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的定位、特点与规范体系
财务会计的定位、特点与规范体系
将某一项目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 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在记录时和在报 表中数量描述的问题。
将经过确认和计量的项目在账户中正 式记载的过程。
以财务报表或其他财务报告的形式向 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会计循环
企业经 济活动
❖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业 绩。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真实性(reliability) 相关性(relevance) 明晰性(understandability) 可比性(comparability) 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 重要性(materiality) 谨慎性(prudence) 及时性(timeliness)
❖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
❖
企业会计
❖
❖ 会计
❖ ❖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与特点
前言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
❖ 温故而知新 ❖ 通过多作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 大学学习:专而博 ❖ 学习心态:专心致志、心平气和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基础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会计信 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基础, 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
确认与计量原则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1.向谁提供信息
2.提供哪些信息
财务会计的目标
4.信息的质量标准
3.如何提供信息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三、财务会计的信息处理程序
确认recognition 计量measurement
记录recording 报告reporting
某会计主体
两
种
持续经营发展
发
展
趋 破产 势 清算
3、会计分期
将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 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即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 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会计期间
会计年度
1234567
月度 季度
半年度
3.高级财务会计(也称特种会计)
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包括:特殊财务报告问题、 企业会计中较特殊且复杂的问题,以及企业处于非持 续经营等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
会计环境与会计假设
财务会计目标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
1.会计学原理(也称基础会计学)
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 能。
2.中级财务会计(也称财务会计)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既是 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 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 对会计学原理中揭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 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必要前 提和基础。
可靠性
v 可靠性又称客观性或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 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 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 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虚假
经济业 务、会 计信息
会计核算
停 会计信息
报送
违反可靠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伪造会计凭证
虚假
的经
填制
济业
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的 会计核算提供了立场。
Hale Waihona Puke A会计主体 A从B 购入设备一台,款项未付
B会计主 体
A主体作设备购入核算: 固定资产增加,债务增加
B主体作商品销售核算: 收入增加,债权增加
2、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活动 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可比性的要求: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即 不同单位同一时期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称 为“横向可比”,同时,可比性也要求同一单 位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称为“纵向 可比”。
遵循一贯性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A单位
B单位 C单位
可比性原则
一笔资金 投向哪里?
8 9 10 11 12
会计中期
4、货币计量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 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可比性和谨慎性等会计核算质量标 准的建立成为可能。
企
资产
收入
业
货
经
负债
费用
济
币 计
活
量
动
所有者权益
利润
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accrual basis)
❖ 有了权责发生制,才有了应付、预付、应 收、预收等概念。
会计信息系统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 编制会计分录 登记账户 账户记录核查 编制财务报表
决策有用 会计信息
第二节 财务会计核算的 基本前提与基础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 总论
一、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会
持
计 分
会计假设
续 经
期
营
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假设
务
真实的 经济业
务
违反会计 制度规定
登记
登记
填制凭证
日记账 总账 明细账
虚假 会计信息
日记账 总账 明细账
变造会计凭证
遵循可靠性的意义:
虚假 会计信息
如实反映: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虚假反映: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正确决策 错误决策
相关性
❖ 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 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 要相关。
❖ 只有相关的会计信息才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 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 者预测。
会计信息需求者
国家宏观 经济管理部门
投资者 和债权人等
国际资金 的流动
会计 信息
企业内部 经营管理者
其他方面: 社会公众、客户、职工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 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