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校外教育及教学的基本理解
校外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
校外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活动,由来已久,而校外教育概念的提出却远远滞后于其形式的发
展和内容的丰富。
(一)、校外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苏联的经验,明确了校外教育这个概念。
经过五十多年(从1956年算起)的发展,校外教育的概念越来越明晰。
近年来,我国校外教育工作者和一些学者都对校外教育的概念
进行了论述,他们的达成的共识性观点体现在:1、校外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或中小学生;2、活动是校外教育的载体,强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3、校外教育是利用课余和学校以外时间开展活动的;4、校外教育是由校外教育机构或其他社会文化教育单位来领导和组织的。
内涵是对校外教育概念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诠释。
1、广义的校外教育机构包括众多专门性的机构和场所,具有广泛性、长期性等特征。
狭义的校外教育就是指通常的以青少年学生
为主要对象的各种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
我们少年宫就属于此类。
2、校外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学生,与学校不同的是,此类对象具有可选择性,他们可以选择场所、选择专业、选择时间等。
3、校外教育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培养目标。
总目标和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体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
要的人的总体要求。
具体培养目标有别于学校教育:一是侧重个性
品质的培养,关注青少年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
才能的发展;二是寓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更为注重青
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道德行为的塑造;三是强调教育与实
际生活有机结合,以社会为舞台,活动空间更广阔;四是关注青少年学生的闲暇生活,将教育与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校外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1、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校外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校外教育是在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前提下,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使少年具有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劳动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形成一定能力,具有一定素质,使他们有一定的爱好、兴趣和特长。
3、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师资上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4、校外教育以家庭教育为起点,与社会教育相融合,是青少年进行实践体验和心灵解放的生命之舟。
特点:
活动是校外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它是以学生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实践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通过活动,把经过选择的文化传递给少年儿童,是他们在活动中,吸取各种有益的知识,积极向上,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健康成长。
此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校外教育的特点。
1、民主性。
教育民主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
法国著名教育家米阿拉雷指出:“教育的民主化现已成为几乎所有教育革新和教育改革的一项固有的目标。
教育民主化是目前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
个基本趋势。
”校外教育民主主要是“机会均等”和“关系平等”,要实现校外教育的普及化和均衡性。
2、开放性。
开放办学模式,拓宽发展空间;开放组织形式,拓
宽成长空间;开放知识系统,拓宽信息空间。
3、地域性。
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在活动场所半径范围内方便学生和家庭,这就决定了校外教育种类、结构、层次、内容、形式和方法。
4、体验性。
校外教育是一种体验教育,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体验是孩子的食粮,是培养生存能力的基础;体验是孩子获得
真实感受、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原动力。
5、主体性。
校外教育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其着眼点
是让孩子学会学习,突出个性培养,注重以孩子为主体,培养孩子
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自由选择,自主发展。
6、校外时光每年有180多天,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和支配这
些业余时间,学会休闲与发展,校外教育责无旁贷。
(三)、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校外教育的活动种类包括:品德和素质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实践活动等。
从性质上划分包括:
兴趣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阵地开放活动。
1、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形式:内容有科技活动小组,文化艺术
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
项目的设置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不要贪大求全;二要有前瞻性,要注意品牌和规模,切忌盲目。
形式:在学习方式上,是体验学习和探索学习;在项目类型上,含专
项小组活动和专项团队活动。
2、群众性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群众性活动的种类包括:群众性
思想教育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少先队活动与少先队工作。
其内
容和形式包括:集会型群众活动(主题性集会、纪念性集会、联欢会、见面会、座谈会),展览,参观考察活动,夏(冬)令营,节
假日活动,竞赛活动,爱好者俱乐部,社会实践基地。
3、阵地开放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游戏、游艺活动,表演性活动,视听性活动,阅读和读书辅导性活动,展览会和画廊。
(四)、高素质校外教师的要求
三方面要求:
1. 首先是业务上的专家,是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行家里手。
大部分
应该是骨干教师,部分是学科带头人,是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头羊,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部分要成为名师、教育专家,有一定
的知名度。
2. 要成为部门的管家,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随着招生人数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聘教师的增多,业务管理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内容
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3. 要成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能手。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识到培训是基础,活动才更具生命力,更具活力,反过来可以促
进培训的发展和培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