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狼》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狼》


赏析一:写屠夫杀狼,表现屠夫的勇敢警觉。这是故事的 高潮和结局。
17
局部探究
赏析二:狼的一走一留,“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 到了极点,写出了狼的狡诈阴险,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直到狼“顷刻两毙”,读者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赏析三:“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狼另有图谋并
牵制屠夫;“意将隧入以攻其后”表现出狼迂回包抄的狠毒; “数刀毙之”“亦毙之”充分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果断。
4.辨析词意: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5
整体感知
读顺句子
熟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 不中断。 注意下面两个句子的读法: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6
整体感知

7
局部探究
赏析句子 1.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 狼,缀行甚远。”
18
局部探究

19
局部探究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 增笑耳。”
赏析一:作者发表评论,点明故事的主题。 赏析二:结尾仅20字,从实到虚,将主题升华到一个 新的高度,寓意丰富而深刻。
20
局部探究
赏析三: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狼一样
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幻想,不能妥协退让,要
赏析三:“恐”“顾”“奔”“倚”“弛”“持”——一
连串的动词写出了屠夫在紧张险恶的环境中还能保持清醒的头 脑,设法与恶狼斗争。
15
局部探究

16
局部探究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 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 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3
局部探究
3.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赏析一:写屠夫御狼,表现屠夫的判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 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14
局部探究
赏析二:狼穷追不舍,屠夫在情急之中迅速占据有利地势, 人与狼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
赏析一:写屠夫惧狼,表现了屠夫的迁就退让。这是故事 的发展。
11
局部探究
赏析二:狼得骨而不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现了狼的 凶恶贪婪、步步紧逼。
赏析三:描写细腻、生动,“投”“复投”表现了屠夫的
一再退让;“并驱如故”——不仅表现了狼的贪得无厌,而且 表现出狼懂得配合作战。
12
局部探究
屠 户 与 狼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1
局部探究
22
局部探究
人物分析
课文在塑造屠户这一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 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惧”“大窘”“恐”“悟”;动作描写: “投” “奔”“倚” “暴”“劈”,“转视”“断”等 。 屠户的性格在不断发展,开始他是惧怕、妥协、退让,随 着狼的步步紧逼,他决心与狼拼搏,最后终于杀死两狼。一个
27
谢谢观看!

蒲松龄
新课导入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2
整体感知

3
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zhuì
xīn
shàn

xiá
xiá
4
整体感知
读懂词义
1.指出用法:止( 2.理解词意:去( 3.理解词意:少时( ) ) 犬( 股( )顷刻( ) ) 洞( 盖( )变诈( ) ) 隧( 耳( )几何( ) ) )
有勇有谋的屠户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启示。
23
总结拓展
课文解读
24
总结拓展
拓展问题: 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 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25
作业设计
展开想象,将本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改变故事
的结局。
26
板书设计

蒲松龄
遇 狼 屠户
(贪婪、凶残、狡诈)杀 御惧(机智勇敢)
赏析一:写屠夫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 是故事的开端。
8
局部探究
赏析二:文章开门见山,写两狼追一人,揭示了当时屠户 的险恶处境,扣人心弦。
赏析三:文章言简意赅,开门见山,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 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9
局部探究

10
局部探究
2.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并驱如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