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毕业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或建议

初中毕业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或建议

初中毕业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或建议立足双基教学,立足有效教学——二中吴艺红为有效进行历史科的中考复习,我认为要强调以下几点:一、要扭转观念,高度重视思想是行动的指导。

我认为,教师平时就要加强对学生“重视历史学科”的认同感的教育。

特别是在中考总复习前,教师就要“兵马未动,思想先行”,要一再强调“开卷考其实比闭卷考难”,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

二、要关注考试说明,立足双基教学从历年的中考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考查的知识都不会超出考试说明,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然后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中考复习,依纲据本,立足于双基教学,这就是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重中之重。

三、要研究复习方法,立足有效教学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都很重要,都缺一不可。

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考复习时,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复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另一方面要提高课堂实效,加强课堂监督,让学生有效地“学”。

下面举几个实例和大家交流一下:例一:九(下)第1课和第2课是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时,不妨灵活地重整一下,作个“承上启下”:在第1课之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复习,可采用提问法,再次巩固知识,在第2课之后,直接进入第23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最后还可针对考点列个表格进行区别。

如此整合,夯实了基础,构建了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同时,也贴近了考点,年中考时就涉及到这个区别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到2018-201940年代(二战后)策源地英国英国和德国美国动力机蒸汽机电机、内燃机能源煤炭(污染环境)电能(环保能源)、石油核能、太阳能交通领域发明①汽船②火车(19世纪30年代以后)③轮船④汽车(19世纪末以后)⑤飞机(2019初)高速列车等通讯领域发明①电报②电话①手机、邮箱、邮件、伊妹儿E-mail新发明新事物①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①电脑、DVD、互联网、数码相机②宇宙飞船、航天飞船(神六、嫦一)③克隆羊、转基因大豆影响①“蒸汽时代”②“世界工厂”英国“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和“太空时代”例二:复习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我先把知识考点化,采用模拟考题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及时巩固:提问学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然后又“顺手牵羊”进行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如此联系区别,学生对这三个知识点便能记住了,且不会混淆了。

例三:历年中考试卷中都有较多图片出现,因此必须重视图片教学。

对于图片,我一般是把它文字化,考点化。

比如讲完“虎门销烟”时,我会利用“林则徐”的那张人物图进行考题模拟:(1)请问图中人物是谁?这一人物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该事件发生于历史上的哪年?哪地?有何意义?学生答对了,我给2分分数,学生在觉得有趣之时,也把知识记住了。

四、要关注时政热点,加强课内外整合。

五、要加强学法和解法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中考复习,内容多,时间紧,要关注的方面还有许多,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所见,仅供同仁们交流探讨船场中学届中考历史学科复习计划——黄丽云如何提高中考历史学科复习效率呢?现我就认真分析对比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初三教学实际和经验,认为中考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总体思路1、要认真研究中考说明,明确中考命题的着力点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所以在复习前,我们认真地研究《年漳州市历史学科中考说明》,明确命题原则,明确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明确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历史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的联系。

了解难易比例以及题型。

在进行总复习之前,我们先向学生交代试卷分六大题型:单项选择题、相关链接题、列举题、识图释图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

在每次上课前,我们都把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点打印在复习提纲中,发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针对性强。

2、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狠抓基础强化巩固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中考历史试题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的导向。

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应以抓历史基础知识为主,从而为专题复习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

狠抓基础知识,并非死记知识,应准确地掌握重要的事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内在联系,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然后才能提升到专题复习阶段。

在此基础上,强化综合训练,优化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具体复习计划我将计划进行三轮复习,具体措施如下:1、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一遍要细要慢,一般是要先从教材中找到考点,然后分析考点,最后还要强化识记考点。

在这一轮的复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下的对策。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先自己复习知识。

第二,课堂上,教师先归纳同类的知识,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记忆的知识点,强调重点知识。

第三,学生课后强化复习记忆理解考点知识,完成相应练习,教师做好跟踪指导复习。

第四,进行阶段性测试,争取一册一练。

2、在第二轮复习中(专题复习),要依据专题,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从不同角度审视知识,综合分析。

我将准备归纳以下专题进行复习。

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的历史道路探索专题(近代化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科学之路专题(科学家及科学理论、科技革命及对中国影响、科教兴国、经济全球化)政治制度专题(中国古代各朝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思想专题(中外的思想家,百家争鸣,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文艺复兴运动,马克主义思想)农业专题,(各个时期的土地制度,政府的农业政策)改革专题,(资产阶级改革,封建社会的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民族关系专题,(唐朝,宋朝,清朝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唐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元朝的对外关系,清朝的七年级、八年级时应当适时做做九年级的练习。

最后留下时间查漏补缺,综合练习。

这样,通过定时定量,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完成大容量的繁重的复习任务。

3、精练精批首先,让学生明确考题结构;其次,在复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精心准备一套诊断性试题。

使学生清楚中考试卷的题型构成及大致的分数分布。

另外,教师应做到每试必阅,每阅必详,每详必促其改之。

这样,通过精练,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信息反馈,督促学生及时解决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偏差。

4、鱼和熊掌兼顾鼓励优生,帮助欠佳生。

学困生因基础、自觉性、积极性等均不如优生,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更不用说保证复习质量了。

为此,教师应随时及时掌握这一部分学生的情况,对他们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多一份督促。

帮助他们整理知识、落实考点,在平时的课堂提问、试卷批阅和阅后的改错中,加大对他们的检查力度,让他们无懒可偷。

同时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以此提高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巩固知识和训练能力并重初三历史总复习不能搞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让学生一背到底,也不能一个劲地在课堂上给学生归纳知识点,满堂灌,搞包办代替,而应做到知识训练、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同时进行,让学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把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考说明》,特别是“考试目标”部分。

了解测试水平的几个层次及每一个层次的具体涵义,并根据测试水平的不同层次来把握知识。

如让学生整理知识,把历史基础知识分为具体的和理论的两大类。

具体的历史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对学生的要求是再认、再现,一般通过选择题来测试。

理论性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意义、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等,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运用,一般通过列举、材料分析、问答题等题型来测试。

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就能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2、总结学科的记忆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在复习中广泛而灵活地运用。

对于讲述过程的动态性质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以时间为轴记忆、以地点为轴记忆、以发展层次为轴记忆、以事物情节为轴记忆等;对于静态性质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数字编码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对照记忆法等。

有时同一个知识可用几种方法记忆。

看哪一种方法效果更佳。

而历史知识记忆的原则一般有以下几条:先粗后细、先大后小、层层深入步步展开;弄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同类知识联想扩散等。

3、在复习过程中注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把握概括归纳、分类比较、综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灵活运用到复习中。

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我要求学生把早期的几次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制作一个综合简表。

先要求学生自己列出表中的比较项目(如时间、背景、领导阶级、简单过程、意义和影响等)。

接着,再让学生根据简表思考,找出这几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来(如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相同结果、领导阶级、代表人物、重要战役、重要文件等)。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一举两得。

而且通过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把知识点化零为整,化繁为简,化粗为精,真正做到知识过手。

4、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在复习中,针对中考题型及一些具体题型,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如材料分析题的正确解题步骤应是:a、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b、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观点、事件、引文出处等);c、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d、紧扣题意,认真作答。

作答时,应注意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形式:纯粹用所引材料或归纳材料观点、引用教材的观点回答、结合教材和所引材料回答。

通过上述方法,师生双方都能较好地完成复习任务,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胸有成竹,充满信心。

草坂中学历史中考复习计划——杨两福一、指导思想:以推行素质教育为方针,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根本,突出复习过程和检查评价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指导和要求。

不断变革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安排:“夯实基础”复习1、复习时间:年3月上旬—4月下旬教学时间约7周2、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新探索》考点要求进行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方法:采取“滚动式”复习,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夯实基础,过好考点关。

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1、复习时间:年5月。

教学时间约5周2、复习内容:专题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