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范文之小桔灯作文教案有用吗

作文范文之小桔灯作文教案有用吗

小桔灯作文教案有用吗【篇一:小桔灯教学设计】《小桔灯》教学设计方案(初一第二册)镇海骆驼中学王红梅[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仄、薯、揉、瓤、朦、胧、踪”等7个字。

3、了解外貌描写和行动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初步学会从描写人物外貌、行动的语言来分析人物的思想。

5、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和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行动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初步学会从描写人物外貌、行动的语言来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小桔灯的象征意义和一些含蓄语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1、朗读与讨论结合。

在检查预习,介绍作者的基础上,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文内容特点,着重思考、讨论几个问题,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或读全文,或读段落,或个别读,或集体读,以准确深入地领会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和语言的表现力。

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有:除了开头和结尾,中间的部分可以分几个层次?描写小姑娘的外貌有什么作用?小姑娘是怎么制作小桔灯的?小姑娘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小桔灯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

讨论这些问题必须紧扣有关描写,绝不能作架空分析。

2、讲读和写作相结合。

先讲读课文,后训练写作。

讲读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重点是领会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难点是理解小桔灯的象征意义,“好了”等含蓄词语的含义。

“讲”要精要,富有启发性,同时在“讲”的过程中要结合“读”。

讲读之后,进行写作训练。

可设计下列题目:(1)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当年的“小姑娘”。

想象一下,小姑娘现在是什么样子?你可能见到哪些人?看到哪些情景。

可以尽情想象,但要合情合理。

(2)冰心奶奶已于1999年3月19日去世,当年的小姑娘,如今也已是60出头,你能想象一下她现在的外貌,为她设计一下动作吗?她还会再做一盏小桔灯,献在冰心奶奶灵前吗?“小姑娘”这时会说些什么呢?这一训练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促使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二是培养合理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录音机[布置预习]2、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做在“采蜜本”中。

3、给下列字注音:仄、挪、叩、髻、揉、瓤、朦、胧、踪。

4、熟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意思。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这个单元里,我们要学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描写人物的方法中,外貌描写、行动描写是最常见的,我们要了解这两种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习外貌描写、行动描写来提高写人的能力。

今天要学的《小桔灯》一课,将在外貌描写、行动描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二、媒体显示:小桔灯图片及课题、作者。

三、简介作者:用媒体显示出示冰心年轻时的相片及《老年时的冰心和她的猫咪》明确: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谢婉莹。

1900年生,福建闽侯县人。

“五四”运动时开始文学创作。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后出版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

》。

1932年在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研究英国文学。

回国后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并出版诗集《春水》和散文集《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礼赞童心、母爱、自然、祖国,深受读者喜爱。

1946年去日本东京大学任教,1951年回到祖国。

回国后出版了多部儿童文学作品集、散文集和译作。

《小桔灯》就是儿童文学作品集中的一部。

冰心的作品充满爱心,语言清新隽丽,朴素晓畅而又含蓄不露,曾熏陶和启迪了几代人的心灵。

冰心因此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尊敬和爱戴。

(穿插“冰心网”内容介绍,引导学生课余通过上网学习冰心的其他作品。

网址是bingxin_org冰心网)(这样做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四、阅读分析理解课文1、理清思路。

(1)、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思考:作者为我们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抽几个学生回答后,媒体显示):时间:十二年前的一个除夕(1945年)地点:重庆郊外一个小山村里人物:小姑娘、“我”(说明:因为是小说,所以不等于作者)事情:“我”两次遇见小姑娘,并且去看望她,小姑娘做小桔灯照“我”上山,“我”到现在还怀念她。

(2)、讨论,明确:除了开头第一段写回忆、结尾最后一段写思念外,课文中间部分可分两个层次:初遇和探望。

这两个层次中主要写了小姑娘的三件事情:上山打电话,在家照顾妈妈,做灯送客人。

2、学生默读,找出描写小姑娘外貌、动作的语句。

(学生回答后,媒体显示)外貌描写: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动作描写:①打电话:挪动、登、摘、缩、爬下、点头??②做小桔灯:拿、削、揉捏、掏、穿、挑、放、点??3、四人小组讨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作用明确:a、从“瘦瘦的苍白的”、“冻得发紫的”、“破旧的”、“光脚”等词语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幼小、瘦弱、贫穷,也可以看出作者充满怜爱的感情。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个穷苦人家小女孩的形象。

b、这些行动描写既反映了小姑娘的聪明、能干,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实况,更表现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分析时可穿插思想教育,让学生能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和乐观精神)4、用词语替换法感受作品遣用动词的精当。

如描写制作小桔灯的过程,用“割”、“挖”、“缝”、“扎”等动词来代替“削”、“掏”、“穿”、“挑”等,就远没有原作准确、传神。

(用媒体显示形式叫学生填空,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5、简析语言描写的作用,重点理解一些含蓄语句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也值得一提。

小姑娘的形象呼之欲出,机警、懂事、乐观,也得益于简洁传神的语言。

如;当我问她吃过东西吗?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

”(这里可再次用“无奈地”、“豪迈地”等词语进行替换练习,让学生理解小姑娘的乐观精神。

)又如:当“我”要走的时候,“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

’”文章结尾,通过“我”的思念,对这两句话又作了重复。

要引导学生结合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加以揣摩,明确:第一个“好”指妈妈的病好了,心情也好了;第二个“好”指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

表现了小姑娘在艰难的日子里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6、了解补叙的作用。

学生默读第11自然段,明确:这一段通过“我的朋友”的话,作了两点补叙:一是山下医学院的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一是小姑娘的父亲“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这一补叙揭示了小姑娘思想性格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家庭影响。

[媒体显示:小姑娘性格形成原因王春林“替那些学生(共产党)送信” 家庭影响胡大夫“只要一打电话就会来”社会基础“我”素不相识,除夕夜前来探访社会基础]7、领会小桔灯的象征意义。

(1)学生齐读9、10两段。

(2)联系全文内容,思考:小桔灯有什么象征意义?课文为什么以“小桔灯”为题?通过讨论,明确:小桔灯,在那个黑夜如磐的年代,出自一个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之手,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它象征光明,象征未来,它以自己微弱而又顽强的光照亮了生活的前景。

小桔灯是小姑娘的化身,用小桔灯做标题就把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形象化了。

小桔灯的“朦胧的桔红的光”给了“我”鼓舞,使“我”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使“我”忘不了这小桔灯和小姑娘。

以《小桔灯》为题,既含蓄,又形象,更能突出中心思想。

(这一个环节主要是突破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

)五、练习写作或让学生作为记者采访一下当年的小姑娘(设置这一训练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准确、深入的理解课文,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到了2003年,冰心奶奶也已于1999年3月份去世。

假如当年的小姑娘,还健在的话,也已是60多岁老太婆了,你能想象一下她现在的外貌,为她设计一下动作吗?她还会再做一盏小桔灯,献在冰心奶奶灵前吗?“小姑娘”这时会说些什么呢?(可用媒体显示。

题目《小桔灯,58年的思念》)学生即兴作文后,教师小结。

(附即兴作文一篇:当年乐观勇敢的小姑娘,如今已60多岁,她两鬓斑白,脸上满是皱纹,手上的茧子也越来越多了。

她得知冰心奶奶去世了,心情既悲痛又怀念,她马上找来桔子皮和一根穿着麻线的大针,同小时侯一样,极其敏捷地做了一个小桔灯,又马上提着小桔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冰心奶奶的坟前,跪下,颤巍巍地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小桔灯,双手奉上,顿时心潮澎湃,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泪珠,心里默默地说:“阿姨,我好想你啊!我永远都不会忘了58年前的那一天。

” )【篇二:小桔灯作文教案科幻一族(包含上课流程)】第十四课想象城堡之科幻一族教学内容:想象城堡之科幻一族教学目标:1、学会合情合理,大胆想象地写科幻作文。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对未来的展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地描写描写科幻作文。

教学难点:培养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具准备:无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评讲上节课习作(略)第二课时一、游戏:脑筋急转弯 1、什么花不能浇水?(礼花)2、人最想知道而又无法知道的是什么?(将来的事)3、小波比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绳子,为什么?(木偶)4、哪种比赛,赢的人得不到奖品,输的人却有?(划拳喝酒)????????.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都不错哦,能很快找到答案。

的确,你们这个年纪是想象力最好的年纪。

要珍惜你们的美好年华哦同学们都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

在许多年前,飞船上天只能是幻想,而现在已经成了现实,那是因为人类有了幻想,才有了创造发明,有了幻想才有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

那么,你们眼中的未来世界将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想象城堡之科幻一族。

(板书课题)二、亮点赏析,悟一悟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克隆一个自己呢?如果这个“我”真的出现了,会怎样呢?2、赏析a书137页《我和另一个完美的“我”》分组学习、讨论:①朗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开头有什么特点?③作者花光所有积蓄弄了克隆人,有什么样的收获?④作者为什么又想毁掉克隆人?最终克隆人消失了吗?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悟?⑤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小结: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了克隆人给自己带来的利与弊,故事情节曲折,细节描写不错,还揭示了深刻的主题:人生的道路靠自己一步步踏实地去走,即使艰辛也是快乐的。

三、写作宝典(生谈,师总结) 1、想象合情合理2、故事情节曲折,描写细致3、中心积极向上第三课时一、听侦探故事二、我阅读,我快乐1、细读b书133页《动物翻译机》,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主题。

2、想一想,如果有这样的动物翻译机,你想做什么事呢?三、拓展训练营(重点训练:二十分钟)温馨提示:(要求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写作范围及写作中心)各组学生选代表分类,老师总结:1、幻想与医学有关的想象作文;如:克隆人;智慧机;长高机??? 2、幻想与衣食住行有关的想象作文;如:智能翅膀;垃圾车;作文机?? 3、二十年后——;如:二十年后回故乡;二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小结:同学们的想象不错,对科幻的文章归纳得较为完整,写作时,注意合情合理,设置巧妙地故事情节,就更吸引人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