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探讨
小城镇规划是将更具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居住、交通通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防灾减灾等诸多方面进行空间部署的手段,以落实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城镇化过程中的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要条件。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规划也是生产力。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突出规划的科学性。
树立“规划在先、规划为纲”的规划意识,要面向“三农”问题发展小城镇,深入调查研究小城镇,挖掘其历史发展特点,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按照“工业强镇,农副业稳镇,三产富镇,特色显镇”的发展目标,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使小城镇成为连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
(2)突出编制内容特点。
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编制。
规划要反复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做到顺应民意,特出功能,充分体现一个地方特色所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建精品、出亮点的要求,从质量、深度和专项内
容上,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修编,并且着力在超前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
(3)加强对小城镇规划的管理和监督。
要加强对小城镇规划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足够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执行规划审批一枝笔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
规划编制经费要纳入县、区、乡镇的财政预算,政府定期向人大等监督机构回报小城镇建设规划执行情况。
坚决执行规划公示制度,让规划的执行始终处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4)规划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规划决不能随领导人的调整而变更,随领导人的意志而转移。
纪委监察部门要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严厉处罚执行规划不力的领导。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政府部门要常年设立违反规划的举报信箱,接受社会举报监督。
2、加强管理,提高水平
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是保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些发达国家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
而以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许多小城镇是“注重建设,轻视管理;注重眼前,轻视未来;注重硬件,轻视软件”。
建设与管理时常脱节,存在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管理与建设“不同步”的现象。
因此,在抓好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单靠小城镇自身发展或某一方面某一部门的努力都不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多方面的配合。
笔者认为,政府应在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建设管理。
建设上,在道路、绿化和住宅上进行较大投入的同时,尤其是要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放在首位,基础设施是居民享有现代文明生活的物质保证,还包括规划建设的地下的各类基础设施管线、电网、饮水、污水处理、液化气站、通讯广播网络等等。
因此,政府要提高认识,多渠道加强资金投入,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突出保护环境,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小城镇往往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具有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优势,一旦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起来,比之大城市更有条件实现最佳人居环境。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开始迁往一些环境优美的小城镇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笔者认为大力保护和美化环境,对于小城镇的发展十分关键。
未来的小城镇发展,肯定不是按照大城市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结合地方各自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特点,建设风貌独特的人居环境。
通过新的探索完全可以做到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
突出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将是实现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
件。
(3)塑造地方特色,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加强对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分析,挖掘自然的、历史的和地方的特点,形成具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的小城镇风貌。
塑造小城镇特色要注意把握完整性和综合性,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道路、供水、供热、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将不同类型小城镇建设成各具地方特色。
(4)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
⑴严格执行编制好的小城镇规划:要科学编制城乡布局体系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规划,确实实现规划的全覆盖。
同时,要建立一套监管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编制好的小城镇规划,将是否落实规划纳入领导升迁目标考核指标之一来考虑,下决心解决规划建设“两张皮”的现象。
⑵严格执行建设规范标准提高建设质量:小城镇建设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规划的大手笔,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
体现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要按照彰显大气,立足长远,追求精细的思路进行建设。
坚决摒弃违背规划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小城镇规划中的具体地块,走条件成熟按规划要求建设建筑物,对建设条件不成熟具体地块,按规划严格控制进行储备。
同时,对
新建的市政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要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规范施工。
3、结语
小城镇规划既要着眼于当前的利益,也要考虑未来的需要;既要从小城镇的自身出发,也要树立区域和全局观念;既要有超前意识,也要不脱离实际。
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小城镇建设规划内容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化,小城镇建设发展才能够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