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是( C )。
A.阿亨瓦尔B.凯特勒 C.威廉·配第 D.皮尔逊2.英国数理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C )。
A.F统计量B.t统计量 C.卡方统计量 D.z统计量3.(D )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A.大量观察法B.统计描述法 C.统计推断法 D.统计模型法4. 表示事物质的特征,不能以数值表示的是( A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5. 在出勤率、废品量、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费用额和人均粮食生产量五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几个( C )。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四个6. 衡量分类数据的尺度是(A)。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7. ( B )的数列属于连续型变量数列。
A.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B. 企业职工按工资分组C. 企业职工按学历分组D. 企业职工按日产量(件)数分组8. 统计指标的特点是(B )。
A.数量性、总体性和变异性B.可量性、综合性和具体性C.代表性、综合性和排他性D.大量性、同质性和相对性9. ( D )是全面调查。
A. 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10. 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A )。
A.230B.200C.210D.18011. 某市调查100个企业的职工工资情况,则调查对象是( B )。
A.100个企业B.100个企业的职工C.10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D.每个企业的职工工资12. 在统计分组时,首先应考虑( B )。
A.分成多少组 B.选择什么标志分组 C.各组差异大小 D.分组后计算方便13.计算平均比率最适宜的方法是(B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14. 某车间三个班生产同种产品,6月份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3、4(件/工日),产量分别为400、500、600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应为(D )。
A .33432=++B .13.31500600450034002=⨯+⨯+⨯ C .88.24323=⨯⨯D .9.24600350024001500=++15.下列现象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是( A )。
A .已知各组工人月工资和相应的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B .已知某企业各车间产量和废品率,求平均废品率C .已知各车间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 .已知某企业各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16.将所有变量值都扩大10倍,那么其( D )。
A .算术平均数不变B .方差不变C .标准差不变D .标准差系数不变17. 公式∑∑-0001pqp q 的经济意义为(D )。
A .反映价格综合变动的绝对额 B .反映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绝对额C .反映由于价格变化引起销售额的增减额D .反映由于销售量变化引起销售额的增减额18.同度量因素在指数运算分析中所引起的作用是( B )。
A .比较的作用B .权数的作用C .平衡的作用D .稳定的作用1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区别在于( D )。
A .前者用拉氏公式,后者用派氏公式 B .前者反映价格变化的,后者反映数量变化的 C .前者是综合指数,后者是平均比率指数 D .前者反映消费领域,后者反映流通领域20. 股票价格指数的作用是( A )。
A .反映股市行情变化的指示器B .告诉你股票是否赚钱C .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D .指导你是否买股票21. 抽样误差是指( D )A.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B. 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C. 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D.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22.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乙企业工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随机抽样误差(A )A. 相同B. 甲企业较大C. 乙企业较大D. 不能作出结论23. 根据组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误差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是( A )。
A. 整群抽样 B. 纯随机抽样 C. 等距抽样 D. 类型抽样24. 根据5%抽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60%,乙产品合格率为80%,在抽样产品数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抽样误差(B )。
A. 甲产品较小B. 乙产品较小C. 相同D.无法作出结论25. 假设职工用于上下班路途的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经抽样调查得知这一时间为1.2小时。
调查人员根据以往的调查经验,认为这一时间与往年没有多大变化。
为了证实这一看法,需要采取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 )。
A. 双侧检验B. 单侧检验C. 左侧检验D. 右侧检验26. 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条件下( B )A. 缩小显著性水平,就缩小了拒绝域,从而增加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B. 缩小显著性水平,就缩小了拒绝域,从而减少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C. 扩大显著性水平,就扩大了拒绝域,从而增加犯第二类错误的可能性D. 扩大显著性水平,就扩大了接受域,从而减少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27. 某经济特区对某项地方法规进行民意测验,执法机关认为只有60%的居民赞成该项法规,而立法机关则怀疑这个看法,而相信有60%以上的居民赞成,现在准备抽选样本进行实际调查以验证自己的看法。
这应该取( A )为检验统计量: A. 标准正态分布 B. 卡方分布 C. t —分布 D. F —分布28. ( A )属于右侧检验。
A . 0100:,:M M H M M H >≤B. 0100:,:M M H M M H <≥C. 0100:,:M M H M M H ≠= D 0100:,:M M H M M H <>29. 如果要拒绝原假设,则下列式子(B )必须成立。
A .αF F <B .P-value<αC .F=1D .P-value>α30. 如果要比较3种化肥(A 、B 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施撒在三种类型(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土地上对作物的产量情况有无差别,则往往考虑用( D )方法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 .三因素方差分析C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D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31. 下列指标中既包含系统性误差又包含随机性误差的是(A )。
A .SSA B .SSE C .-jx D .=x32. 对双因素方差分析,下列命题哪个是错的?( B ) A .SST=SSA+SSB+SSE B .SSA 的自由度是n-1 C .F 临界值有多个 D .F 实际值有多个33. 在回归直线x Y 10ˆββ+=中,回归系数1β表示( B ) A. 当x=0时,y 的期望值 B.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额C.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量D.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量34. 计算估计标准误差的依据是因变量的( D )A.数列B.总变差C.回归变差D.剩余变差35. 下列各直线回归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C )A. Yˆ= 15+7X ,r=-0.92B. Yˆ= 20-5X ,r=0.85 C. Yˆ= -10+2X ,r=0.78 D. Y ˆ= 5-3X ,r=0.69 36. 可决系数是指_A____。
A. 回归变差在总变差中的比重B. 剩余变差在总变差中的比重C. 回归变差与剩余变差的比例D. 剩余变差与回归变差的比例37. 某地区1995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0亿元,2000年达到240亿元,该地区GDP (B )。
A .翻了一番 B .翻了二番 C .翻了三番 D .翻了四番38.在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时,剔除长期趋势的方法是(C )。
A .按月资料移动平均 B .按季资料移动平均 C .将实际值除以趋势值 D .将实际值乘以趋势值39.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D ) A. 4%×6%×9% B.104%×106%×109%C. (4%×6%×9%)-1D.(104%×106%×109%)-140.对不同年份的产品单位成本(元)配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y ˆ=85-2.5t,b=-2.5表示( C ) A. 时间每增加1年单位成本平均增加2.5元 B. 时间每增加1年单位成本增加总额为2.5元 C. 时间每增加1年单位成本平均下降2.5元 D. 单位成本每下降1元平均需要2.5年时间1要求:(1 1.(1)(元)++++33.7831204900010504020101100509004070020500==⨯+⨯+⨯⨯==∑∑-fxf x(公式1分,最终结果1分)()()元)=(33.833200)1050()4050(4050800111⨯-+--+=⋅-+--+=+--i f f f f f f L M m m m m m m o (公式1分,过程1分,最终结果1分) )(40.1721050402010)3333.7831100(50)3333.783900(40)3333.783700(20)3333.783500()(22222元++++=⨯-+⨯-+⨯-⨯-=-=∑∑-ff x x σ(公式1分,最终结果1分)(2)因为->x M 0,即众数大于算术平均数,所以为左偏(负偏)。
(3分)2(1(2)如果某企业上个月职工的平均工资是5000美元。
为了不让职工的生活水平下降,工会要向资方提出本月至少要加多少工资?2.(1)%13.108%17%7.105......%18%5.1128111=⨯++⨯===∑∑==iiiniiiwkwkP(6分)(2)维持上月消费水平的本月名义工资=5000×108.13%=5406.35(美元)所以:至少要加406.35美元。
(4分)3.某广告公司为了估计某地区收看某个新电视节目的居民人数所占比重,设计了一个抽样方案。
如果该公司希望有95%的信心使所估计的比重只有2个百分点的误差,问样本量定为多少人较为合适?3.96.1%,95)(%,2===∆zzFp即2401%25.05.096.1)1(2222=⨯⨯=∆-=p ppzn(人)(10分)4.一种袋装食品每包的标准重量应为1000克。
现从生产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81袋,测得其平均重量为990克。
已知这种产品重量服从标准差为51克的正态分布。
现要求:1) 试利用总体均值估计的置信区间在α= 0.05条件下来检验这批产品的包装重量是否合格?2) 利用总体均值估计的置信区间在α = 0.10条件下重新检验这批产品的包装重量是否合格?4.1000:H1000:H1≠=μμ(1分)1)1.96Z0.052=∴=αα(1分)5.678115nx===σσ(1分)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990-1.96×5.67,990+1.96×5.67)=(979, 1001) (1分) 1000位于该置信区间内,所以接受H0即没有资料表明这批产品的包装重量不合格(2分)2)1.65Z0.102=∴=αα(1分)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990-1.65×5.67,990+1.65×5.67)=(981, 999) (1分)1000位于该置信区间外,所以拒绝H0即有资料表明这批产品的包装重量不合格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2)拟合回归方程;(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yx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