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演讲稿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演讲稿

《感恩于心,感怀于行》演讲稿尊敬的xxxxx我是来自07级计算机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于心,感怀于行》。

水滴感激大海,因为大海让它永不干涸,花朵感激绿叶,因为绿叶使它如此艳丽;小鸟感激蓝天,因为蓝天任它自由翱翔??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尚且知道感恩,那我们岂不更应该学会感恩,常怀感恩吗?“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当国家把第一笔助学金发放到我的手里时,我便记住了那一刻。

当时,我以一颗激动的心感受着国家对我们的关爱。

伟大的祖国从来就没有忘记过我们这些需要她帮助的贫困孩子,她以自己宽大的双手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在她温暖的怀抱中感受着她那无尽的爱。

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要感恩于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于社会,因为它给予我们安定的生活环境,感恩于自然,因为它给予我们无私地爱,感恩?感恩于社会吧,在风平浪静的今天,没有战火,没有硝烟,有的只是安宁的社会和仁义的国家。

看不到伊拉克的战火,看不到阿拉伯人的哭泣,看到只有这充满欢乐的社会。

感恩于政府吧,它是一个和平、稳定,并且蓬勃发展的政府,它曾领导人们摆脱压迫,真正站起来;它曾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使人们开始富强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2007年,它颁布了令所有中职生欢呼的助学金政策。

感恩于老师吧,是他们为我们辛辛苦苦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老师,光有补助金,又有什么意义呢?文化课老师教给我们基本的知识,专业课老师教给我们日后在社会立足的本能。

感恩于父母吧,是谁为我们准备早餐,是谁为我们的冷暖担心,是谁为我们在冬天准备棉被,是谁在夏日为我们打摇着薄扇,是父母啊,无私地奉献,毫不所取,不求回报。

在此,我要感谢国家,是他们给了我安心学习的机会,让我不再为家庭的经济状况而烦恼,是他们让我有了积极的心态,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是他们激励我在理想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勇敢地挑战自我。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亲爱的老师,是他们给我知识的甘甜雨露,是他们的辛勤培育托起了我美好的明天。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享受了来自祖国母亲的温暖与关怀,我们更不要忘了我们的责任。

曾经见过这样一句话“最大的罪恶是无条件的获取。

”当我拿到助学金时,我明白我要肩负起一个崇高的使命,那就是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篇二: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总结书德育课程《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总结书学院:应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1125 美好的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感恩的心,需要美好生活来滋养。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担当责任,才能学会自立,才会懂得回报,回报亲人,回报社会。

正因如此,一首流行歌曲《感恩的心》才会唱遍大江南北,正是如此,西方的美国和加拿大才会把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传统的法定节日——感恩节。

本次课程让我们明白: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一定要学会感谢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毕生的爱和奉献。

我们还要学会感谢老师,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启蒙人,老师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给了我们飞翔的翅膀,给了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给了我们放飞世界的希望。

本次课程还让我们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那么,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感恩的内涵,还要拓宽感恩的外延。

对父母、老师固然要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胸有大恩的人,因为他们在我们心里的地位比较特殊。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感恩世界的多彩,社会的和谐,生活的美好,祖国的强大;学会感谢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对手,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同学们,有几句歌词说得好:“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让我们珍惜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吧,今天,我们有幸,全校师生共聚于此,感受“感恩教育”带来的巨大震撼。

同学们,水有源,树有根,做人应怀感恩心。

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从今以后,常怀一棵感恩之心,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于心,感谢于行”。

“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

让我们记住今天这个值得感谢的日子吧,也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将一颗感恩得心把感恩付诸与实际行动。

对于父母,一声甜甜的称呼,一杯暖茶,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点细微的进步,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对于老师,一句精彩的问题回答,一次认真的作业书写,一次独立的考试,一节安静的晚自习,一次尽心尽力的卫生值日,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感恩。

谢谢大家!2012年12月篇三: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感恩于心回报于行——记吉祥花园中学2015届毕业生感恩母校赠匾活动7月2日上午,吉祥花园中学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刚毕业的初三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

为感谢学校的培育、关爱之恩,学生自发向学校赠送“不忘母校恩永记师生情”“桃李满天下雨露润春华”两块牌匾。

学校组织了简洁隆重的赠匾仪式。

仪式由副校长巩利军主持。

家长代表作了真诚的讲话,向学校及初三全体教师送上了诚挚的谢意,随后与孩子们一起向学校赠送感恩匾并合影留念。

校长杨勰接受赠匾后代表学校对毕业同学与家长表示感谢,他说:“小小牌匾凝聚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对教师的感激”,表示“学校承载着社会与家长的重托和期望,展望未来,吉祥花园中学一定会成为一所令人民满意的学校”,祝毕业同学金榜题名。

最后,巩利军副校长还号召参加仪式的初一、初二学生要努力学习,以2015届毕业生为榜样,奋勇争先,做一名优秀的初中生。

篇四: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作者:杜雪丽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1期【活动背景】天镜之星是我校特有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每月都有一个主题。

十一月争创的阳光笑笑奖的主目的要是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实施过程】1.学习细则,正确认识在月初的第一周晨会和班队课上学习阳光笑笑奖的争创细则:学会手语歌《感恩的心》;坚持每天为父母做贴心事(例如,捶背、倒茶、分担家务、自己理书包、叠被子、整理房间等);举行“难忘瞬间分享会”,交流家人疼爱自己的亲情故事;父母填写“感恩在行动反馈单”。

月底在板报中展出优秀评价单。

当然,仅仅让学生了解争创的要求还不够,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不能为了争创而应付。

因此,每一项细则的执行和考评都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例如,学会手语歌这个要求全班学生在音乐课和活动课上学习都能学会,但学会不是目的,应该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以及明确学会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要唱给谁听,我为什么要唱歌给他们听,他们为我付出了什么。

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些,活动才有意义。

2.每周一个主题,强化行动第一周主要是学会手语歌,懂得感恩。

在第一周的周五进行考核,每个学生都会演唱,然后交流家人,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谈一谈这首手语歌可以表演给哪些人听,在班级内掀起一股感恩潮。

第二周开展“一日小当家”主题活动,让学生坚持每天为父母做贴心事。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会扫地、拖地、叠被子,再学会洗衣、择菜、洗碗,最后学会给父母捶背,帮父母招待客人。

并将每日学会的一件事让父母记录在“一日小当家反馈卡”上,然后在班级里开展“小当家技能比赛”,评比表现优秀者。

第三周召开班队会,学会感恩,分享我的亲情故事,制作孝心卡片。

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每天为自己做了哪些事,然后用几句话将今天的感受记录下来,最后通过一周的观察体会和回忆过去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写出自己最受感动的亲情故事,在班内交流,并让全班同学谈谈自己今后应当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升华感恩之心。

最后请学生制作孝心卡,将要对父母表达的感谢话语和自己今后的承诺记录下来,送给父母,以示感谢。

第四周继续坚持落实行动,父母参与反馈。

第四周的周四下发“感恩在行动反馈单”给学生家长,根据学生一个月的行为习惯,体贴父母,做家务等的情况给予学生公正真实的反馈,周五时全班展示每一个学生得到的反馈,然后将表现好的学生的反馈单布置在黑板报上,并全班投票选出本月的争创活动获胜者。

3.学会感恩,奉献自己的爱心结合学生对父母的关爱的理解,让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以及社会上一些关心、帮助和爱护自己的事,学会懂得感恩,并通过日行一善的形式来奉献自己的爱心。

这些小事可以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是周末去做义工,可以是帮助受伤的同学整理书包,最后通过小报的形式,展示大家做过的善事,弘扬感恩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亮点呈现】1.在生活中懂感恩从生活细节中观察记录和“一日小当家”活动入手,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悟来自父母的关爱,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进而懂得教师同学和朋友对自己的付出和帮助,通过暖心话、孝心卡、小报墙表达心中的感恩,感悟生活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行动中内化精神仅仅明白父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恩惠只是最浅层次的理解。

通过具体的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助人者的艰辛和父母老师的立场,从而在深层次地挖掘他人精神品质和行动力量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回报他们,进而产生要将这种爱传递下去的强大动力,通过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家庭和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周周主题系列化,来源于已定规则而又不拘泥于内容每周都有明确的目标,注重在活动中的体会师生、家校之间的互动,将一条条死板的规则转化为学生要参与的实践活动,并拓展到学校和社会层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为何要感恩,在家长和教师的反馈中懂得自己小小的行动就能让他们感动。

这样的系列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爱的理解,促进他们表达爱的强烈情感,他们将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人的爱,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表达空洞的心得体会。

【反思提升】1.重视情感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当然。

对幸福的来之不易,他们缺少感受、体验;对别人的辛勤付出,他们缺乏感谢之情和感恩之心。

面对社会转型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通过在课堂中渗透,在争创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引导他们常怀一份感谢之情和一颗感恩之心,真诚地努力回报别人的付出,并将爱心传递下去。

那样,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2.知行合一,回归生活德育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应从实际生活着手,于细微处育人,在实践中感悟,在总结中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