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功率LED封装技术详解(精)

大功率LED封装技术详解(精)

大功率 LED 封装技术关键词: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 , 安装使用简单、体积相对较小的大功率 LED 器件在大部分的照明应用中必将取代传统的小功率 LED 器件。

由小功率 LED 组成的照明灯具为了满足照明的需要 , 必须集中许多个 LED 的光能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 但带来的缺点是线路异常复杂、散热不畅 , 为了平衡各个 LED 之间的电流、电压关系 , 必须设计复杂的供电电路。

相比之下 , 大功率单体 LED 的功率远大于若干个小功率 LED 的功率总和 , 供电线路相对简单 , 散热结构完善 , 物理特性稳定。

所以说 , 大功率 LED 器件的封装方法和封装材料并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小功率 LED 器件的封装方法与封装材料。

大的耗散功率、大的发热量以及高的出光效率 , 给 LED 封装工艺、封装设备和封装材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大功率 LED 芯片要想得到大功率 LED 器件 , 就必须制备合适的大功率 LED 芯片。

国际上通常的制造大功率 LED 芯片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加大尺寸法。

通过增大单体 LED 的有效发光面积和尺寸 , 促使流经 TCL 层的电流均匀分布 , 以达到预期的光通量。

但是 , 简单地增大发光面积无法解决散热问题和出光问题 , 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光通量和实际应用效果。

②硅底板倒装法。

首先制备出适合共晶焊接的大尺寸 LED 芯片 , 同时制备出相应尺寸的硅底板 , 并在硅底板上制作出供共晶焊接用的金导电层及引出导电层(超声金丝球焊点 , 再利用共晶焊接设备将大尺寸 LED 芯片与硅底板焊接在一起。

这样的结构较为合理 , 既考虑了出光问题又考虑到了散热问题 , 这是目前主流的大功率 LED 的生产方式。

美国 Lumileds 公司于 2001年研制出了 AlGaInN 功率型倒装芯片 (FCLED结构 , 其制造流程是:首先在外延片顶部的 P 型 GaN 上淀积厚度大于 500A 的 NiAu 层 , 用于欧姆接触和背反射 ; 再采用掩模选择刻蚀掉 P 型层和多量子阱有源层 , 露出 N 型层 ; 经淀积、刻蚀形成 N 型欧姆接触层 , 芯片尺寸为 1mm1mm,P 型欧姆接触为正方形 ,N 型欧姆接触以梳状插入其中 , 这样可缩短电流扩展距离 , 把扩展电阻降至最小 ; 然后将金属化凸点的 AlGaInN 芯片倒装焊接在具有防静电保护二极管 (ESD的硅载体上。

③陶瓷底板倒装法。

先利用 LED 晶片通用设备制备出具有适合共晶焊接电极结构的大出光面积的 LED 芯片和相应的陶瓷底板 , 并在陶瓷底板上制作出共晶焊接导电层及引出导电层 , 然后利用共晶焊接设备将大尺寸 LED 芯片与陶瓷底板焊接在一起。

这样的结构既考虑了出光问题也考虑到了散热问题 , 并且采用的陶瓷底板为高导热陶瓷板 , 散热效果非常理想 , 价格又相对较低 , 所以为目前较为适宜的底板材料 , 并可为将来的集成电路一体化封装预留空间。

④蓝宝石衬底过渡法。

按照传统的 InGaN 芯片制造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出 PN 结后 , 将蓝宝石衬底切除 , 再连接上传统的四元材料 , 制造出上下电极结构的大尺寸蓝光 LED 芯片。

⑤ AlGaInN 碳化硅 (SiC背面出光法。

美国 Cree 公司是全球唯一采用 SiC 衬底制造 AlGaInN 超高亮度 LED 的厂家 , 几年来其生产的 AlGaInN/SiCa芯片结构不断改进 , 亮度不断提高。

由于 P 型和 N 型电极分别位于芯片的底部和顶部 , 采用单引线键合 , 兼容性较好 , 使用方便 , 因而成为 AlGaInN LED 发展的另一主流产品。

2、功率型封装功率 LED 最早始于 HP 公司于 20世纪 90年代初推出食人鱼封装结构的 LED, 该公司于 1994年推出的改进型的 Snap LED 有两种工作电流 , 分别为 70mA 和150mA, 输入功率可达 0.3W 。

功率 LED 的输入功率比原支架式封装的 LED 的输入功率提高了几倍 , 热阻降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瓦级功率 LED 是未来照明器件的核心部分 , 所以世界各大公司都投入了很大力量对瓦级功率 LED 的封装技术进行研究开发。

LED 芯片及封装向大功率方向发展 , 在大电流下产生比φ5mmLED 大 10~20倍的光通量 , 必须采用有效的散热与不劣化的封装材料解决光衰问题 , 因此 , 管壳及封装是其关键技术 , 目前能承受数瓦功率的 LED 封装已出现。

5W 系列白色、绿色、蓝绿色、蓝色的功率型 LED 从 2003年年初开始推向市场 , 白光 LED 的光输出达 187lm, 光效为 44.3lm/W。

目前正开发出可承受 10W 功率的 LED, 采用大面积管芯 , 尺寸为 2.5mm2.5mm, 可在 5A 电流下工作 , 光输出达 200lm 。

Luxeon 系列功率 LED 是将 AlGaInN 功率型倒装管芯倒装焊接在具有焊料凸点的硅载体上 , 然后把完成倒装焊接的硅载体装入热衬与管壳中 , 键合引线进行封装。

这种封装的取光效率、散热性能以及加大工作电流密度的设计都是最佳的。

在应用中 , 可将已封装产品组装在一个带有铝夹层的金属芯 PCB 板上 , 形成功率密度型 LED,PCB 板作为器件电极连接的布线使用 , 铝芯夹层则可作为热衬使用 , 以获得较高的光通量和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 , 封装好的 SMD-LED 体积很小 , 可灵活地组合起来 , 构成模块型、导光板型、聚光型、反射型等多姿多彩的照明光源。

超高亮度 LED 作为信号灯和其他辅助照明光源应用时 , 一般是将多个Φ5mm 封装的各种单色和白光 LED 组装在一个灯盘或标准灯座上 , 使用寿命可达到 10万小时。

2000年已有研究指出,Φ5mm白光 LED 工作 6000h 后 , 其光强已降至原来的一半。

事实上 , 采用Φ5mm白光 LED 阵列的发光装置 , 其寿命可能只有5000h 。

不同颜色的 LED 的光衰减速度不同 , 其中红色最慢 , 蓝、绿色居中 , 白色最快。

由于Φ5mm封装的 LED 原来仅用于指示灯 , 其封装热阻高达 300℃ /W,不能充分地散热 , 致使 LED 芯片的温度升高 , 造成器件光衰减加快。

此外 , 环氧树脂变黄也将使光输出降低。

大功率 LED 在大电流下产生比Φ5mm白光 LED 大 10~20倍的光通量 , 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散热设计和采用不劣化的封装材料来解决光衰问题 , 管壳及封装已成为研制大功率 LED 的关键技术之一。

全新的 LED 功率型封装设计理念主要归为两类 , 一类为单芯片功率型封装 , 另一类为多芯片功率型封装。

(1功率型 LED 的单芯片封装1998年美国 Lumileds 公司研制出了 Luxeon 系列大功率 LED 单芯片封装结构 , 这种功率型单芯片 LED 封装结构与常规的Φ5mmLED 封装结构全然不同 , 它是将正面出光的 LED 芯片直接焊接在热衬上 , 或将背面出光的 LED 芯片先倒装在具有焊料凸点的硅载体上 , 然后再将其焊接在热衬上 , 使大面积芯片在大电流下工作的热特性得到改善。

这种封装对于取光效率、散热性能和电流密度的设计都是最佳的 , 其主要特点有:①热阻低。

传统环氧封装具有很高的高热阻 , 而这种新型封装结构的热阻一般仅为 14℃ /W,可减小至常规 LED 的 1/20。

②可靠性高。

内部填充稳定的柔性胶凝体 , 在 40~120℃时 , 不会因温度骤变产生的内应力使金丝和框架引线断开。

用这种硅橡胶作为光耦合的密封材料 , 不会出现普通光学环氧树脂那样的变黄现象 , 金属引线框架也不会因氧化而脏污。

③反射杯和透镜的最佳设计使辐射可控 , 光学效率最高。

在应用中可将它们组装在一个带有铝夹层的电路板 (铝芯 PCB 板上 , 电路板作为器件电极连接的布线用 , 铝芯夹层则可作为功率型 LED 的热衬。

这样不仅可获得较高的光通量 , 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单芯片瓦级功率 LED 最早是由 Lumileds 公司于 1998年推出的 Luxeon LED, 该封装结构的特点是采用热电分离的形式 , 将倒装片用硅载体直接焊接在热衬上 , 并采用反射杯、光学透镜和柔性透明胶等新结构和新材料 , 现可提供单芯片 1W 、3W 和 5W 的大功率 LED 产品。

OSRAM 公司于 2003年推出单芯片的 Golden Dragon 系列 LED, 其结构特点是热衬与金属线路板直接接触 , 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 , 而输入功率可达 1W 。

(2功率型 LED 的多芯片组合封装六角形铝衬底的直径为 3.175cm(1.25英寸 , 发光区位于其中央部位 , 直径约为0.9525cm(0.375英寸 , 可容纳 40个 LED 芯片。

用铝板作为热衬 , 并使芯片的键合引线通过在衬底上做成的两个接触点与正极和负极连接。

根据所需输出光功率的大小来确定衬底上排列管芯的数目 , 组合封装的超高亮度芯片包括 AlGaInN 和AlGaInP, 它们的发射光可为单色、彩色 (RGB、白色 (由 RGB 三基色合成或由蓝色和黄色二元合成。

最后采用高折射率的材料按照光学设计形状进行封装 , 不仅取光效率高 , 而且还能够使芯片和键合的引线得到保护。

由 40个 AlGaInP(AS芯片组合封装的 LED 的流明效率为 20lm/W。

采用 RGB 三基色合成白光的组合封装模块 , 当混色比为 0:43(R0:48(G:0.009(B时 , 光通量的典型值为 100lm,CCT 标准色温为 4420K, 色坐标 x 为 0.3612,y 为 0.3529。

由此可见 , 这种采用常规芯片进行高密度组合封装的功率型 LED 可以达到较高的亮度水平 , 具有热阻低、可在大电流下工作和光输出功率高等特点。

多芯片组合封装的大功率 LED, 其结构和封装形式较多。

美国 UOE 公司于2001年推出多芯片组合封装的 Norlux 系列 LED, 其结构是采用六角形铝板作为衬底。

Lanina Ceramics 公司于 2003年推出了采用公司独有的金属基板上低温烧结陶瓷 (LTCC-M技术封装的大功率 LED 阵列。

松下公司于 2003年推出由 64只芯片组合封装的大功率白光 LED 。

日亚公司于 2003年推出超高亮度白光 LED, 其光通量可达 600lm, 输出光束为 1000lm 时 , 耗电量为 30W, 最大输入功率为 50W, 白光LED 模块的发光效率达 33lm/W。

我国台湾 UEC(国联公司采用金属键合(MetalBonding 技术封装的 MB 系列大功率 LED 的特点是 , 用 Si 代替 GaAs 衬底 , 散热效果好 , 并以金属粘结层作为光反射层 , 提高了光输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