙文范仲淹是:②。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
(要求填写两个)。
(4分)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阅读《无价的奖赏》,完成28——32题。
无价的奖赏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
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
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
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
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