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施工技术交底
1、 施工机械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由于土方量较大,根据施工机械生产率进行计算,
同时由于采用分步分层开挖, 根据总的施工进度安排, 为了确保计划目标的完成, 每天必须确保出土量在 3500 立方米左右,在配备以下施工机械的同时,视实际 情况对挖机的型号、数量进行及时调整。
pc-200 挖掘机 4
同时为了确保土方外运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证工程挖土的进度、 质量,土方
施工时必须配备足够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到场组织施工。
2、土方开挖工程概况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主楼基坑开挖深 4m 。
3、土方开挖顺序
本工程按施工顺序为 1#-4# 主楼==》1#-4# 主楼之间的地库基础 ==》自南向
西分层开挖。
4、工程桩的保护措施: 本工程 7#楼采用冲抓灌注桩。
当土方开挖至桩顶标高时, 对工程桩进行定位放样,坑中坑挖土采用小挖机轻挖,桩位周边300mn 范围内采 用人工挖土,保证工程桩的桩身质量。
5、出土口部位土方开挖: 出土口附近土方高差不得超过 1.5 米,土方采用逐层 分段开挖,喷锚施工完成 48 小时内用塘渣进行回填,分层压实作为出土通道。
整个挖土工作完成时, 临时道路坡口处土方, 采用长臂的挖机进行挖土, 直接挖
6、土方开挖要求:
结合场地实际条件基坑土方开挖由东向西面进行。
严禁 基坑四周 8米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15K pa 在土方开挖 过程中必须与喷锚施工配合, 按围护施工要求进行分层、 分段开挖, 逐层逐段交 叉平行作业,不能超挖,以避免产生基坑壁坍塌事故。
②挖土次序严格遵守“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根据 后浇带分区开挖,分段长度不超过 15 米。
在施工程序上做到边开挖边支护,分 层开挖,分层支护。
土方开挖必须和支护施密切配合,严禁超挖。
前层护坡混凝 土完成 24 小时以上,方可进行下一层边坡面的开挖。
挖土至基础板底标高 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砼垫层, 垫层延伸至围护结构边, 并抓紧施工承台及基础底板。
pc-120 小挖掘机 2
自卸车 10
辆,同时视运距及时调整。
到设计标高,边挖边退。
出土口坡道坡度小于 10%,宽度 8m 。
®、根据基坑围护方案, 将
土方堆放于基坑四周。
®、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按基础施工图与地下室结施图进行,当结施图与基护剖面图中所示的基底标高有出入时,以结施图为准,并及时通知有关各方。
7、基坑护栏:
基坑坑边设置黑黄相间双色钢管1.2M 以上的双层围栏,立杆间距不得超过
2 米,并悬挂醒目标识,上下基坑设扶梯搭设宽1.2 米钢管扶梯设扶手,坡度不大于35 度。
基坑周边防护栏杆示意图 (单位:mm )
8、土方开挖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
1遵守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按照工程监理要求的检验程序、项目,进
行质量过程控制,作好自检、预检和隐蔽工程验收,并交验各种资料,填报各种 报表。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责任制,作好各级质量交底。
2开挖表高允许偏差-50mm 长度宽度+500、-50mm.
3开工前要熟悉图纸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
4施工要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及时控制开挖标高。
5土方开挖过程中,按照设计图纸布置监测点,每天进行监测,若出现围护
体变形过大或变形发展速率过快, 应立即停止相应范围的土方开挖,必要时采取 回填措施或在坑2000 踢脚板宽200 .
_____ 二 / 黑黄漆相
间@100 注:基坑临边防护除用钢管作栏杆外还要用密目网或踢
脚板(多层板)做挡板。
栏杆
黑黄漆相间@400
0 0
踢脚板可采用
多层板或竹胶
板制作 -----
/
/ 2000
注:如果现场狭窄受环境条件限制,
栏杆离基坑边沿不得小于500。
底设一排松木桩以控制围护体的变形发展。
6 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7 机械挖土过程中,支护施工单位要配备足够的工人,随时配合清桩修坡,上部配备足够施工人员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
这种方法即可一次交成品,确保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降低工程成本。
反梁、承台的开挖必须按设计要求人工进行,用吊机吊运,不得破坏原土。
8认真执行项目部指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
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土方工程竣工后及时作好有关资料。
9、土方开挖安全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
认真编制好切实可行的基坑排水和土方开挖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应急措施,并及时报请建设单位,并由其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方案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由业主在施工过程对周边道路的变形与沉降进行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分层挖土方的施工进度与土钉墙喷锚支护施工紧密结合,必须在每层土钉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挖下一层土。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2、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 米。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 米。
在挖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
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施工机械不得撞击护坡。
3、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事故。
4、挖土司机视线不清时应配置专职指挥,挖土机的把杆旋转区域严禁站立
其他人员施工。
5、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
门口的保洁工作。
6、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水龙头、排水沟、集水池,出场时必须冲洗
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7、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要执行现场施工用电规定,
非专业人员禁止动用机电设备,要经常检查供电线路、闸箱、机电设备的完好和绝缘情况,供电线路要架空或埋入地下,防止机械碰压。
8、为预防边坡塌方,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
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1.0m 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
9、基坑四周要搭设防护栏,人员上下搭设钢管直梯。
10、尽量选择噪声低、振动小、公害小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减少对现场
周围居民的干扰,各种机械作业时尽量减少噪声。
10、土方开挖与围护施工协调配合管理措施
1、在围护施工与土方开挖前双方协调各自施工计划及进度安排。
2、明确各自施工工作面有利于下一道工序跟进。
3、设立现场土方开挖协调小组,分工明确,搞好工作。
4、项目部设置专人负责土方开挖及土钉墙施工协调工作,确保土钉墙施工
完成并养护48 小时后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做好有效的交叉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及围护安全。
5、配备5000个砂包(其中1000个事先装满砂石以备急用)、© 5b冷拔带肋钢筋5吨、快硬水泥10吨、80m块石及部分松木桩、钢管、16号槽钢等,以备应急加撑、反压堵管、稳
定垫层等用。
并事先与基坑支护公司联系好,必要时请其参与应急抢险。
九、基坑降排水措施
1、基坑外围按@15 米布置降水水井、降水水井位置要避开地梁、柱、和后浇带;车库及其主楼采取@30 米设置降水水井、降水水井采用机械开挖至黄海高程116米以下,然后将卵
石回填后将①400波纹加筋管下沉到黄海高程117米以下;井底采用卵石回填大约1 米;防止
降水过程中堵管,影响降水;四周用级配砂石回填到黄海高程1 20米左右。
坑底采用明沟(或
接管)排水到上部集水井,
统一流向D2 地块农田;原土高程处在土方开挖前做好四周的砖砌排水沟。
(降水井布置图附后:)
2、主楼及其车库基坑开挖期间,为防止基坑底部积水,在坑底离开坡脚4.0m 的位置设置@15米/孔的降水井。
开挖前必须将水位降到-8 米以下。
基坑开挖至坑底后根据现场实际情
况确定在坑底周边做排水沟和集水井。
3、基坑开挖期间,使用20台口径7.5~1 0的抽水机24小时抽水,安排施工
员3人专人进行降水巡查,如遇暴雨等恶劣天气要求降水班组及时排出坑内积水,防止坑底土体被长时间浸泡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性。
4、明沟做法:基坑外离基坑上坎线0.5m处沿基坑通长设置。
每隔20米左
右设置一个集水井。
明沟内径尺寸300*400,坡度0.3%,坡向集水井。
基础100
厚C20素砼垫层,(C15砼厚100拍出明沟内径尺寸300*400,)或120厚砖墙(MU7.5 标准砖,M7.5水泥砂浆砌筑)10厚1: 2水泥砂浆抹灰。
坑内离基坑下边线0.4m
外四周设置,基坑内底板施工阶段利用承台及地梁有组织地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5、砖砌集水井做法:基坑外沿排水沟每隔20-30米设置排水井。
尺寸
600*600*1200,100厚C20素砼垫层,采用240厚砖墙(MU7.5标准砖,M7.5水泥砂浆砌
筑),10厚1: 2水泥砂浆抹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