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

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口和资本的增加引起从事劳动人数增加。
2. 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
无论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量,还是提 高劳动生产率,“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
首先,交换引起了分工,而交换的实现, 依赖于在某个地方储有各色各样的货物;
其次,从事物的本性看,资财的蓄积,也 必须在分工之前,预蓄的资财越丰裕,分工就 能够越细致,同一数量的工人所能加工的材料 就能按更大的比例增加。
❖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商品和劳务数量的 增长,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常 以GNP、GDP、国民收入来衡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政治体制变 革的经济增长。即不仅意味产出的增长还意味随着 产出增加出现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及政治条件、 文化条件的变化。主要表现①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 比重下降。②制造业,公用事业,贸易金融,建筑, 医疗,教育,政府管理机构的比重增加③劳动力就 业结构变化,教育程度,人才培训水平提高。总之, 经济发展要求产出增加他不等于经济增长但包括之。 二者的区分使经济发展理论更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实 际情况,关注经济结构变革、消除贫困,失业,收 入分配不平等等问题,这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发展 思想的演进。
❖ 而在由于有肥沃土地尚未投入耕种,因而还有丰 富的生产资料的贫穷国家中,迅速扩大资本积累是惟 一安全而有效的补救办法。
4. 实行自由经济和贸易政策
❖ 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 在李嘉图看来,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违 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主张贸易自由, 认为不受干预的贸易自由,不仅使一国,而 且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利于本国的配置。
从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到内生的经 济增长模型(如新增长理论);
第三章 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 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 考察
第三节 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 ❖ 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 三、经济增长因素概念以前混用是因为增长和发展都用 GROWTH而不用DEVEIOPMENT.
(2)生产技术的进步,可能抵消或延缓报酬的 递减,这种情况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3)生产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工业生产的报酬 渐增,农业生产的报酬递减。
3、资本积累是财富增长根本原因
❖ 当人口对生活资料产生压力时,补救的办法不 是减少人口,就是迅速地累积资本; ❖ 在一切肥沃土地都已投入耕种的富庶国家中,迅 速累积资本的补救办法,会使所有的阶级陷入同样的 贫困状态中。
1、国民财富增加的方式
❖ (1)更多的投入来维持生产性劳 动——这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数量,还 可以增加其价值。 (2)不增加任何劳动数量,而使等 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这会增加产 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其价值。
2. 报酬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1)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质量的差异,农业 生产的报酬是递减的,而这将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约 束作用。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
(一)威廉.配第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 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财富的增长。 ❖ 财富增长的源泉是劳动和资本两个因素,劳动是财
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 配第-克拉克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
展,从事农业的人数比起从事工业的人数将相对地 减少,从事工业的人数比起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又将 相对地减少。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
1936年,经济学界爆发了“凯恩斯革命”,但凯恩 斯的体系仍然是静态的。哈罗德等人认为,需要使 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1939年,哈罗德 (Roy F.Harrod)在英国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 “论动态理论”一文,1948年,他在此文基础上写 成《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经 济增长思想。美国学者E·D·多马(E.D.Domar)也 进行了类似的探讨,于1946年和1947年发表了“资 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以及“扩张与就业”两篇 论文。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的开端。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
(二)亚当·斯密(Smith,Adam) 亚当·斯密(Smith,Adam)的代表作
《国富论》,又被称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论证中心和 分析的总题目,论述了促进国民财富增减的因 素问题。
1. 国民财富增长的来源
斯密认为,经济增长表现在社会财富或国 民财富的增长上,而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 个条件:
3. 对外贸易有利于经济增长
首先,从分工原理推论,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 区也存在着专业分工,这种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 也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 长;
其次,对外贸易可以使剩余产品实现其价值, 从而鼓励人们去提高劳动生产力,努力增加其产量。 结果,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将有所增长;
第三,对外贸易不仅促进生产,还增进消费者 利益,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
❖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哈罗德和多马; ❖ 发展者:西蒙·库茨涅茨、罗伯特·索罗、西奥多·舒尔茨、罗
伯特·卢卡斯、爱德华·F·丹尼森、戴尔·W·乔根森、保罗·罗 默等。 ❖ 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 程:
从单要素的增长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到多要素增 长模型(如索罗模型);
4. 经济政策与发展进程
斯密认为,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 就是给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完全的、充分的自由。
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自由放任。
经济增长的进程可能最后出现三种结果: 进步状态、退步状态和静止状态。
(三)大卫 ·李嘉图的发展思想
李嘉图对经济增长的看法同斯密的看 法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经济增长表现 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也都认为,社会财富 的增长取决于劳动数量的扩大和劳动生产 力的提高。但李嘉图特别强调社会财富的 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