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研究报告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研究报告

四、抗震设防依据
一般情况下采用抗震设防烈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抗震设防区划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2020/11/7
34
五、 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措施
建筑类别不同,抗震设防标准也不同。 1.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该标准主要以地震中和地震后房屋的损坏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的程度大小,将建筑分成4个抗震设防类别。
2020/11/7
30
§2、 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
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可用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曲线来说明。
1.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2.地面运动的周期 3.强震的持续时间
2020/11/7
31
3-2. 地震作用
一、特点:是惯性力,与 质量m、结构的动力特简性称(为结:构“的小
自振周期)及地面运动有关。
w0 = v02 /1600 确定的风压值; 可参考荷载规范。
对于特别重要和对风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 基本风压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在进行舒适度计算时,取重现期为10年的风压 值。
2020/11/7
5
二、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 风速由地面出为零沿高度逐渐增大,不同
地表面粗糙度使风速沿高度的增大梯度不同 ;荷载规范将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 类。其值可有荷载规范查得。
在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 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2020/11/7
37
三、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结构抗震验算
基本概念: 地震作用与地震作用效应 地震作用:是指地面震动在结构上产生动力荷载,俗称为地震荷 载。 注意:是间接作用
地震作用效应:地震作用产生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结构动力特性: 结构的自振周期、阻尼、振型等。 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的 位移、速度、加速度 及内力和变形 。 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是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2020/11/7
36
3.地震作用
甲类:地震作用计算以及抗震构造措施均应高于本地区的设防烈 度。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乙类: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构造措施按高一度处理。 丙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和构造处理。 丁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可适当降低构造措施要求。 (6度时不降低)
2020/11/7
29
近年来国际上大地震: (1)印度大地震,2001年1月26日上午8时46分,印度西 北部古吉拉特邦,地级7.9级。
(2)美国加州北岭地震,1994年1月17日,7.0级, 2400栋建筑被毁,多处高架公路桥受损,死亡61人,伤 7300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亿美元。
(3)日本阪神地震,1995年11月17日,7.2级,22万栋 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死亡6348人,伤4万人,经济损失 1000亿美元。

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

抗震措施。
丙类 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度的要求
丁类 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 不应降低
较小乙类建筑:工矿企业的变电所、空压站以及城市供水水源的泵房等。
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简化的底部剪力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本科生学习内容
2020/11/7
4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研究报告
wk 为风荷载标准值
z 为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
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o 为基本风压
2020/11/7
4
一、 基本风压w0: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 定,基本风压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离
地10m高,统计所得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 大风速 v0(m/s) 为标准,一般按
zf(H i,H ,Ty) pH e i/H 振型系
2020/11/7
14
脉动增大系数
2020/11/7
15
周期的近似计算
2020/11/7
3.2 风荷载16
脉动影响系数
2020/11/7
17
平均风压与波动风压
2020/11/7
பைடு நூலகம்18
五. 总体风载与局部风载 1. 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上承受风力的 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通常 按x、y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计算总风荷 载。
算。
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
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等
2020/11/7
33
三、抗震设防范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必需进 行抗震设计。
规范适用于6-9度地区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超过9度的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产生地面运 动,并通过房屋基础影响上部结构,使结 构产生的动态作用,这就是地震作用。地 震波会使房屋产生竖向振动和水平振动, 一般对房屋的破坏主要是由水平振动造成 的,因此设计中主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只有震中附近的高烈度区或竖向振动会产 生严重后果时,才同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2020/11/7
6
1)在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地面 空旷,空气流动几乎无阻挡物(A 类粗糙度),风速随 高度的增加最快;
2) 在中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B 类粗糙度),风速 随高度的增加减慢;
3)有密集建筑物的大城市市区(C 类粗糙度),风速随 高度的增加缓慢;
4)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D 类
2020/11/7
23
12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和商务大楼,自楼梯间相接
处分裂,东侧楼6层以下全部塌陷,并向东侧倒在
邻房4层楼公寓上。西侧楼5层以下全部倒塌,并
向西倾倒在另一栋大楼上,柱间距介于8米到10
米,且柱子数量偏少。
2020/11/7
24
16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大楼。地震时其中一栋倾倒,靠在呈L型平面大楼 上,柱间距7至10米。造成倾倒的原因是底层柱子数量少,间距太大。
体型系数ms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
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 时宜通过风洞试验确定。
2020/11/7
12
(3)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某个局部表面的 作用时,要采用局部风荷载体型系数,用
于验算表面围护结构及玻璃等强度和构件 连接强度。
檐口、雨蓬、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 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
2020/11/7
21
作业
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8层结构,层高 均为5m, 高度为40m,假定H/B=2,平面尺 寸见下图,风向垂直从右向左。已知基本 风压为0.5,建筑场地C。计算在风荷载作 用下各层的线荷载分布。标注的尺寸单位 均为厘米,周期按经验公式。
2020/11/7
22
§3-2. 地震作用
2020/11/7
38
地震作用的简化: 地震作用简化为三个方向:两个水平方向,一个竖向。
一般分别计算三个方向的地震作用。
2020/11/7
39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计算方法
确定性方法
非确定性方法——随机振动分析
静态分析(最不利状态分析)
动态分析(全过程时程分析)
等效静力法
反应谱理论 弹性全过程分析 弹塑性全过程分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上面标准作了修改。
设 甲类 防 乙类 分 丙类 类 丁类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抗震次要建筑
2020/11/7
35
2.抗震设防措施
抗震措施:除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 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震不坏,中震可修,
二、 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大震不倒”。
1.总目标: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
减轻经济损失。
具体通过“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的抗震设计
方法实现。
2.“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
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
数ms不宜小于-2.0。设计建筑幕墙时,应按
有关的标准规定采用。
2020/11/7
13
四、风振系数bz: 风的作用是不规则的,实际建筑是在平均
侧移附近摆动。当房屋结构 H>30m 且
H/B>1.5时,需考虑振动的影响。
z
1 z z
f(0T12,Ty,pZeo)ne 脉动增大
f(H,H/B,Ty,p Zeo)n e脉动影响系
2020/11/7
25
2020/11/7
26
开滦煤矿医院,五层砖混结构(局部七层),仅西部转角残存 。
2020/11/7
27
唐山地区交通局,砖混结构的三层办公楼遭到破坏。(此处为唐山地震重点 保护遗迹之一。)
2020/11/7
28
1、目前的地震形势
地震的发生有间歇性。一段时间内发生较频繁,一段时间内较平静。 我国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
抗震构造措施:一般不须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 各种细部要求。
甲类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
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抗 乙类 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

要求;当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
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