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定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是相等的
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
4.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图所示为一种研究物体做平
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等大的小球,
C为与弹性钢片E相连的小平台,D为固定支架,两小球
等高.用小锤击打弹性钢片E,可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
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在不同的高度
多次做上述实验,发现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样的实验
结果( )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D.不能说明上述两条规律中的任意一条 5.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 它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 它是周期不变的运动 D. 它是转速不变的运动
6.如图,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 ,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 和伤员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 、B 之间的距离以l =H -t 2(式中H 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悬索不可能是竖直的
C.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7.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向心加速度大小恒定方向时刻改变
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也可用a=Vt-V0/t 来计算
8.如图所示,o 1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 1。
O 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 2。
r 3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
已知r 2=2r 1,r 3=1.5r 1,B 、C 分别是3个轮边缘上的点,则质点A 、B 、C 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皮带不打滑)( )
A .1:2:3
B .2:4:3
C .8:4:3
D .3:6: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所以才产生向心力
B.因物体有向心力存在所以才迫使物体不断改变运动的方向而做圆周运动
C.向心既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又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
D.向心力是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力
10.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物体所受向心力是( )
A .重力
B .弹力
C .静摩擦力
D .滑动摩擦力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1.如图a 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 ,最后作出了如图b 所示的x -tan θ图象,g =10m/s 2。
(1)由图b 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 0= 。
实验中发现θ超过60°后,小球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___ m (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 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0 0.5 tan
图b 图c
三、计算题:(12题8分,13题10分,14题10分,共28分)
1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一秒内,其速度方向由跟竖直方向成60°角变为跟竖直方向成45°角,求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和高度。
13.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是300m,轨距是1.435m,规定火车通过这里的速度是72km/h,那么内外轨的高度差应该是多大,才能使铁轨不受轮缘的挤压?保持内外轨的这个高度差,如果车速大于或小于72km/h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理由。
14.汽车的速度是72Km/h,过凸桥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是车重的一半,则桥面的半径为多大?当车速为多大时,车对桥面最高点的压力恰好为零?(g=10m/s2)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1.A 2.ACD 3.ABC 4.B 5.BCD 6.C 7.B 8.C 9.B 10.B
11. (1)1m/s
53
2
(2)释放位置变高、小球释放时有初速度
12. 23.2m/s 27.4m
13. 0.195m 略
14. 80m , 2
2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