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防伪特征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概况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在科技含量、防伪能力、证件质量和制作周期等方面都优于第一代,其制作工艺已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制证技术接轨。
它采用先进的数字防伪、射频卡识别和印刷防伪等信息技术,将有利于国家和公民办理社会事务,特别是在经济事务中加强身份的识别和认证,也有利于有效预防和打击伪造证件、冒用他人证件进行金融犯罪、流窜作案等违法犯罪活动。
2.规格特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相比在规格特征上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存以下几个方面:2.1材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由多层聚酯(PETG)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
它是由正而保护膜、正而印刷层、中问镶嵌层(inlay)、背而印刷层和背面保护膜5部分组成。
卡基使用的是公安部指定的江苏省惟一一家信用卡摹材生产厂家——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PETG新材料,这种材料有别于以往我国身份证材料的最大特点在于该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
此外,PETG新材料采用新配方和控制技术,易于印刷,热稳定性强,具有防伪造、耐摩擦、抗腐蚀、抗静电等特点。
2.2大小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大小为85.725mm×53.975mm×0.900mm。
2.3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以下简称《居民身份证法》)第3条第1款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本人相片、证件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1)正面证件的正面印有持证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和本人彩色相片等7个登记项日,并印有彩色花纹。
图案底纹为彩虹扭索花纹,颜色从左至有为蓝,紫,红,紫,蓝。
新的身份证还预留了居民指纹信息的区域。
(2)背面证件的背面印有证件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左上角印有围徽图案,中间印有用写意手法绘制的长城图案,周围印有彩虹扭索花纹,中下部印有“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2个登记项目。
我围第二代身份证所有登记项全部采用国家公安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指定制证专用打印机一富士施乐DC2060型和DPCI255型彩色激光打印机印制。
该打印机技术先进,工艺精细,打印出的文字清晰,人像层次丰富,中间调过渡柔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因此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代身份证,便于人们识别。
在5倍以上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下观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背面的登记项整个图文由红、黄、蓝、黑4色墨粉颗粒堆积而成。
2.4号码《居民身份证法》第3条第2款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是特征组合码,采用原居民身份证编号,由18位数字组成。
前6位为地址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2.5照片按照公安部颁发的《居民身份证制证用数字相片技术要求》(GA461.2004),公民申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使用照片必须符合要求。
公安机关使用“身份证照片采集系统”,可以现场为群众拍摄制证照片,居民也可按照规定白行拍摄。
具体要求:(1)规格照片的规格为358像素(宽)x 441像素(高),分辨率为350dpi。
(2)颜色模式颜色模式采用24位RGB真彩色。
(3)压缩方式采用JPEG压缩技术,压缩品质因子70(一般相片的文件容量在14KB一20KB之问),符合ISO DIS 10918—1要求。
(4)一般性要求人像不着制式服装,常戴眼镜的人心佩戴眼镜。
要求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
(5)头像大小及位置人像在相片矩形框内水平居中,照片大小约为1寸(26mm×32mm)。
其中,脸部宽207像素±14像素,头顶发迹距相片上边沿7—21像素,眼睛所在位置距相片下边沿的距离不小于207像素,当头项发际距相片上边沿距离与眼睛所存位置距相片下边沿的距离不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保证眼睛所在位置距相片下边沿的距离不小于207像素,特殊情况下可部分切除耸立过高的头发。
(6)背景及边框背景要求为白色且没有边框。
2.6字体字号(1)正面“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为6号黑.体宇,用蓝色油墨印刷;登记项目中的姓名项用5号黑体字印刷;其他项目则用小5号黑体字印刷;公民身份证号码项(18位阿拉伯数字)使用加粗的5号黑体字,全部用黑色油墨印刷。
(2)背而左上角为国徽,用红色油墨印刷;其右侧为证件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分上下两排排列,其中上排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4号宋体字,下排的“居民身份证”为2号宋体字;“签发机关”、“有效期限”为6号加粗黑体字;签发机关登记项采用“xx市公安局”;有效期限采用“xxxx.xx—xxxx.xx.xx”格式,使用5号黑体字印刷,全部用黑色油墨印刷。
3.防伪特征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生产制作应用了多种防伪技术,其中包括应用了数字防伪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印刷防伪技术。
同时在数字防伪系统采用了加密技术,可防止身份证芯片内存数据信息被非法写人或篡改。
此外,还采用了防伪印刷技术,在不受到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一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可保证至少使用10年。
3.1数字防伪技术第二代身份证还使用了密码技术进行证件防伪,印刷时也使用了防伪技术,数字防伪用于机读信息的防伪,将持证人的照片图像和身份项目内容等数宁化后采用密码技术加密,存入芯片,可以有效防止伪造证件或篡改证件机读信息内容等。
证件信息的存储和证件查询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既可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快速查询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公安机关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刚络互查。
3.2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应用电磁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
和同期或早期出现的接触式识别技术,如条码、磁卡、IC卡等技术不同,RFlD系统的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问不用接触即可完成识别。
具仃使刖方便、快捷的特点,非常适合存公共交通、身份识别等流量达、使用频繁的场合下应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证件防伪等方面。
(I)结构及工作原理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卡(又称电了标签)和读写器两部分。
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双向通信。
射频卡的信息存取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的,主机与射频卡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点,其内嵌芯片除了存储单元、控制逻辑外,增设了射频收发电路。
射频卡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
另外,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
读写器主要由天线、无线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4部分组成。
读写器内的控制模块完成接受、译码及执行读写器命令,控制读写数据,负责数据安全等功能。
控制模块往往要具有很强的处理功能,除了完成控制射频卡工作的任务外,还要实现相互认证、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纠错、出错报警与计算机通信等功能。
(2)生产加工技术我国的第二代身份证使用的是热层压工艺生产的多层复合卡体,使用寿命较长。
热层压生产过程,是将事先按一定方式配放好的聚酯材料(PETG)送入压层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压、加热及冷却,使得各层材料永久性融合为一体。
多层结构使得卡片具有不怕磨损、抗弯曲能力强、读卡稳定等特点。
热层压是身份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之一,主要生产参数有温度、压力及层压时间等。
不同的材料,对层压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而言,制卡材料的层数越多,要求的层压时间就越长。
劳接触式卡的生产配料为5层,即正面保护膜、正面印刷层、中间镶嵌层、背面印刷层和背面保护膜。
层压温度为160C-180C,加压时间约为25s。
中间镶嵌层由中国机动车辆安全鉴定检测中心所属的北京中安特科技有限公司定点生产。
正面保护膜的作用是保护印刷层使其不裸露在最外层,提高卡片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射频卡生产工艺流程为:设计,定稿,制版,印刷,内层制作(芯材,冲孔,填装,埋线,焊接,电焊),配料,层压,切卡,初始化/个人化,终检,包装。
(3)芯片第二代身份证与第一代身份证的差别,从表而上看第一代身份证是纸质塑封式的,第二代身份证是采用多层聚酯(PETG)材料复合而成的单贝卡式的;实质卜最大差别就是第二代身份证具有机读和视读两种功能,而第一代身份证只具有视读功能。
嵌人式微晶:卷片位于正衙的左上角距左侧边缘12mm,距上端边缘12mm。
其机读功能是通过嵌入在身份证中的微晶芯片模块来实现的,该芯片模块是由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和清华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由多个芯片封装集成。
比IC电话卡芯片(12mm×8mm)还小的嵌人式微晶片,大小约为8mm×5mm,这种芯片比普通IC卡芯片更经得住环境考验,可以适应从零下几十摄氏度到四十多摄氏度的温差跨度;其兼容性也非常好,将来可在商场、酒店、机场以及公安系统都能顺利通过机器读取芯片内数据库内容;耐磨性也可以满足天天使用的强度能应付人为或非人为的破坏等。
晶片中储存有居民个人信息,包括身分证表印有的公开信息和用于管理、数字防伪技术的有关信息。
写人的信息可划分安全等级,分区存储,可以与阅读身份证的仪器(射频卡读写器)进行相互认证,通过机读信息进行安全性确认,并实现现代化人口信息管理。
采用这种专用芯片模块的第二代身份证克服了第一代身份证的不能机读、防伪造和防变造性能差等方面的缺陷。
微晶芯片中的信息除了包括上述登记项目外,还包括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情况和换领、补领身份证的记载。
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内储空间比较大,能够储存8MB的信息,为今后的信息开发预留了空问,如将持证人经加密后的生物特征数据(指纹、掌纹、声纹、DNA指纹、虹膜、相貌等)存储在其中,利用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技术来帮助个人身份的鉴定,那将使其身份识别功能大大加强。
第二代身份证一方面适应未来信息化的需要,可以直接与计算机沟通;另一方而,提高了防伪性能,不仅可有效防止伪造、变造,而且能防止制发过程中的内部违法行为。
3.3印刷防伪技术(1)版纹防伪技术版纹防伪技术的设讣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专门的绘图工具由人工刻画;一种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使用的是后者。
计算机软件可以利用精细复杂的花团、线条、缩微文字、浮雕等基本元素制作成多种多样的形态,并可加人多种防伪元素来达到防伪效果。
常见的防伪元素有缩微文字、对印技术、隐形技术和线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