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统计学;统计总体;统计分组;基尼系数;变量数列;平均指标;众数;中位数;统计指数,同度量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常住经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统计总体:是人们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的总和统计分组: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分别列入不同的组内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变量数列:按照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形成的分配数列平均指标: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中位数:是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众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队形成次数分配后,在统计分布中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统计指数:广义上,是指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狭义上,是指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同度量因素: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为可以相加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是误差的平均值抽样极限误差:误差的两个极限之间的差距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本国经济领土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是货币计量的由本国常住单位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总量,又是社会各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二、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三个基本特点是:变异性、大量性和同质性.2、如果一个变量是以整数形式取值,该变量被称为__ 离散_变量,如果它在一个区间内可取无穷多个值,该变量称为__ 连续_变量。
3、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总体,每一家庭的收入是总体单位。
4、总体按其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的多少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线总体。
5、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6、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7、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___ 准确性_、_及时性与完整性_ 。
8、变量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组别和次数。
9、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频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频率。
10、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合理确定各组组限11、对于异距式变量数列,只有以频数密度绘制直方图。
12和。
13和14、总量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15、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空间作静态对比形成_比较相对指标。
16、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无名数和复名数17、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的某一部分与之比。
18、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p*(1-p) ,其取值范围为(0,0.5)。
19、切尾均值的计算是为了消除极端值对平均水平的影响。
20、根据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具有近似值的性质21、概括的讲,算术平均数有两大数学性质,即作为代表值的优良性和计算、分析上的简便性 .22、对于定距尺度数据,通常计算算术平均数来反映其集中趋势,而对于定比尺度的数据,则可用多种形式的平均数来表现其平均水平。
23、对于定类尺度数据,通常只能计算众数来反映其集中趋势,而对定序尺度的数据,最好用中位数来表现其平均水平。
2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变量值大小和权数两大因素的影响。
25、根据同样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中,几何平均数居中。
26、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时间和指标数值。
2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
28、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对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
29、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有两种: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30、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累积法。
31、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抽样和抽样。
32、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 40 ;若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33、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80,1020)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 20 ,当样本单位数减少3/4,极限误差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34、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量、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品。
35、序时平均数是对发展水平的平均。
36、若变量x与y之间为完全正相关,则相关系数r= 1 ;若变量x与y之间为完全负相关,则相关系数r= -1 。
37、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则它们之间的相关方向是正相关,相关的程度为高度显著相关。
38、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参数a代表,b代表。
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即给出的数值,估计的可能值。
39、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两种。
40、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三、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2、研究某厂全部职工情况,则其品质变量(标志)是( BD )A、工资B、性别C、年龄D、民族E、工龄3、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调查对象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A、威廉配弟;B、阿亨华尔;C、凯特勒;D、康令;5、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2000名学生;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8、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C )。
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E、企业中的每一个班组9、统计表中的横行标题表明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一般写在统计表的( C )。
A、上方;B、下方;C、左方;D、右方;10、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B )。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11、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E、职工按年龄分组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B、510;C、530;D、540;1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C )。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14、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五组,这种分组属于( A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体系分组1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的大小;B、标志值本身的大小;C、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D、标志值的多少;16、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C )。
A、13%-11%B、C、D、E、13%/11%17、某地区2008年工业总产值为2007年的108.8%,此指标为( D )。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18、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B )。
A、中位数 B 、算术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19、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20、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CD )A.时距扩大法B.几何平均法C.移动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算术平均法21、指出下列的数列哪些属于时点数列。
( ADE )A.某股票周一到周五各天的收盘价B.某工厂各月的利润额C.某地区05~08年的各年平均人口数D.某厂各月月末的产品库存E.某企业05~08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22、根据组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组织方式是( D )。
A 、纯随机抽样;B 、机械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23、由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设条件,即( C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各组的变量必须相等;C 、各组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2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
A 、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B 、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研究;C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 、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5、一般情况下,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表现为( A )。
A 、正态分布;B 、U 型分布;C 、J 型分布;D 、统计分布; 2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CDE )。
A 、基本建设投资额;B 、岛屿个数;C 、GDP 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D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 、人的平均身高; 2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CD )。
A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 、各组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 、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 、频率又称次数。
28、位置平均数是指( DE )。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众数;E 、中位数; 2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BC )。
A 、算术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方程式法;D 、调和平均法;E 、加权平均法; 31、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A )A 、销售量B 、单位产品价格C 、单位产品成本D 、销售额E 以上备选答案都不对根据 32、在销售量综合指数1000q p q p ∑∑ 中,1q p q p -∑∑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E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33、对两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 BDE )A.两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B.两变量的关系是不对等的C.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D.一变量是随机变量,另一变量是非随机变量E.一变量是自变量,另一变量是因变量 34、设单位产品成本(元)对产量(千件)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85-5.6x,这意味着(ACE ) A 、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B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是正相关C、产量为1千件时单位成本为79.4元D、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E、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5.6元、3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