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快乐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快乐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快乐
发表时间:2019-12-27T09:10:38.1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滕一新[导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知识,个性的养成,品格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知识,个性的养成,品格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是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重视课堂阅读课的延伸,使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激发兴趣快乐阅读 2017年秋期至2019年春期,我和本镇13个小学共26个班主任进行了一个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意在了解农村学生如何安排课余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到的小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被网络和电视占据了,上网玩游戏、QQ聊天和看电视已成为他们打发课余时间的主要方式。

下面我谈谈多年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关键
1、以身作则,是诱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源泉
在长达20多年的教学中,我把学校安排给我的休息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图书馆,时间从我小时候读过的黑白本到现在的彩色本,种类涵盖连环画、杂志、小说、杂文、科普、游记等等,放学后,我常常搬个躺椅在宿舍的走廊下阅读;每周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会有计划地轮流带三五个学生到我的休息室和学生一起阅读,虽然有些书已残缺不全,但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就像《平原游击队》、《杨家将》等连环画他们觉得很新奇;高年级对小说《吕梁英雄传》、《新来的小石柱》、《高山下的花环》也很爱读,我认为,我所带过的班级的学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的阅读都是从我个人图书馆开始的。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
我镇从二0一0年开始,各小学教师就实行循环教学的方式,我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今年上到六年级,每带一个班级的学生,我都非常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

我的做法是,在教室设置一个阅读角,所有的图书主要由学生自愿捐献,同时,为了丰富图书的种类,我还向引导学生向学校图书馆借书充实图书角,图书角的设置解决了学生无书阅读的困难,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便利,这样,学生每天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到想要阅读的图书。

我把这个做法在学校推广后,以前上课前、放学后学生在走廊、校园拍三角牌、追逐嬉闹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室里,树阴下安静读书的良好氛围。

3、推荐适合学生的阅读书籍,是让学产生兴趣阅读的有效办法
阅读应从低年级抓起,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读物类型和深浅度的要求不同,我们有很多教师都苦恼,满腔热情地推荐了很多好书给学生,但学生就是不感兴趣。

原因是我们没有解决好学生想读什么书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读物。

一般来说,我们应坚持学生喜欢、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原则,向低年级的学生推荐画刊类的读物,向中年级的学生推荐童话或带有故事情节的图书,向高年级的学生情节丰富的英雄人物故事书或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等。

二、展示阅读成果,是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
1、展开想象,将文字内容变描绘成图画
初中时我读过一篇散文,写景的句子非常优美,我把文章剪出来收藏在一个夹子里,有一次我翻出来,引导学生读里面写景的句子,里面有一句子这样描写椰树:“老椰树像个悠闲的老人,在和煦的阳光下斜躺在海滩上睡懒觉……”,我让几个学生展开联想,把描写的文字变成图画,最后学生虽然画得不是很好,但很有兴趣。

2、制作优美句段卡片,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
优秀读物里不但故事感人,有很多词句段都很优美,为了让学生积累语汇,我让学生把阅读中自己觉得优美的词语、句子、文段摘抄下来,并汇集成册。

如下面生动的句段:“球员连过几个人,将球‘铲’进对方的球门……”、“爷爷用双手围成一个灯罩,罩住了不停地摇曳的火苗......”、“……春雨,像蚕丝、像牛毛、飘飘渺渺地轻洒下来……”、“......老椰树像个悠闲的老人,在和煦的阳光下斜躺在海滩上睡懒觉……”。

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抄摘下来的句段,我对学生这种阅读成果给予适当的表扬,并且每学期评比两次,看谁抄摘的句子多、句子最优美。

三、适量的阅读任务,是促使学生阅读的保证
1、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个普遍的现象,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恨不得将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教学上、作业布置上,虽然他们都知道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急功近利,把学生的阅读时间挤占掉了。

2、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

学生除了上课、完成课外作业这外,中午休息时间、活动课时间等等其他的空余时间还有很多,一天挤2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做到,难的是每天做到不容易,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抽20分钟的时间到阅览室自由阅读,有时间就到阅览室转转,检查学生自觉阅读的情况。

3、假期的课外阅读。

一年有两个假期,差不多100天,按课标的要求每天2500字的阅读量算,两的假期的阅读量就是20多万字了,我要求学生每个假期都到阅览室借一本书,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借适合自己的图书,同村的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换阅读,这样避免了学生假期无所事事,浪费宝贵的时间。

每个学期开学后要求学生谈谈假期阅读的收获,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四、读用结合,学生持之以恒阅读的内在动力
学以致用,是学的最终目的,阅读也一样,如果阅读能为学生的作文带来帮助,或在生活中能为学生解决某些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自觉阅读。

班上有个学生是实用型的读者,以前他在村委的图书室看过一本专门解决生活中小问题的图书,那段时间恰好他家里坏了一把门锁,就是这次阅读帮助解决了问题,这后这个学生自觉地阅读了很多实用性的书籍。

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加强阅读思考,读用结合,将阅读过程中的随感、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的感触随时写下来,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以写促悟,使读在写中不断迁移升华.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多让学生出主题板报,编主题小报,写主题征文.通过系列活动,促进读用结合,深化阅读效果。

五、健康的网络阅读,为学生带来了便利
学校的图书室虽然配图了大量的藏书,但相比网络,学校的图书室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远远比不上网络丰富,阅读起来比不上网络便捷,网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文本。

网络阅读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更自由地支配,现在很多农村家庭已连接了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材料,网络阅读时空上的便捷是图书室不可比拟的。

但是,网络阅读也不利的一面,因为教师不容易监督,学生有可能容易进入不良的网页,浏览到一些不良的内容,因此教师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向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终须是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相统一,推荐的网站终须是健康的网站,最好是官方网站。

总的一句话,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才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只要我们老师有计划有组织地耐心引导,学生一定能从课外阅读有得到很大的收获。

1张辉.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寻找快乐[J].祖国:教育版,2013(8):215-216. 2张辉."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寻找快乐."祖国:教育版8(2013):215-2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